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探究

2020-11-16张燕杰

关键词:运用策略思维导图高中数学

张燕杰

摘要:学习数学的关键之处,就是有一个清晰严谨的知识脉络,这是理清数量关系,进行因果推导的前提所在,而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一种图形思考工具,通过线条、箭头等将各级主题关系进行层次表现,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还对课前知识导入、公式推导、解题思路分析以及课后知识点巩固等具有良好辅助效果。为此,本文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分析了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了运用策略。旨在激活数学思维,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8-040-2

思维导图是以图文并重将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展示,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提高人脑的扩散思维,协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僅会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解题方法、预习能力,而思维导图的运用,既可以提高解题质量和学习效率,又可以培养数学素养,在化繁为简、层次展示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为此,本文以思维导图为教学载体,不仅解读了其运用的作用,还从课前导入、例题详解、课后巩固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分析探索。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具有逻辑性、广泛性的特点,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想,促使在多元解、知识迁移和运用中,培养数学素养。而思维导图结构化特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数学知识点各个阶段的联系进行直观展示,即可以激活思维,又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模式,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展开预习、解题、巩固。可以说它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知识形象展示中,使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更加具体,从学生视角来看,它的运用,可以为其提供预习、学习思路,也可以在进行数学问题解题的时候,条理清晰的探索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进行因果推导,科学计算;从教材来看,它的使用,可以呈现知识结构,展示概念原理之间的各种关系;从教育教学来看,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得,真正促使其化被动为主动,为教学计划提供依据。可见其运用的作用所在。

二、高中数学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1.借助思维导图做好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关系到学生一整节课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学习质量,那么,作为课堂教学关键环节,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展开知识导入,让学生提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轮廓,从而借助导图展开自主预习。这样既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转变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探索学习能动性。例如,在教学《集合》数学内容时,主要是引导中理解元素与集合的隶属关系,理解集合表示法,体会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这一数学内容包含了概念以及理论、推导等学习,是近现代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所在。为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刺激大脑,让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知识点以及学习的重难点进行充分了解,如

通过思维导图导入教学的设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导图引导进行自主预习学习,在导入学习期间,为提高预习质量,提高导入教学质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完成后,说一说自己的预习结果,根据导图引导,说一说自己所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内容,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学习疑点。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使其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2.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例题详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例题详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题质量,就要让其对例题的解题思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独立思考、层次推进中,由已知推导未知,展开因果推理。那么,在例题详解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解题辅助,在解题引导中,优化思路,激活思维,让学生可以清楚地分析例题条件,制定解题计划。例如,在讲解这一数学例题的时候,如:

(1)f(x)的单调区间;

(2)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f()=0,a=1,求解△ABC面积的最大值。

对于这一列题讲解而言,为提高学生解题探索主动性,促使其准确探寻解题思路,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结合题意可以得知所考察的是三角函数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以三角函数为中心,以此题为依据,探寻考点,将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余弦定理、函数图形与性质等内容作为二级标记,然后由三角函数恒等变化简析式、余弦定理等作为三级解题引导,让学生推导f(x)函数,解析单调区间,以f(〖SX(〗A〖〗2〖SX)〗)=0,推导得出sinA、cosA。通过思维导图在例题教学中的讲解使用,促使学生能够在导图引导中抽丝剥茧,寻找已知关联性,由已知条件展开未知推导,在解题思路明晰中,提高解题质量,提高高中数学例题教学质量。

3.运用思维导图实施一题多解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注中提到:要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角度进行问题探索,在一题多解训练中,激活思维,培养数学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素养,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实施一题多解,在多角度分析、多视角观察中,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时候,如:

已知tanα=,求sinα,cosα的值

在解决的时候,首先可以对题意进行分析,结合题意所涉及的sinα、cosα、tanα,引导学生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tanα=〖SX(〗3〖〗4〖SX)〗=〖SX(〗sinα〖〗cosα〖SX)〗,且sinα2α+cos2α=1联立进行推导解析;以tanα=〖SX(〗3〖〗4〖SX)〗为依据,分析α在第一、三象限,运用比例性质展开问题解析;以sinα、cosα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虑,结合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进行问题解决;以二倍角公式为着手点进行解决分析。通过思维导图辅助,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多视角、多角度分析问题,在思维导图探索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4.使用思维导图加强生生互动

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要做到师生互动,还要做到生生互动。促使其在良好教学氛围的塑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动性,那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探索,在导图引导中强化生生互动,展开自主学习探索。例如,在教学《平面向量》数学内容,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平面向量为核心,以向量的概念、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数量积、共线与垂直、向量的应用为一级指引,按照导图层次关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探索,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内容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内容展现,在这一过程中,为提高强化生生互动学习质量,在学习探索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思维导图进行问题设置,如。第一,向量表示法是什么?第二,线性运算包括什么?其运算律是什么?第三,数量积的夹角公式?然后让学生小组展开学习探索进行系统知识规划,在问题解析、交流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塑造良好教学氛围。

5.借用思维导图促进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作为教育教学的结束阶段,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在复习巩固的时候,为培养良好的数学复习学习方法,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引导。例如,在教学《圆与方程》数学内容时,可以为其设计以下思维导图,如:

通过思维导图的设置,引导学生对此次所学内容展开系统复习,制定精准的学习计划,在明晰知识重难点的同时,提高复习学习效率。

三、结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活数学思维,还可以提高解题质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课前引导、例题讲解、一题多解、复习巩固等教学环节的应用,培养数学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田璋.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中数学教与学,2020(4):29-30.

[2]胡碧顺.“模块化”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0(8):20-23.

[3]范嗣波.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剖析[J].数学教学通讯,2020(3):40-41.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姜山中学,浙江 宁波 315191)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思维导图高中数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