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2020-11-16雒仁飞
雒仁飞
摘 要:立足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情况,从“思维导图”“自媒体平台”这两个方面切入,针对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导图;自媒体平台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师想方设法所达到的教学目标。身为一名高中语文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在自身的语文写作教学中除了沿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同时还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得高中語文写作教学活动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经验,针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新手段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思维导图的恰当运用,助力于高中作文写作教学
虽然到了高中阶段,但是我观察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是想到哪儿便写到哪儿,缺乏整体的写作构思,这便导致他们所写出来的文章缺乏逻辑,框架零散,质量极为低下。
为了帮助学生改善上述写作中所遇到的难题,我并没有一遍遍地提醒学生应当如何做,而是为他们介绍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发散性的工具,同时借助其层次性明显的特点辅助学生做好写作框架的梳理工作。
例如,在某次以“灯”为主题的写作教学活动中,我便引导学生们首先将“灯”写下来作为关键词,随后由该关键词为中心展开大脑风暴,将有关“灯”所能想到的内容一一列举出来,有的学生认为“灯代表着希望和光芒”,有的学生第一时间想起了“父母就像一盏灯,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还有的学生则认为“灯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更加思念家乡”……由此,我又将“希望、光芒”“父母”以及“游子思乡”作为关键词写了出来;以此为基础,我又引导学生们进一步进行思维的发散,即为什么将“灯”与这些关键词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概括的描述出来……如此,在逐渐展开的层级引导下,学生们的写作思路得以明确不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灯”这一主题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而这些显然便为他们在真正的写作中写出条理清晰、观点深刻的文章来做好了充足的前提准备工作。思维导图的恰当运用助力于高中作文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二、自媒体平台的恰当运用,助力于高中作文写作教学
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只有阅读量充足了学生才有可能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这其中,自媒体平台所更新的内容及时,多是最新的热点话题,适当让学生积累自媒体平台上的阅读信息,能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发展情况的同时,让他们所写的文章中更具有新意与闪光点。
考虑到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有了手机这一实际情况,我便有意识地鼓励他们科学利用手机设备并关注有质量的自媒体平台。例如,“央视新闻”是央视媒体在新浪微博的官方账号,其时刻都会更新世间动态,而且还不时会插入一些能给予人们心里无限启迪的高质量文章。我便将“央视新闻”这一自媒体平台推荐给了学生。像2020年1月17日“央视新闻”所更新的一篇文章《世界很老,但你,总有办法年轻》便收获了145万+的高阅读量,其中所引用的一些素材贴近生活,非常接地气,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冲击,同时也是他们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切入点。
这篇文章讲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和他带领的年轻团队将青春交付给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的先进事迹,阐述了把“火焰蓝”穿在身上的消防员面对火情一次次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付出的感人事迹,还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没有想过退休,一退休了就没有事情做,会有失落感……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这个令人钦佩的科学家虽然他的青春已经远去,但他年轻的心态、永远钻研和突破的精神却是另外一种永恒的青春样貌……文章最后这样写道:青春的样貌有千万种,奋斗的、热血的、激昂的,青涩的、莽撞的、惆怅的……无论你如何描摹这张脸,它永远是最美好的日子,最无瑕的年华;无论你是否经历风雨,都希望你无悔于自己的选择,都祝福你走出自己的道路。
不少学生通过阅读这一文章,对青春有了自己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他们知道了青春无关年龄,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心态,那些有着自由的渴望、乐于奉献的心灵以及崇高勇气的人们,他们的青春永不落幕。
当具备了这一认知之后学生们日后在遇到这类与青春有关的写作主题时自然而然便能写出内涵丰富、立足点深刻且清晰的高质量文章佳作出来。自媒体平台的恰当运用助力于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所发挥出的价值得到了有力的诠释与证明。
三、结束语
写作在学生的语文高考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为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做好写作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日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他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写作特点的有效教育策略,以争取让更多灵活的写作教学方法作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从而让学生的写作素养及其能力切实获得显著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桑立薇.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考试周刊,2018(16):54.
[2]何世超.高中作文教学三步法初探[J].学周刊,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