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2020-11-16宗莲籽
宗莲籽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于奢”。这是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到的一条深刻警示。
春秋时期 季文子不用粮食喂马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翻译过来就是:身为上卿,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有失大体。季文子直接就反驳了:“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他的意思是,百姓们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自己不好意思鲜衣怒马,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一席话说得仲孙它无言以对。孟献子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将仲孙它幽禁了7天,让他闭门思过。仲孙它受到教育后,认为季文子做得对,敬重他的为人处世,于是痛改前非,效仿季文子的简朴生活。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三国时期 曹操崇尚节俭
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中引用《魏书》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对曹操之节俭所作的综合性评价:“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干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操在吃上面也极为节俭,他在家用餐时只有一道肉菜,甚至于他的夫人卞氏在邀请弟弟一家人吃饭时,桌上都没有鱼和肉,足见曹操在生活上的简朴。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汉献帝要封曹操为魏公,曹操在给汉献帝的回信里说到对自己的期许时,有这么一句话:“身非己有,不敢自私。”意思就是说,我的身体不是属我个人所有的,不敢只顾自己,有什么私心。这句话虽然有点自我标榜的味道,但曹操当初出山,还真不是为了私利,他是个使命感很强的人。曹操对自己节俭,但是对将士却很大方。《三国演义》描写了曹操对关羽的盛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蹄金,下马一蹄银;又送锦袍、送赤兔。”《三国志》卷1《武帝纪》中说曹操:“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得了奢侈品,马上赏赐给有功的人,只要功劳级别够得上,绝对不吝惜千金。亦有史学家认为,七步成诗的曹植之所以得不到曹操的欢心,就是因为他不尚节俭。
南朝 徐孝克打包剩饭
古人也有吃“剩菜”的习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记载“朝日饔,夕日飧”。也就是说古人每天的第一顿早餐被称为“饔”(yōng);而第二顿饭也就是晚餐则是“飧”(sūn)。由于古代社会生活节奏比较慢,人们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古人养成了一日两餐的习惯。《说文·新附》中“飧”作馂,即“食之余也”。如果从古人的饮食习惯上去分析,可以获知由于古代社会条件比较差,生火做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早餐基本上都是现吃现做,而晚餐大多是吃“食之余”,也就是剩菜。苏东坡在《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中写道:“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意思是说朋友聚餐后,还剩下一些饭菜,如果就这样离桌而去实在可惜,有个朋友便打包装起来带回家给孩子吃。
《史记》的《陈书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中记载:“六年,除国子博士,迁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寻为真。孝克每侍宴,无所食啖,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高宗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斌不能对。自是斌以意伺之,见孝克取珍果内绅带中,斌当时莫识其意,后更寻访,方知还以遗母。斌以实启,高宗嗟叹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还,以饷其母,时论美之。”这段的意思是,南朝末隋朝初的徐孝克曾任國子祭酒、国子监博士,后侍奉东宫讲《礼》《传》。徐孝克为人最孝,父丧时几乎经受不了哀痛。侍奉生母陈氏,极尽赡养的义务。徐孝克经常在宫中陪侍皇帝进膳,每次陪侍宴席,也没见他吃什么食物,可是到席散时,在他坐席前的食品却少了,高宗询问中书舍人管斌是怎么回事,管斌因没有太注意也回答不了。从此管斌便偷偷地留意观察这件事,看到徐孝克在陪侍皇帝吃饭时,不舍得吃自己席前的食物,趁人不注意就将珍果塞在宽腰带内。管斌当时不解他的用意,后来查访,才知是拿回去给母亲食用。管斌据实向高宗禀报,高宗很受感动,感叹良久,于是诏令有关管事人员,以后宴会时,孝克席前食物,全让他拿回去孝敬母亲。当时朝野上下都夸赞徐孝克的孝行和皇帝的善解人意。徐孝克生性清廉,并且喜欢接济他人,因而不免穷困。他家徒四壁,母亲患病,想吃粳米粥,也不能经常办到。母亲亡故之后,孝克就常吃麦饭,有人送来粳米,他对着粳米悲伤哭泣,终身不再吃粳米。
北宋洛阳耆英会 餐具简朴
北宋时期也有着一个“洛阳耆英会”。当时正好宰相富弼退休在家闲居,于是与文彦博商议,仿照白居易“香山九老会”的形式,也组织一个在洛中退休的官员定期聚会,诗酒唱和。为了保证这个饭局每次都能组起来,司马光还特地制订了《会约》,也就是“饭局的九项规定”:为具务简素;朝夕食不过五味,菜果脯醢之类,共不过二十器;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其中这么几条规定讲的就是:请客时,主菜不得超过5种,至于蜜饯、干果、水果、还是小吃点心,总数不得超过20碟。乍一看,大大小小20碟的小菜,让人大吃一惊,这难道不奢靡吗?事实上,参会的共有十三人,主菜却不超过五种,也不算多。《会约》体现了司马光的节俭美德,对北宋官场的奢靡之风是一种自觉抵制。
北宋王安石 严于律己
王安石和苏轼同朝为官,他们政见不同,其他方面却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在文学方面也非常有才能。王安石作为改革派,在变法的时候它带来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比如青苗贷款,免役宽松等等新的政策,为北宋政府国库充盈了不少。除此之外还尽力使老百姓减轻负担。同时又主张修建完善水利工程,让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军事上他也实行一系列新法,改变了过去整个北宋时期兵将分离的一种被动局面。虽然政绩突出,但是生活上严于律己。坐在饭桌前,哪个菜离他近他就只吃哪个,没有喜好之分。有一次一起吃饭,有人看他不停地吃一盘鹿肉丝,以为这是他喜欢的菜。第二次吃饭就特地准备了这道菜,可是他一筷子也没有动,而是只顾吃自己面前那一盘。那个人这才知道,原来他不是喜欢鹿肉丝,而只是因为离得近而己。还有一次,他请亲戚萧公子吃饭。餐桌上只有两块胡饼和四份切成块的肉和一份菜汤。萧公子吃胡饼中间比较薄脆、香甜的部分,而把四边软且厚的饼边都扔在了桌上。王安石看到后,也没有说什么,起身把萧公子吃剩下的饼边拿过来全吃光了。萧公子见堂堂宰相如此节俭朴素,羞愧难当,起身告辞了。
明朝朱元章
四菜一汤,廉洁的榜样
公元1368年,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之后,全国正逢天灾不断,各地粮食颗粒不收,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而此时的一些达官贵人们则仍过着奢华的生活。从小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深知百姓生活的疾苦,下定决心要对这种奢靡的生活进行整治。一天,正逢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生日,众位大臣都捧着厚礼前来祝贺,朱元璋有意摆出粗茶淡饭来宴请宾客。第一道菜是萝卜,民间有“萝卜上市,药铺关门”的说法。第二道菜是炒韭菜,韭菜生命力旺盛,四季常青,象征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三道菜是青菜,第四道菜是葱花拌豆腐,外加一碗清汤,朱元璋赞道:“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喜洋洋;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众人见了都不敢吃,最后朱元璋宣布,众人今后若宴请宾客,最多只能是四菜一汤,而且必须是素菜,不能大搞宴席,违者重惩。“四菜一汤”便从宫廷传到了民间,成为历代廉洁的榜样。
参考资料:《论语集注》、《三国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