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烹饪古籍经典藏书之《食宪鸿秘》《饮食须知》《饮馔服食笺》《粥谱·素食说略》
2020-11-16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一面窗镜。数千年历史也沉淀了众多记录先辈古人的饮食烹饪图书古籍。中国商业出版社曾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版了烹饪古籍系列图书36种。经过岁月的沉淀及时代的发展,曾经出版的图书限于当时的图书制作水平及人文条件,内容多有不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的地方。该社特联络中国烹饪界的相关专家、行业权威,对原书进行了重新编辑、注释、翻译,计划陆续推出《中华烹饪古籍经典藏书》系列图书40种,用全新的品质、形态,呈献给读者及美食、历史、文化爱好者。
藏书选本上迄先秦、下至清末民初。既有记载烹饪领域的专门类著作,也有部分涉及烹饪方面的大型辞书、类书的节选。在内容收录上既有烹饪技法、理论等专业题材,也兼顾涉及了食材、调味品等泛烹饪类关联书籍。首批推出的分别是:
《饮食须知》
本书共分为水火、谷类、菜类、果类、味类、鱼类、禽类、兽类8卷内容,分门别类论述了三百五十多种饮料和食品。其要旨是指出每一种饮料和食品的味道、性能和食用方法;特别指明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损益、与各种疾病的关系,以及食物间搭配的相反相忌,融入了中医的辩证思维。这些经验总结及知识,对人们选择和调配食物的品种,对于养生益寿,不失为可供借鉴的可贵遗产。虽然为元代所编撰,但对当今喜爱美食者、研究饮食文化者,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贾铭,元代养生家。字文鼎,号华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宁)人。重侠义,能赈人之急。百岁时,太祖(朱元璋)召见之,问以颐养之法,曰:“要在慎饮食。”谓饮食借以养生,若不知物性反忌,则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著《饮食须知》进览,赐宴礼部而归。享年106岁。
《食宪鸿秘》
《食宪鸿秘》分“饮之属”“饭之属”“粉之属”“煮粥”“饵之属”“馅料”“酱之属”“蔬之属”“餐芳谱”“果之属”“鱼之属”“蟹”“禽之属”“卵之属”“肉之属”“香之属”“种植”及附录《汪拂云抄本》等部分,共记载了四百多种调料、饮料、果品、花卉、菜肴、面点,内容相当丰富。所收菜肴以浙江风味为主,兼及北京及其他地区。其中,收有“金华火腿”的制法及近十种食法,如“煮火腿”“东坡腿”“熟火腿”、“糟火腿”“辣拌法”等,极具参考价值。其他品种,如浙江的笋馔、水产品制作的肴馔特色也颇显著,至于北方的乳制品、面点等特色也甚是明显。
作者朱彝尊(1629年-1709年),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饮馔服食笺》
《饮馔服食笺》为《遵生八笺》中的第十一、十二、十三卷。第十一卷为卷上,包括序古诸论、茶泉类专论十三则、汤品类三十二种、熟水类十二种、粥糜类三十八种、粉面类十八种、脯鲊类五十种及治食有方专论一则;第十二卷为卷中,包括家蔬菜类五十五种、野蔬菜类九十一种,酿造类二十八种;第十三卷为卷下,包括甜食类五十八种、法制药品类二十四种,神秘服食类四十五种。计三卷十二类二百五十三方,专论一十五通。该书采用了南京浦江吴氏《中馈录》、刘基《多能鄙事》中的不少内容。而后人黄省曾的《易牙遗意》、朱竹垞《食宪鸿秘》、顾仲《养小录》中的不少条目也是从《饮馔服食笺》中移过去的。这部书自公元一五九一年问世,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是我国明代重要食典之一。
作者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曾任鸿胪寺官,明万历时居杭州。他所写的《遵生八笺》,提倡清修养生,燕闲清赏;讲究起居安乐,尘外遐举;重视四时调摄,延年却病;介绍饮馔服食,灵秘丹药。
《粥谱·素食说略>
本书中的两种《粥谱》分别选自清代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及黄云鹄的《粥谱》。《素食说略》系清宣统时翰林院侍读学士、咸安宫总裁、文渊阁校理薛宝辰所著。《养生随笔粥谱》,共收录了粥方一百种,分上品、中品、下品三类排列,实用性较强,有不少内容系作者多年养生的经验之谈,于现代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云鹄的《粥谱》分《粥谱》及《广粥谱》两部分。成书于光绪七年(1881年)。其中,《广粥谱》是关于荒年账粥的资料简编。而《粥谱》则是古代粥方的汇集。共分“食粥时五思”“集古食粥名论”“粥之宜”“粥之忌”“粥品”几部分。几部分中,重点在“粥品”,又分八部分,共收谷类、蔬菜、蔬实类、耳类、瓜类、木果类、植药类、卉药类、动物类的粥方二百多种。内容相当丰富,且有实用性,值得今人加以研究、继承。
《素食说略》除自序、例言外,按其类别分为四卷,共记述了清朝末年比較流行的一百七十余品素食的制作方法。虽然作者在例言中谓“所谓做菜之法、不外陕西、京师旧法”,但较之《齐民要术·素食》《本心斋蔬食谱》《山家清供》等古代素食论著,内容丰富而多样,制法考究而易行,特别是所编菜点俱为人们日常所闻所见,这就又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群众性。
作者曹庭栋,浙江嘉善人。字楷人,号六圃。曾在家中累土为山,环植花木以侍奉母亲,因称土山为“慈山”,而其本人则自号慈山居士。曹庭栋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活至九十多岁。《老老恒言》作于他七十五岁时。
作者黄云鹄,湖北蕲春人。字翔云。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进士。曾任四川茶盐道、按察使等职。执法严正,不畏豪强。后因平反冤狱得罪权贵辞官而去。晚年任江宁(南京)尊经书院山长,继任湖北两湖、江汉、经心三书院山长。有诗文集多种。
作者薛宝辰,原名秉辰,字寿宪,一字幼农,陕西长安县杜曲寺坡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卒于丙寅年(1926年)六月,终年七十七岁。辛亥革命后,薛氏便闭门谢客,藉医术自养,并著书立说。先后著有《宝学斋文诗钞》《仪郑堂笔记》《医学绝句>《医学论说》等。《素食说略》为他所著的最后一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