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港:创新数字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战略

2020-11-16单如杨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

单如杨

摘 要:中央要求高水平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自贸港),然而在当前世界经济发生变动,自由贸易受到挑战的复杂背景下加大了自贸港融入国际分工的难度。自贸港应如何抓住开放新机遇,应对外部新挑战成为摆在中国改革开放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正确选择和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推动自贸港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服务业应成为自贸港最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导,以“三大战略支撑”和“三大战略牵引”等为框架构筑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培育竞争优势,促进自贸港高水平发展;以战略为导向,系统工程新发展理论为依据,数字经济为核心,围绕“国际国内双循环”和“虚拟实体双循环”的“两个双循环”,提出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智慧人”模拟新方法等创新思维以及建设大湾区(海南)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台湾服务业合作区、境外(东盟)服务贸易合作区和泛供应链系统等建议。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 数字经济 现代服务业 系统工程 战略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开放,构建系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搞活微观经济、培育科学的体制机制等。2020年6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昭示着中国改革开放即将掀起新一轮浪潮。海南应不辱使命,认真总结历史教训,跳出习惯思维,摒弃传统模式,创立新思维新举措,重塑海南经济形态。然而高水平建设自贸港任重而道远,亟需找到破题之策与应对方略。

一、海南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SWOT分析

(一)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有利契机

中央决定设立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港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应对竞争实现赶超、打造强大比较优势的国家战略。分级主权管理和政策空间分异理论是主权国家自觉和主动的空间差异化发展策略,为建立自贸港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是我国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错并行的复杂新形势,主动实施范围更广、水平更高、层次更深的开放新战略。对标国际自贸港迪拜、香港、新加坡,海南将力争成为自贸港建设的新标杆。《方案》要求稳步推进中国特色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显示出新时期国家改革创新、务实科学的新发展理念。《方案》为海南提供了赶超国际自贸港的空间和对标的可能。由中央领导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自贸港,是国家从国内国际大局出发推出的具有历史性、全球性、战略性的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自贸港将成为引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一片高水平试验田、一扇重要开放门户,将有力推动海南创造发展新机遇,创立合作新机制,培育竞争新优势,实现改革新突破,打造开放新高地。

(二)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SWOT分析

自贸港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正确选择和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是自贸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战略性支柱产业指发展速度较快,受国家政策保护和支持,对推动和带动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战略意义的产业(见图1),它具有区域优势与特色、突出重点、技术开发、规模带动和扶持培育等特点。因各国之间存在的禀赋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在消除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条件下,由于势能作用使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比较利益随之产生。而比较优势主要是依靠战略性支柱产业而发生发展。动态比较优势准则认为,作为倾斜式发展战略,尽管短期内比较成本较高,但在政策支持下,可转变劣势形成优势。

《方案》指出要扶植具有海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借助SWOT分析方法,找出并依靠海南优势最大、机会最多的战略性产业以弥补短板,应对挑战,推动自贸港发展。新加坡在忧患意识的推动下,主动辨识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选定战略性产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优势:海南经济特区开放早,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热带植物等禀赋要素优越,承载开发能力较强;位于东南亚中心,港口资源突出,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生态环境条件独特,有利于发展旅游,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科技;临近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借助外部市场。海南三大主要产业房地产、旅游、农业等均系人口密集型消费产业,也突出反映其“吃住行”产业特点。

劣势:海南传统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单一、底子薄、规模小,市场空间有限。近年来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GDP在全国排名始终靠后。

机会:最高开放水平自贸港首先设立于海南。中央要求自贸港作为国家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门户,要建设成为国家改革开放试验区、生态试验区、国际旅游中心、战略服务保障区等。

挑战:国际市场的竞争手段已从传统的价格竞争逐渐转向金融、信息、通讯、运输和技术等服务业的非价格竞争。国家之间的博弈影响产业竞争越加激烈,尤其是当前,海南建设自贸港面临着逆全球化的新挑战。

优先发展战略是产业成长壮大的核心战略,非平衡发展理论主张欠发达地区应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在重点产业予以优先发展。从SWOT分析可以看出,服务业是海南最具特色、优势最大、机会最多的产业,应予以优先发展;同时应该发挥优势,实施扩张型战略和加强型战略。

二、数字现代服务业成为战略选择

《方案》要求自贸港应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海南屬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后来赶超,客观要求以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核心,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创立比较优势补短板,培育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促进自贸港高水平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成为战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海南要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案》指出要聚集世界创新要素,深化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集中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以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引领的现代产业,是自贸港发展的核心举措,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端、附加值高,对第一、二产业具有整合能力,可促进提高经济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三大支柱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产业。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认为,一个区域的能级与其人口和城市规模以及行政级别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其服务能力密切相关。新加坡就是典型代表。

当前服务业跨国转移显示出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为自贸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驱使服务业走向国际化;二是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随着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服务业国际分工,扩大服务贸易提供了可行性和技术支持;四是服务外包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数字经济是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方案》指出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服务业将成为促进服务型自贸港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数字经济是经过大数据的辨别-匹配-筛选-存取,促成资源的迅速优化配置,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创新业态,对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支撑和推动作用;二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能够使商品和服务数字化和效率化;三是数字服务业跨越时空,具有较强的弹性和韧性。这次疫情各行业受到了极大地冲击,但是数字服务业却逆势增长;四是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形态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转化,使现代服务业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服务产业竞争优势的快速形成;五是数字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后来赶超创造了可能和机遇。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的模仿,建立技术基础,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数字经济为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新机遇。目前自贸港面临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不断重组的新形势,新基建引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加速调整,新基建与现代服务业正在相互交叉交融,这些新变化都给自贸港现代服务业的分工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产业数字化水平与人均GDP呈正增加规律,当前数字经济兼顾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统筹”“双胜利 ”将会率先拉动自贸港建设与发展。

三、构建数字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

构建数字现代服务业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一是要有创新思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海南迫切需要用全新的思维破解难题,围绕着“国际国内双循环”和“虚拟实体双循环”的“两个双循环”找出路,形成战略化、数字化和系统化的新思维;二是要有创新举措。为了转变劣势应对挑战,海南应摒弃传统经济的观念和模式,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打通路径,深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合作,创新发展现代产业;三是要培育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理论为海南引进模拟技术,创造高附加值产业,增强竞争优势实现赶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

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是拉动自贸港现代服务业发展重要的战略举措和理论依据。“三驾马车”是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通过建立以中心系统、生产性服务业系统、服务贸易系统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三大系统作为三大牵引,以战略化、数字化、系统化等作为三大战略支撑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方法。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优势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三驾马车”的系统优势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三驾马车”具有的战略优势和竞争优势必将带动自贸港高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系统概念模型:(见图2)。构成“三驾马车”的每种元素既自成系统,又存在于大系统当中,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系统呈三三一矩阵式排列,矩阵理论是研究多变量系统的主要工具。

(一)三大战略支撑

1.战略化。战略化管理对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支撑和引导作用。一是对不同环境、不同的发展模式施以最为适合和最具吸引力的战略选择,自贸港应根据外部环境分别实施加强型战略和扩张型战略;二是产业发展战略扶植战略性支柱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强化比较优势和发挥后发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三是战略管理是产生系统优势的源泉,通过战略管理获得系统要素;四是战略管理促进要素之间的协同性,协同效应强化系统优势;五是海南内部应实施防御型战略。《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要优胜劣汰,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根据产业现状以及产业发展的不同周期,应分别采取合作、收割和剥离等战略。其中对有市场潜力,有一定的技术效率,能产生效益的产业(如旅游业等),采取合作的方式;对衰退阶段的产业(如落后的一般加工业)实施有计划有控制的退出战略。

2.数字化。数字要素是发展数字化经济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要素贯穿了数字经济的整个过程,对其他要素效率具有倍增作用,不同数据不同的变化反映经济不同的變化规律,从中可以找到矛盾的“牛鼻子”。要素协同效应将构建一个包括线上线下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用户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数字生态系统,使服务业动能、效率和质量得到一次飞跃,构成产业数字竞争优势。

发展数字化服务业的核心内容是平台建设。产业互联网成为数字服务业的核心平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国家发改委等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要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新优势等。产业互联网以提升服务产业效率和优化配置为核心,具有对服务业重构和提升作用,助力增强服务业竞争优势。疫情下,居家办公、网上课堂、疫情管理和智慧城市等产业互联网应用纷纷出台,在有效应对复杂形势上显示出独特能力。

3.系统化。自贸港是一项国家战略框架下重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加以研究和设计是自贸港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系统工程理论技术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重要的理论工具。系统工程新发展理论体现为趋于偏社会型、经济型的软系统等特点,它是关于复杂问题难于用数学模型表述,而是强调应用思考方法、工作过程、人的参与等进行分析研究的新方法。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成为了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一是《意见》指出,要构建更加系统完备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方案》要求以高效的治理体系为保障,以增强系统集成,协调推进为途径,提高自贸港整体效益等,都提出了系统化的要求;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上升为主要产业等环境变化以及各国对经济发展系统性问题的关切,开始要求按照系统的观点和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三是多年来海南在“碎片化”政策和传统观念影响下,一直存在规划分散、布局分散、产业分散等问题,海南始终未能形成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影响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施系统化的组织管理是重塑海南经济形态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种体现。

系统工程新发展理论HWSME主张综合集成资源建立决策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理论观点,以及从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行业集群特点等客观规律出发,需要应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整体设计、系统组织管理和系统协调配合等。(1)整体设计。应整体考虑组织机构配套、人才科技配套,横向行业配套、上下游产业链纵向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城市高品质生活条件配套等。实践中往往忽视了横向行业配套以及吸引人才所必需的高品质生活条件的配套等。(2)系统组织。系统组织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理方式。一是系统组织招商引资。以引进“治理体系”代替传统的项目招商,将传统产业结构的“以项目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为中心”;二是系统组织打破产业局限。以系统组织的产业集聚和社会化分工产生的协同效应破解单一项目、单向产业的局限性;三是系统组织突出人本。营造和满足高品质生活环境条件。系统引才将成为最富有成效的人才战略。从而形成引资的产业平台更大,引技的配套性更强,引才更具现实性的引资引技引才的“一体化”组织系统。(3)协调配合。系统工程理论可以解决生产分工社会化、资源集成和产业聚合等发展问题,认为整体中的个体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服从整体优化要求。世界上自由贸易港都有“标配”的产业集群,如旅游、房地产、金融、贸易、航运等。用传统观念看它们分属不同产业互不相干,但实际上它们存在同一系统中,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它们具有不可分割的内生的联动性,相互配套协同发展,促进提升整体经济。迪拜、新加坡、香港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系统工程的这一理论观点,同时也反映出政府统一规划、系统配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数字经济丰富和发展了系统工程理论。数字经济是推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的一场革命。系统具有动态性演变规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要素构成系统的关键要素,产业互联网成为系统核心平台。新基建强化了系统基础,推动了系统的思考能力和运作能力的飞跃,提升了系统工程的战略优势,促成了智慧型系统工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社会经济中“人的参与”将逐步被能思考、能工作的“智慧人”所替代。“智慧人模拟”新方法推出能够执行复杂经济系统分析研究、模拟推演的“智慧人”。其原理首先是进行人体模拟。系统要素的互相影响是系统存在的内因,同时也形成系统演变的主要动能。系统与人体同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载体,系统要素与人体结构存在着对应关系。即战略-骨架,要素-肉体,数据-血液,产业互联网-中枢神经,物联网-关节,环境-皮肤,控制机理-大脑,内生的协同力产生的内循环-心脏,科学技术-肌肉,系统与外界交换所得能量-生命力等。十大系统要素构成了完整的人体构造,形象地描述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系统演变的主要动能和以功能有序为目标的自组织过程;其次是进行智慧化升级。智慧取自于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 、5G技术、区块链和大数据等科学技术;再次是模拟推演。相当于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二)三大战略牵引

自贸港现代服务业以战略管理为引导,数字经济为核心,系统工程技术为理论方法建立系统模型,通过推演形成三大数字生态系统, 加快拉动自贸港高水平发展。

自贸港现代服务业系统模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对自贸港现代服务业系统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控制机理以及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

一是系统分析。《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港(区)的先行先试作用等。一是总体思路。以现代服务业战略为引导,土地资源的成片整体综合开发为承载,发展“飞地”经济;以创新的治理体制机制为根本,数字经济为核心,合作发展为途径,建立起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创新的生态环境,从而实施全方位引资、引技、引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二是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产业互联网数据积累、要素聚合、能量转换、科技应用和运作维护等五大核心能力,有效促进要素的优化和整合效应,形成互联网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服务業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区域服务业集群的整体转型升级。

二是系统环境。适应环境的系统才有竞争力。《意见》要求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等。海南经济薄弱,自身市场狭小,必须借助于外部市场,尤其是邻近区域的市场资源。因此,自贸港应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要素互补,互利互惠。通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世界上发达小国都得益于所处的邻近发达大国的地理位置,比如奥地利利用毗邻德国的地利,成功发展了本国经济。

三是系统战略。《方案》强调要使市场规模加快增长,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等。一是通过国际国内合作打破壁垒、弥补短板,促使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二是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三是通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补交融的经济发展方式,建构“国际国内双循环”和“虚拟与实体双循环” 两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现代服务业必要的战略资源和市场机会;四是应对新挑战。依靠数字技术培植经济的韧性和竞争优势。

四是系统依据。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是以系统的外部环境为条件,不断从外部环境获得足够的物质和能量,才能使系统差异得以建立。《方案》要求一是要融合世界优质市场要素;二是在培植新动能、制度创新、开放新格局上实现新突破;三是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的联动合作;四是加强系统集成、协同推进,提高整体效益等。

任何有机系统都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在开放中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以维持系统的运行动力。因此,自贸港应针对国内外不同的外部环境,实施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促进三大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四、实现数字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的思路

(一)中心系统——建设大湾区(海南)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1.需求分析。《意见》指出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扩大高水平开放等。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将成为自贸港市场体系建设,推動服务业发展最主要的外部因素,自贸港通过与大湾区开展合作培育竞争优势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大湾区是中国开放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海南历史上隶属广东省管辖,与大湾区海域相连、文化习俗相近,合作发展具有独特优势。一是通过与大湾区产业联动、市场联动和制度联动,促进资源的双向循环;二是海南资源丰富,土地、人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与大湾区资源紧张、成本高位形成互补;三是取得大湾区人才、市场、资本、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强大支持和发展空间;四是利用大湾区国际化优势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这都将成为促进自贸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以及有效缓解海南经济脆弱性所必须的外部条件

2.战略目标。共同将自贸港建设成为东南亚、大洋洲的金融、贸易、服务和航运的区域中心。战略导入。实施引资引技引才的“一体化战略”以及建立“最优组合”中心系统。系统模式。建立中心系统——大湾区(海南)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在三亚及其周边地区划拨200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飞地”,由大湾区有关政府管辖并自主规划、建设和经营。其所产生GDP归大湾区,税收按比例分配。自贸港政府负责提供服务和配套设施。从而构建一个政府间、企业间的“双向合作”创新模式。即以合作区为依托,通过建立系统、产业、环境和政府四者之间的协同关系,促进两个“双循环”的融合发展,实现共享资源、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将合作区打造成为引领自贸港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这是在国家战略下跨省政政合作、政企合作的系统工程,也将成为自贸港数字经济的先行示范区。

3.系统功能。中心系统是自贸港现代服务业的指挥中心,它具有开发服务、运作控制职能作用,并具有对子系统组织管理功能。一是基本功能。以三亚为城市依托,承担招商引资、人才招聘培训、信息交流、技术研发、商务服务、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业窗口等,并建立大湾区制造业的大宗商品供应链基地,共享公共服务、消费机会、市场信息和全球性业务,从而创造更多的的商业机会和更便利的出口通道。二是组织管理子系统。根据自贸港12个重点产业的规划,子系统包括:中央商务区、产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心、金融中心、投资基金、孵化器、创新研究院、总部基地、智创基地、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模拟实验室、能源服务、农业服务、海洋服务、会展中心、文化商贸旅游区、房地产、文体产业、创意产业园、科技产业园、服务外包基地、健康城、大学城、物流园、港口、机场、铁路车站等28项。系统特征。中心系统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4.协同机理。系统与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引发协同作用和合作效应,为不同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组织结构。中心系统与子系统形成级差结构。信息流动。建立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输、分析和应用。通过设立公共信息实验室实施持续改进和创新研究。控制机理。《方案》强调重点开展过程监管,建立监管标准和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健康发展等。由粤、港、澳以及自贸港等四方政府成立混合管理委员会。聘请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化控制机构,通过建立数字网络控制系统,形成数字统计监测、风险预警机制,增强态势感知、科学决策、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实施对中心系统以及子系统的管理控制。

5.外部环境。自贸港邻近大湾区既是机遇又有挑战。大湾区经济发达虹吸效应强大必定会截留商流、资金流和人流而形成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应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以谋求合作化解竞争。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开拓市场,发展规模经济,改善产业结构,降低风险,提升竞争力。同时为了寻求合作机会,自贸港在管理上应体现灵活性。系统建模——概念模型(见图3)。

6.说明书——组成要素。任何系统都是由多种要素集合的综合体,对其中的配套性和规律性应予全面考虑。数据要素。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具有倍增作用。数据要素贯穿于系统工程的全过程,对提升系统优势具有独特作用。产业互联网要素。产业互联网是系统工程的控制和整合平台。发挥产业互联网集成要素、调节协同、远程控制、信息交换等优势,摆脱时空限制,开拓发展新空间。

7.禀赋要素 。三亚作为中心城市比较优势突出将成为自贸港的经济中心。一是发展空间大。三亚陆地面积1920平方公里,相当于深圳特区扩容后面积。香港、新加坡面积分别只有1106平方公里和716平方公里。大三亚(含三亚、陵水、乐东、保亭等四个市县)面积6967平方公里相当于3.5个深圳;二是禀赋优势突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占据海南省70%国外游客,集中了海南最优质的热带旅游资源和最宜居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科技和人才 ;三是产业突出。《方案》要求依托三亚深海科技城和三亚国家南繁科研基地,培育深海产业和热带农业;设立三亚邮轮旅游试验区和游艇产业创新试验区等。从而确立了三亚旅游业、科技产业、海洋产业、热带农业等中心地位作用。经整理201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商研究院数据库数据,海南三大主要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农业等经济规模在海南位居首位。政策要素。自贸港实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体系。金融和航运要素。香港金融、航运等产业发达,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等。

8.市场要素。《意见》指出要构建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市场体系。海南与大湾区市场优势互补。大湾区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需求市场,具有国际贸易、国际市场、国际资本等国际化优势;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达以及对各类服务业需求强劲,是自贸港市场建设、协作配套不可替代的市场因素。科技要素。深圳科技、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技术创新制度变革领先,是全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城市。人才要素。大湾区的专业化人才济济是自贸港可利用的最便利、最丰富的人才资源库。通过引资、引技、引才三者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引进人才是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9.改善概念模型要素。自贸港应培育比较优势吸引香港服务业转移。一是更自由。港籍人士连同交通工具凭香港身份证自由进入自贸港、港币自由流通、香港员工到自贸港工作,政府提供生活条件并允许购置房产;鼓励香港银行、保险、律师行、会计所、醫院、学校、马会(应放开赛马政策)等设立分支机构或搬迁至自贸港;开通自贸港到香港的城际高铁、航空快线、直升机航线、快艇航线等与香港24小时无缝对接;二是更优惠。海南土地、能源(国家应赋予海南在一定时期内自主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政策支持)、人工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应远低于大湾区;实行最具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对交通、航运、仓储等物流费用,政府应予一定的补贴等。

(二)生产性服务业系统——构建泛供应链系统

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它是以成本优势为支撑实施的专业化分工,促进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需求为主导方向转变,在当前更具现实意义。

1.泛供应链系统。《方案》要求建立国际能源、股权、产权、航运等交易场所的市场体系以及中央关于要求海南建设国家南向通道航运枢纽、国家能源产品集散地、大宗商品集散地等。一是设立资产交易所。实施全资产交易,包括有形资产交易和无形资产交易。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所、国际数据交易所、国际产权交易所、国际股权交易所、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国际航运交易所等;二是建立泛供应链系统。泛供应链包括有形供应链和无形供应链。有形供应链是指实物交易前提下的供应链。例如大宗商品供应链等。无形供应链是指无形资产经过交易形成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虚拟经济循环体与实体经济循环体的“双循环”交叉融合,推动有形供应链发展。产权交易、股权交易、数字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等都是无形供应链系统的组成部分。未来的数字货币有迹流动特征会更加鲜明。数字货币会将两个循环体串联,贯穿于整个泛供应链当中,在无形和有形之间往复流动。货币流有迹可循使得无形资产对有形供应链的支持作用更加清晰透明。这就是泛供应链的形成机理。

2.大宗商品供应链系统。需求分析。根据《方案》提出的要拓展大宗商品贸易,提升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等战略部署,建设大宗商品国际供应链基地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物流园区和航运枢纽等配套设施。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中国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及价格定价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进入亚洲主要大宗商品交易所行列。战略导入。实施大宗商品交易产业开发战略。系统功能。建设大宗商品供应链系统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抓手。通过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以流量经济为特色,利用产业互联网平台,以O2O运作模式组织社会化服务,为制造业提供商务、金融、物流、信息和数据等服务。 系统属性。国际供应链基地将成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成为自贸港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引擎和承载。组织结构。在国际供应链基地设立大宗商品B2B电子商务期现货交易所、大宗商品物流园和服务中心等子系统。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背靠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的消费国和进口国,通过国际供应链系统的数据积累,实现联结、调控和决策功能,为打造大宗商品信息中心创造条件。

3.控制机制。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控制系统。协同机理。大宗商品交易产业具有集聚作用和协同效应。除了全程需要科技支持外,能够带动数据流、资金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协同发展仓储、航运、金融、保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以及会展、酒店、餐饮、航空、铁路、公路、文化、娱乐等十几个相关行业。外部环境。大湾区是国内大宗原材料的主要消费地,也是全球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口地。但社会综合成本高。应吸引大湾区大宗产业的战略转移,与大湾区形成“前店后仓”,也为大湾区“腾笼换鸟”开拓战略空间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自贸港又临近东南亚、大洋洲等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国。系统建模——概念模型(见图4)

4.说明书——组成要素。数据要素。在数据“倍增器”作用下,大大提高交易所、物流园、服务中心等要素市场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利用区块链技术,使数据上链解决大宗商品重复确权登记等疑难问题。产业互联网要素。通过将供应链、交易过程、用户服务等与互联网相连接,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交易效能。市场要素。通过与有关国家国际供应链的互联互通和建立全国市场合作联盟,逐步形成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中心。港口要素。《方案》要求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加速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等。自贸港位于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港口资源丰富,又背靠中国庞大市场腹地,发展航运物流业得天独厚。在中心城市三亚建设智能化、网络化、国际化的中心港口,形成西部陆海联动、南北双向互济,南向通道经济与区域枢纽经济并举的物流开放格局。金融要素。建立金融服务创新中心。改善要素。加快金融、保险、农业、能源、冶金等行业开放和制度创新。政策要素和禀赋要素(同前,略)

(三)服务贸易系统

1.服务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自然人或法人在本国或进入他国提供服务的贸易行为,主要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定义的商业、销售、金融、运输、旅游、通信、工程、环境、健康等领域的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能够加强服务业链条的协同作用,推动技术与服务创新,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联合国贸发会议德拉加诺夫副秘书长认为,服务贸易具有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技术和知识通过服务贸易实现转移,使得经济欠发达国家能够从发达国家技术研发中取得后发优势。

实施“服务贸易市场开发战略”是推进加快服务贸易迈向国际市场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方案》指出服务贸易要既准入又准营,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各种壁垒,对外资企业在负面清单以外实行国民待遇等。《意见》要求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一是实施混合多元化市场战略;二是发挥中心城市作为服务贸易进出口基地的先导作用;三是系统是一个由输入-转换-输出-反馈构成的闭环系统。服务贸易在“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产业孕育过程中系统推进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四是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兴服务业的经验、市场和技术服务链条等,提升自贸港服务企业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2.服务贸易进口子系统——设立台湾服务业合作区。需求分析。加强与台湾服务贸易进口合作。《意见》要求更大规模增加服务进口,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台湾服务业曾经是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制造业外移对服务业的需求大大降低。目前两岸服务业合作滞后以及寻求拓展大陆市场已经引起台湾经济界的重视,为自贸港与台湾开展服务业合作提供了机会。海南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同讲闽南语,同临南海,同为海岛经济。地缘、文化相近的共同性和互通性有利于两地的合作。

3.战略目标。共同打造“自贸港服务”品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产品和优秀企业,争取国际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战略导入。实施产品开发战略和城市品牌战略。城市品牌战略是利用三亚国际城市品牌效应,扩展服务品牌和市场开发。系统功能。建设台湾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合作区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三亚为基地引进台湾服务业,促进两地服务业市场深入融合发展并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系统属性。合作区是自贸港服务贸易进口的依托和承载以及培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基地。协作机理。自贸港、合作区与台湾服务业三者之间相互联动协作,为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条件。信息系统。组建专业化的信息系统。邀请大陆、台湾两地专业人员参与共同运作。控制机构。组建合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机制、引导方向,提供组织服务、市场服务、行政服务和管理控制等。外部环境。《意见》要求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台湾服务业发展早产业发达。借助台湾在第三方拥有的市场资源和优质客户等,推动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系统建模——概念模型(见图4)

4.说明书——组成要素。数据要素。通过数据要素跨境流动,提升服务贸易运作效率。产业互联网要素。将合作区、企业与市场互联互通并链接至第三方市场开展全球化的服务贸易。 政策要素。一是ECFA两岸服务贸易计划;二是自贸港政策。《方案》要求减少跨境服务贸易限制,发布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对提供境外服务项目的贸易方实施国民待遇。产业要素。重点引进台湾金融保险业、通讯传播业、技术服务业、公共行政及不动产业等优势产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市场要素。通过服务贸易进口形成服务业优势,再共同开拓第三方服务业市场。台湾企业将成为开发发达国家市场的最为合适的中介角色。改善要素。《方案》要求打造国际设计岛、国际教育创新岛、国际会展中心,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一是与台湾签订《服务贸易协定》,实行最简服务业开放负面清单,开通与台湾直航和航运班轮;二是合作打造“亚太区域设计重镇”“技术中心”“教育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无缝运输”等。禀赋要素(同前,略)

(四)服务贸易出口子系统——设立系列境外服务贸易合作区

1.需求分析。自贸港积极开展与东盟合作,重振“下南洋之路”是借助外部市场的又一重要途径。东盟是自贸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市场和伙伴。2019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建设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明了现实路径。外部环境。东盟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组织。东盟人口5.91亿,面积450万平方公里,GDP2.5万亿美元。东盟认可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為产业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战略目标。《意见》要求发展高水平经贸产业合作区,强化合作机制建设等。在东盟国家建立一系列境外服务贸易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形成以自贸港为中心的东南亚服务业网络,为打造泛南海经济圈创造条件。战略导入。针对东盟国家多,市场多样性和覆盖面大的特点,应实施加强型战略。一是实施市场渗透战略;二是实施市场开发战略。

2.系统模式。《意见》要求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发展高水平经贸产业合作区,强化合作机制建设等。境外服务贸易合作区由自贸港政府主导并负责规划和管理,通过与东道国政府密切合作,由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现代服务业园区。合作区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是一个将跨境贸易、对外投资和国际约定三者合一的系统工程。利用自贸港的民族产品、特色产品和技术创新产品等,将跨境投资与自身市场特点结合起来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跨境投资提供了现实途径。合作区以深度融入东盟产业链、价值链为目标,以合作区为依托,以跨境供应链服务为抓手,通过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系统功能。合作区承担招商引资、人才招聘培训、信息交流、技术研发、商务服务、服务业窗口等职能作用,以及在东盟市场找寻商业机遇,共享公共服务、消费机会、市场信息和全球性业务等。其中取得东道国港口经营权是一项涉及建立国际化服务贸易网络的重要举措。迪拜作为自由贸易港为了完善贸易中心的功能,在世界各地经营了60多个港口。同时合作区帮助东道国增加就业和税收,提高人民多样化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系统属性。合作区是加强市场新营销,占领新市场的重要手段。

3.协同机理。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台湾等开展合作,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利用东道国市场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培植竞争优势。同时帮助改变中国企业在国外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信息系统。设立中心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有序跨境流动政策,实施对各个合作区子系统的信息服务。控制机构。实行组织机构和控制机构前移。在东盟相关国家设立专门机构,结合服务贸易环节,使控制手段贯穿于跨境综合服务管理的全过程。系统建模——概念模型(见图5)

4.说明书——组成要素。数据要素。各个合作区与自贸港互联互通形成数据要素的传输-集中优化-反馈的循环系统,提升服务贸易运营效率。产业互联网要素。通过产业互联网远程控制功能,实施对各个合作区的组织管理。通过整合境内外要素,促进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国际化的服务贸易水平。市场要素。《意见》指出要加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推动建设面向世界的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区网络。2020年将签署RCEP协议。RCEP将是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涉及人口规模35亿,GDP2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3。为自贸港服务贸易发展将带来历史性机遇。东盟政策要素。《东盟宪章》指出东盟要建立一个繁荣稳定、竞争优势突出和一体化市场,对于投资、货物、资金、人员和服务等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自贸港要素。一是利用海南独特的禀赋要素,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品;二是与大湾区、台湾地区联手投资。改善要素。以签订《服务贸易协议》、《电子商务协议》等为突破口,推进与东盟服务贸易国际化、自由化、便利化进程。

五、结论

建设海南自贸港,创新数字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战略的发展愿景是打造全球高水平服务型自贸港;战略目标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水平数字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产业战略是通过实施产业战略、区域战略、市场战略和产品战略等,重点发展面向全球的互联网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医药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产业、医疗健康产业、油气产业、低碳制造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海南十二个重点产业;竞争战略是自贸港以国家政策为战略导向,合作为途径,数字经济为核心,系统工程理论为依据,以重振“下南洋”战略为突破口,通过打造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扶植战略性支柱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强化比较优势和发挥后发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推动自贸港建设的战略性突破。

参考文献:

[1]郁滨等编著.系统工程理论[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庆普.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M].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熊俊莉.台湾服务业发展概况[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12).

[4]邱昭良.持续创新的策略与方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钱学森. 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钱学森.论系统工程(修订本)[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单如杨,北方能源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港现代服务业系统工程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方向探究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析
关于我国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的思考
航空发动机系统工程技术浅析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促进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张家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探析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