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11-16罗训

读写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罗训

摘 要 本文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从思维导图的概念进行论述,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优势与价值,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现状进一步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9-0062-02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对于教学标准和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发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拥有更良好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与记忆,即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优势

小学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充分基于旧知识的掌握,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并在此基础之上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拓展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新知识。小学数学学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梳理能力,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并进行准确的记忆,才能够使学生对于相应的数学知识掌握的牢固。而思维导图在运用的过程中其结构性和逻辑性的特点,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更加容易。

首先,思维导图的结构性特点可以将看似内容复杂、繁琐、毫无关系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量越来越大,而思维导图的运用也充分顺应了这一特点,随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与发展,也将每一课每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在学生心中将所学过的重要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可视化,使学生在不断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其次,思维导图的逻辑性能够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数学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挖掘,从而构建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层级关系。在这一关系不断梳理与整合的过程中,突出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在整体把握数学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更简单、更快捷地学习数学知识,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

(一)新授课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教学进程引导工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补充为学生逐步形成一幅思维导图,既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也引导学生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思维发散与整理。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可以运用思维导图针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并在思维导图中将所学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相互联系有效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针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良好的定位,能够准确地找出所要学习的知识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将所学的新知识融入到以学的知识网络中,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降低对新知识的学习难度。而在进行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将重要知识点以及相关概念知识规律融入到思维导图中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帮助学生将容易混淆的内容更清楚地认识。例如教学《解方程》的相关内容时,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寻找“未知数”的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地解方程,并掌握检验的方法。在学习该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相互之间的关系,为解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学奠定了基础。而教师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回顾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解方程的相关内容,借助于思维导图将加法与减法的关系、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制成可视化的导图模式,引导学生回顾,并将“未知数”融入到思维导图中,此时未知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关系及其各自特点在学生大脑中更清晰地展示。然后借助板书向学生展示解方程的例题,通过思维导图为学生奠定理解解方程的基础,学生对于《解方程》的理解会更加容易,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

(二)练习课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

练习课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课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练习,从而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不断地领会巩固以加深理解,增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课后练习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在练习课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导图针对练习题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炼,并借助于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解决相关练习题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在练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从无序、复杂、生疏到有序、简单、熟悉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完“小数乘除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练习,借助于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中的相关公式和运算定律进行复习,通过思维导图将所有的运算定律进行回忆,并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通过字母表达式表现出运算定律,通过巩固所学的运算定律,可以使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练习题时先总结规律,然后将整数中的“交换律、结合律”等相关定律运用于小数乘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相应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复习课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

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借助思维导图来复习,从个体开始引发学生回忆,从组内交流引发学生思考,从班级讨论引发学生整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或者独立完成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和梳理,实现了数学课堂的生动活泼以及个性化。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单元复习。首先,学生独立回顾本单元知识,梳理本单元知识要点,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查缺补漏,建构较为完善的思维导图,梳理较为系统的知识要点。最后,全班同学相互补充,共同讨论,完善单元知识要点,完成思维导图,从而借助思维导图发挥复习课的作用。

三、结语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而言,其知识较为零散,而且其知识结构较为复杂,相比于其它学科更能够突出阶段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觉困难重重。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全面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教学标准的相关目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谌英.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7(13):56-57.

[2]李俊坤.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82-83.

[3]钱学.浅析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22.

[4]吴龙喜.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10):163.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