APP下载

《白纻舞》的历史流变及审美特征

2020-11-16邵娜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

邵娜

摘 要:《白纻舞》起源于吴国吴地,因其白色苎麻所制表演舞服而得名。自被传入宫廷后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从三国直至隋唐数百年间兴盛不衰。本文以《白纻舞》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不同因素造成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审美特征。

关键词:白纻舞;历史流变;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02

《白纻舞》因舞者着白色苎麻所制的特定表演服饰而得名。在《宋书·乐志》中记载:“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1]中可知《白纻舞》起源于吴国吴地,吴国地处于中国长江下游一带,也是现今江苏、安徽、浙江以北等区域。该舞在古吴地人文环境的陶冶下,以优美的舞姿形态、生动的动作形态和独特的舞蹈服饰,成为吴地舞蹈史上颇有特色的舞蹈印记。

一、《白纻舞》的历史流变

《白纻舞》依靠吴文化而生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乐舞,属清商乐。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五六百年间兴盛不衰,对后世乐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魏晋时期的《白纻舞》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代,礼乐制度的破坏,乐舞摆脱了礼的束缚,民间俗乐受到统治者的喜爱,《白纻舞》在此时期进入到宫廷,其淳朴的风格为宫廷乐舞带来了全新的生命气息。《白纻舞》产生于吴地民间,在吴黄龙年间得到大量的流传。在《南齐书·乐志》中有记载:《白纻歌》,周处《风土记》云“吴黄龙中童谣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后孙权征公孙渊,浮海乘舶。舶,白也。今和歌声犹云‘行白纻焉。”

据推测《白纻舞》在吴孙皓时期流传至宫廷,在《初学者》卷十五中说:“白纻歌、(起于吴、孙皓时作)”。[2]吴孙皓是一位奢侈荒淫、喜爱吴地歌舞的皇帝,而民间的《白纻舞》正好迎合了皇帝的享乐追求,被纳入宫廷。随着晋武帝灭吴,《白纻舞》又随之进入晋朝,当时晋武帝司马炎在灭吴之后、将原属于吴国乐舞伎人收纳至晋宫,《白纻舞》也随之进入到晋宫,在宫廷表演。最早记录白纻舞的《晋白纻舞歌诗》三首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白纻舞》不仅受到统治阶级的钟爱,还走出了皇宫,被上层社会的官员所喜爱,广泛的表演传唱。也正是皇室贵族引领着乐舞的兴旺,为《白纻舞》的发展提供着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让《白纻舞》得以在乱世中得以流传与发展。

(二)南北朝时期的《白纻舞》

南北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较为发达,乐舞文化迅速发展,百姓乐舞活动频繁。《白纻舞》在此环境下得到极大重视,发展达到高峰。据现留存关于白纻舞的《白纻舞辞》,仅南朝就有三十篇。南北朝初期,《白纻舞》受“吴歌”“西曲”的影响,表演内容注重抒情性。后在南北朝中期,皇室贵族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民间歌舞,开始对乐舞进行改造,《白纻舞》也不例外。由于当时崇尚奢靡享乐,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追求,原本淳朴的《白纻舞》开始充斥着宫廷里浮华奢侈的特点。舞辞中多以描述乐舞伎人服饰的艳丽或表演场景的奢华为主。经过统治阶级的改造及加工,《白纻舞》已失去当初的灵动、淳朴,取而代之的是浮华、奢靡。

(三)隋唐时期的《白纻舞》

隋朝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稳定,经济发达,乐舞文化得以发展。隋朝时期对于不同的文化艺术,持有开放接纳的态度。隋文帝时期,喜好“清商乐”,认为“清乐”是乐舞的主流,应以此为本。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来旧曲……及平陈后获之。高祖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左,我受天明命,今复会同。虽赏逐时迁,而古致犹在。可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律吕,更造乐器其歌曲有阳伴,舞曲有明君、并契。”[3]可见隋朝对“清商乐”的重视,《白纻舞》也随之受到皇室贵族的喜爱与重视。但由于隋朝统治者对“清商乐”的改造,使其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特点,更多的是乐舞的形制。唐朝时期,在承袭隋朝九部伎的基础上形成了十部伎,包括《清商乐》在内,但唐王朝对《清商乐》已不重视,痴迷于西域胡乐舞。自隋朝以来,由于隋文帝“去其哀怨”的改造,使《白纻舞》逐渐失去原有的艺术形态,直至唐代,《白纻舞》的舞容舞态已不再“哀怨”。在唐朝中后期,皇室贵族不再重视古曲,使得吴地乐工大量流失直至最后一位乐工“李郎子”的逃跑,清乐无人演奏,致使《白纻舞》的消亡。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自长安以后,朝廷不重古曲,工伎转缺。……今郎子逃,清乐之歌阙焉。又闻清乐唯雅歌一曲,辞典而音雅,阅旧记,其辞信典。汉有盘舞,今隶散乐部中。又有幡舞、扇舞,并亡。”[4]

二、《白纻舞》的审美特征

《白纻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的佼佼者,虽出自吴地,流传却横穿西域边陲直至江左庭院,被各种人士喜爱。但目前为止,出土的乐舞文物图像,没有一幅确定是《白纻舞》的舞蹈形象,但对于《白纻舞》的研究,又有较为突出的文献优势,这无疑为《白纻舞》审美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5]

(一)舞蹈服饰以“精巧”為美

《白纻舞》从民间走入宫廷,其舞蹈服饰经历了从简单质朴到奢华艳丽的变化。早期的《白纻舞》舞者身着轻薄的舞袍,手中拿着与舞袍相同材质的手巾。“质如轻云色如银,爱之遗谁赠佳人。制以为袍恰作巾,袍以光驱巾拂尘。”[1]中可见初期的白纻舞服饰以单一的白色为主,没有过多烦琐的装饰,较为朴素。后发展至南朝,《白纻舞》成为宫廷宴会乐舞,为了取悦皇室贵族以及当时社会流行的奢侈享乐之风,舞蹈服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吴刀楚制为佩讳,纤罗雾毅垂羽衣。含商咀微歌露瞬,珠展飒沓纵袖飞。”[1](鲍照《白纻歌》六首)“王缨翠珮杂轻罗”[1](杨衡《白纻辞二首》)中可见当时的舞蹈服饰不再满足于单一轻飘的舞袍,而是加入了珠玉配饰和精细的花纹织绣,服饰材质也从白纻变成了羽毛。由于《白纻舞》沦为了统治阶级的声色之物,其服饰也充斥着贵族们的浮奢情调,但背后依旧透露出吴地艺术“精巧、细腻”的审美特点。

(二)舞蹈动作以“轻盈”为美

由于《白纻舞》受到玄学思潮影响,舞者无论是在舞姿体态、神情的表达还是情感表现上都呈现出了和过去不一样的美学风格特点,《白纻舞》在魏晋南北朝艺术思潮的渗透下,极力追求一种巧化而登仙超脱世俗的意境,因而其舞蹈动作呈现以"轻柔、流动"为美的审美特征。因其服饰华丽,舞者脚下步伐不宜过于夸张,脚下动作多以灵巧轻盈的小、碎动作为主。“状似明月泛云河, 体如轻风动流波。”[1](宋·刘铄《白纻曲》)这句诗描述的是当时的舞者看起来像是在云海中飘过,身体就像是风吹着在慢慢地流动。只有脚下步伐小而碎才可以达到如此飘逸的感觉,有点像是现古典舞中“圆场步”。展现了欣赏者对于“羽化成仙”的追求,以及对于“仙人”幻想世界的向往。

“轻盈”始终是古代乐舞的重要追求之一,秦汉时期便有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但《白纻舞》的“轻盈”并非“身轻”,而是透过轻盈,体现缥缈仙境的境界,这使得《白纻舞》的轻具有了更多的流动感。[6]

(三)舞蹈内容以“哀怨”为美

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以哀为美”的审美范式历来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舞蹈美学的重要审美准则。《白纻舞》早期是纺织白纻的女工为庆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产生的民间舞蹈,用简单的舞蹈动作以自娱,所以早期的舞蹈内容清新健康。在从民间传入到宫廷后《白纻舞》服务于宫廷贵族,舞者们虽以舞姿欢愉朱门王侯,但内心却埋藏着盛年流逝的哀婉叹息。再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不稳定、社会最动荡、人们生活最苦不堪言的时期,但这一时期人们重视对情的抒发,抒发的大部分情感内容多为哀伤的情感。“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1](唐·李白《白纻辞三首》)“璧带金釭皆翡翠,一朝零落变成空。”[1](崔国辅《白纻辞二首》)等诗句中表达了《白纻舞》舞蹈内容的“哀怨”之美。

三、结束语

纵观历史,《白纻舞》为了迎合不同统治者的爱好,从興盛不衰走向了没落衰亡。其所呈现的独特的审美风貌,与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们的文化审美密不可分,虽其审美特点较为独有,但依旧会有细微的变化。通过对描述《白纻舞》诗词分析,总结出其舞蹈服饰以“精巧”为美,舞蹈动作以“轻盈”为美,舞蹈内容以“哀怨”为美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五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徐坚.《初学记》卷第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魏徵.《隋书》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刘昫等.《旧唐书》卷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方孝玲.《白纻》舞、歌、辞考论[D].安徽大学,2006.

[6]陈春.《白纻舞》的溯源探流[J].鄂州大学学报,2008(04):43-45.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
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自然与建筑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