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
2020-11-16蔡邃伦
蔡邃伦
摘 要: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很强的传承意义。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生动形象地展示古诗词的特点、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師没有树立在教学中渗透文学素养的理念,对古诗词的教学缺少一定的趣味性,这就造成了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的问题,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文章将以古诗词为研究对象,分析情境创设的优势,并阐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性,从而总结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041-02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改革的基本理念,把新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当中。在传统的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古诗词对学生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讲解自己的见解与考试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易造成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对古诗词的教学也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利用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进一步完善初中阶段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一、情境创设对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完善,教师对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善,因此情境创设的方法被提出并且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情境创设这一方式,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情景引入课堂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熟悉感,进而对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兴趣。在新时代下,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往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教学,能够引起初中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融入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古诗词相较于现代白话文来说,具有文字精练的特点,这就导致学生对古诗词中一些词语的理解需要教师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辅助教学,让中学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变得生动。
二、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一)形象地展示古诗词的特点
对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相关教师应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为依据。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古诗词的讲解,这就导致初中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到位,从而造成相关能力的缺失。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之下,情境创设的方式得到了认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能够把古诗词的内外意义形象地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简单明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古诗词简练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融入创设的情境中为学生进行展示。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实现教学方式革新
对传统的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由于教师和家长普遍注重学生的成绩,就导致课堂模式单一,教师对古诗词的讲解只针对考试题型,这样长此以往地进行课堂教学,就会让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片面化,达不到大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之下,古诗词教学模式也要有所革新。基于此,情境创设的方式被提出并且运用到课堂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改变以往教学的不足,实现课堂的创新。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古诗词的学习也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在熟悉的情景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的革新。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相关的教师要注意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教师板书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刻板方式,而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来做出相应的改变。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通过把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代入课堂,可以把原本枯燥抽象的古诗词变得熟悉易懂,能够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重视,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情境创设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中学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变得生动,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
(一)注重朗读体验,提升情境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越来越被重视,需要教师能够相应地重视起来。古诗词的语句比较精练,具备许多现代文没有的特点,这样的形式对仗工整,有诗句表达应有的节奏与韵律感,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在初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一些诗句的理解难以达到一定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完善古诗词教学。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中提出了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辅助古诗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新课堂模式、完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提高。在一首诗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导入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对这首诗产生熟悉感。在学生对诗有了基本认知之后,就要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整首诗情感的感知力,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整体基调,明确诗的具体情景,加深初中生对诗的理解。
例如,在曹操《观沧海》这首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这首词的整体基调从苍凉与悲壮之感过渡到最后曹公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需要教师能够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经历失败之后的心情,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基本理解这首词的意义所在。在这个铺垫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既要把其中的生词准确地读出来,也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多读几次来掌握不熟悉的词语,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二)借助绘画形式,完善教学情境
对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相关的语文教师要能够重视古诗词对学生的重要性,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很好地认識课改的必要性,总是利用以往一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造成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不高,总是依据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对古诗词的教学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善,情境创设这一特殊的方式就被提了出来。通过把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进行代入的方式,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在具体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通过情境理解到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绘画,把自己对所学的古诗词的感悟与理解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从而让古诗词的学习变得生动起来,为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努力。
例如,在《秋词》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在这首诗中,诗人意在描述秋天天高地阔的风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场景。尤其是对“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绘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画笔,画出在晴朗的天气中,鹤从地面飞起、直冲云霄的壮阔之情,运用图画把诗表达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完善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
(三)借助外界资源,深化情境感悟
古诗词属于中华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刻文化积淀的宝藏,所以对这一特殊形式的语言表达,就更需要教师能够重视起来。现在的初中生接触最多的还是现代文,而对古诗词这种运用精练的语句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式就会不好理解,所以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重视起来,并且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借助当今外界的资源进行引入。在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提出了将情境创设的方法代入初中阶段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而言,在备课时就要明确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把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景融入课堂中,借助外界有效的资源,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应的资料,寻找与之相关的视频,制作动态的课件等,运用这些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明确古诗词这一体裁的深层次意义。
例如,杜牧《泊秦淮》这首诗表达诗人对不思进取的统治阶级的痛恨之情,尤其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句,实际是写统治者的不作为。在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寻找与之相关的视频进行代入,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情景,融入真情实感,体会诗人的无奈与愤恨,理解诗句的真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有关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发现传统模式中不足的地方,勇于改变以往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把考试的重点强行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之下,教师要能够发现改革的优势所在,利用情境创设促进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是符合学生发展的,而以学生为本的合理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充分地感受到这种简练但是精确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带来的优势,对诗句的理解也会通过熟悉的情景进一步深入,从而有效地让初中生提高想象力,实现更好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海嵘.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学周刊,2018(36):93-94.
[2]秦 燕.创新吟诵法教学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70-171.
[3]支 娟.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析[J].考试周刊,2015(2):43.
[4]当周措.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赤子(上中旬刊),2014(10):183.
[5]颜建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8):23-24.
[6]陈柳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J].新课程,202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