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语文小策略初探
2020-11-16王月娥
王月娥
摘 要:文章着眼于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从“思维发展”“当堂训练”“丰富外延”等角度,提炼出了灵活实用的小学语文教学小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达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发展;当堂训练;丰富外延;活学活用;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031-02
时下说起语文教学,也许专家学者们都能给出很多高深的理论、时髦的观点;也有许多一线教师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运用“题海”战术,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成绩。语文教师不能僵化思想、固守成规,要敢“想”敢“做”,运用各种灵活实用的小策略,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才能让学习本身“活”起来,让学生的头脑和能力“活”起来。
一、“活”在思维发展
语文课堂需要发展思维。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先生也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其重要。”那么,如何进行思维的训练呢?
(一)问题架构,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在备课时,笔者先只带着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看文本,凭着自己的感受力和学生的学情实际去思考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出关键的问题来提纲挈领,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起连通的桥梁,指引学生顺着思路达到理解文本、体悟情感的目的,让学生学得清楚、明白。
例如,笔者在2016年6月受邀参加市级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教学活动上示范课时,教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提灯女神》一课,围绕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她是谁?指向初步“了解人物形象”;她做了什么?指向“聚焦典型事例”来体会人物品质;她为什么这么做?指向“感悟坚定信念”来触摸南丁格尔“不改的初心”。用关键问题架构上课思路,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起学习的桥梁,给足学生与文本碰撞的空间和认真思考的时间,并积极鼓励学生组织语言,大胆说出自己思考后的想法和感受。
(二)由表及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今年秋季,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该教材在编排上有许多亮点。比如,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为“提问”单元,体现了学生阅读时“思考”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在教学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笔者特意让学生在预习时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并写下来,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把问题摆在一起,把与书本上重复的问题删除掉,角度相同的问题整合成一个问题,再小组汇报,形成问题清单。以下为学生提出的问题:
(1)被吃掉的豆子真正发挥作用了吗?
(2)小女孩为什么喜欢那颗小豌豆?
(3)小豌豆怎样生长?小女孩怎么好起来?
(4)哪一颗小豌豆最了不起?
(5)小豌豆为什么会让小女孩好起来?
(6)为什么“这一天像一个节日”?
(7)“小女孩眼睛里发着亮光”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这里有些问题提得比较浅显,如问题(1);有的是针对自己不太理解的语句来提的,如问题(6)、问题(7);有的是针对文章部分内容提出来的,如问题(2)、问题(3);有的是针对全文内容来提的,如问题(4);问题(5)。学生能解答的,自己解答,说不清楚的,教师带着他们去感悟理解,去寻找答案。在课快上完的时候,有位学生提出来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五粒豌豆中,作者把最小的豌豆写得这么具体?这个问题提得太精彩了!因为前面的问题都是指向内容的,而她却指向了写法来提问。这样由表及里,从易到难,思维也就有了深度。
(三)多维发散,训练思维的完整性
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是直接从问题通向答案,而缺少从问题到答案之间的分析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生把握分析问题的过程。例如,笔者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一文时,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写那么多表示时间长和大自然发生变化的词句?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些是松脂球形成琥珀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问及是怎样分析出答案的,有些学生就很难说出这一思维过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一是凭借课文材料进行分析,找出根据;二是从反面进行假设:如果时间不长,大自然不发生变化,那将会怎样?三是求异质疑,鼓励学生否定对方的看法,摆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进行正向、背向、逆向、纵向、横向对比等思维活动,造成互相争辩的气氛,训练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四)巧用导图,训练思维的灵动性
思维导图的妙用,可以让学生全面地去分析和梳理,同时在各思维点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例如,2018年12月,笔者参加衡阳市部编教材教学研讨会时,教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来复述故事情节;教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萧山杨梅》一课时,学生用思维导图提炼出了杨梅的味道、颜色和吃杨梅的感受,吃杨梅是“甜”的,想老师是“暖”的,初步感知“睹物思人”的写法;六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驯鹿六季》这本书后,在读书交流会上,他们从情节、人物、动物、季节、工具、环境描写等不同角度整理出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透过一张张充满稚气和灵性的图画,教师一定会感慨于学生思维的清亮和灵动。
二、“活”在当堂训练
当堂听写:不仅听写生字詞语,还包括句子和古诗等,既训练“听”和“写”的能力,又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关键在于有错误的要当面订正,学生“一改二抄三默”,即先把正确的字改在旁边,再把正确的词语抄写三遍,识记后再默写,再次交给教师批阅;如果还有错误,再按同样的方法改错,直到全部过关。学生作为公民,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基本的素养,所以应从小抓起,尽量避免写错别字。
当堂练笔:2019年9月,笔者受衡阳市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在刘敏名师工作室教《爬山虎的脚》一课,课上笔者通过读文、悟法、写片段来落实语用,引导学生从生长的位置、颜色、形状等角度,巧用比喻的方法来把植物某一部分的特点写准确、写形象。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因为经典文本值得模仿;二是课标提出的“乐于书面表达”“习作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决定了训练的必要性;三是学生的实际现状也表明了训练的迫切性。当堂练习当堂改,让学习有效发生,而不是流于形式。
当堂背诵:课前五分钟用于背诵和识记。至于读背的内容,低年级可以是有趣的儿歌、诗歌,中年级可以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成语接龙等,高年级可以是小古文和《论语》《诗经》等。部编版教材对传统和经典文化特别重视,熟读成诵,这对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在熟读、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经典句段、经典名篇背诵下来,做到积累语言、培养记忆力。”到了六年级,笔者又做了适当调整,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升学需求,笔者要求他们在背诵之后抄写一遍,每天积累一次,统一写到一个专用的本子上,便于整理复习和效果巩固。
当堂奖励:通常教师会对学生“动之以情,曉之以理”,其实笔者认为还要对学生“晓之以利”。“利”即对学生的奖励,奖励一般分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必须不吝赞誉之词,给予正面的激励,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笔者更喜欢给予学生一些实质性的、看得见的奖励,如玩具、文具甚至是小零食。学生会把奖励作为一种快乐与身边的伙伴分享,听着教师的夸赞,尝着美味的糖果,甜到心里,学习会更有积极性。
三、“活”在丰富外延
笔者所在班级有两本厚厚的“漂流日记”,上面有教师的寄语,有学生的日记,也有家长的感言。成年人的表达给学生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评改学生作品,学生耳濡目染学会表达,轻松地完成了由写话到写作的过渡,消除了初学习作的恐惧。五年级时,学生的习作似乎到了一种“高原期”,怎么突破瓶颈、不断提高表达水平?笔者还是想到了“漂流日记”,因为大家轮流写,彼此心理上没有压力,但又“逼”着大家去观察生活、搜罗素材。有的学生为了在讲评时得到更多的夸奖,学会了从“选材与众不同”“表达精益求精”“观点以小见大”等角度来体现“个性表达”“创造性表达”。班上还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如猜字谜、制作趣味读书卡、读书会等,这些活动既拓展了语文课堂学习,又为学生的观察、感受和表达等提供了多元的素材。因为“心灵和智慧在教室之外获得的东西,是完全无法由任何一种优秀的课堂所替代的”,笔者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创造”一本书,于是班上的作文集——《晓荷文集》诞生了。因为这是自己“写”的书,学生拿到作文集时爱不释手,格外珍惜。丰富的外延是“大语文”观的体现,“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理念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这20多年来,笔者由乡村辗转到城市,在不同的学校带了不同的学生,不变的是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教学态度,相同的是学生喜欢笔者的语文课,继而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并且在毕业后会说上一句“谢谢老师在小学阶段给我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笔者始终认为,语文教学要不摆花架子,不教死答案,要坚持“提升素养,发展能力”的育人目标。诚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应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摸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让语文学习“活”起来,为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路文生,纪桂英,张玉洁,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开放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2):14-17.
[4]凌宗伟.好玩的教育:学校文化重建五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