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改编策略探索
2020-11-14臧飞蔡伟
臧 飞 蔡 伟
(湖北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中国最早一批的三国题材电影多以戏曲艺术中的“三国戏”为表现对象,体现为戏曲电影的艺术形态。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戏曲电影是将戏曲艺术中的程式化表演、脸谱化造型、虚拟化布景等要素与电影艺术中的镜头意识、时空调度、蒙太奇等要素相融合后的产物。
一、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创作历史与现状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拍摄了京剧老生谭鑫培表演的京剧片段《定军山》和《长坂坡》。由于当时摄制技术的限制,选择的都是一些戏曲练功或戏曲表演类的动作进行技术性拍摄。1927年,大中国影片公司相继出品了《三国志之貂蝉救国》《三国志之曹操逼宫》《三国志之七擒孟获》《刘关张大破黄巾》四部三国题材电影。同年,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出品了电影《美人计》,对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娶孙夫人的故事进行了改编。1930年,香港影片公司出品了电影《左慈戏曹操》。该片为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在创作中从场景的布置、道具的选用,到剧中主角、配角、群演的选择甚至拍摄的光线等方面都极为考究。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了电影《貂蝉》,讲述了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国题材电影有:《吕布戏貂蝉》(1952)、《貂蝉》(1953)、《洛神》(1955)、《关公月下释貂蝉》(1956)、《孔明三气周瑜》(1956)、《借东风》(1957)、《群英会》(1957)、《关公守华容刘备过江招亲》(1957)、《洛神》(1957)、《关公千里送嫂》(1957)、《貂蝉》(1958)、《白门楼斩吕布》(1961)、《洛神》(1966)、《蔡文姬》(1978)等。
谭春发在《崔嵬评传》中将戏曲电影分为三类:一是舞台艺术纪录电影;二是戏曲艺术电影;三是戏曲故事电影。这三种分类也基本符合中国早期三国题材电影艺术形态的演变轨迹。1905年的《定军山》和《长坂坡》仅使用了摄影机和胶片对戏曲舞台上的戏曲演员表演、布景设计等进行了技术性的记录。1957年的《借东风》和《群英会》则以戏曲的程式化舞台表演为主,融入了电影艺术的镜头意识、场面调度等要素。1978年,以朱今明和陈方千为导演,改编自郭沫若同名历史剧的电影《蔡文姬》虽仍具有一定的戏曲艺术特征,但已经有了明显的故事化倾向,开始向电影艺术的本体迈进。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国题材电影有:《诸葛亮吊孝》(1980)、《智收姜维》(1981)、《吕布与貂蝉》(1983)、《神通术与小霸王》(1983)、《华佗与曹操》(1983)、《关公》(1989)、《曹操》(1996)、《诸葛孔明》(1996)、《超时空要爱》(1998)、《一代枭雄——曹操》(1999)等。从1983年的《神通术与小霸王》与《华佗与曹操》开始,三国题材电影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戏曲艺术的痕迹,完全转变为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电影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中国的三国题材电影也具有了强烈的商业化属性,出现了《三国之见龙卸甲》(2008)、《赤壁》(2008)、《越光宝盒》(2010)、《钟繇》(2011)、《关云长》(2011)、《铜雀台》(2012)、《明珠三国2之貂蝉攻略》(2016)、《魔国志1黄巾之乱》(2018)、《魔国志2神魔无双》(2018)、《影》(2018)、《曹操与杨修》(2018)等作品。这些电影在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三国之见龙卸甲》中赵云与曹操孙女曹婴的情感纠葛、《超时空要爱》《越光宝盒》中的“穿越”“戏谑”元素、《魔国志》系列的“魔幻”元素等。这种形式的改编于文、于史、于艺而言,所能产生的价值极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能妥善处理历史题材电影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二是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三国文化之于当代社会的价值所在。
二、三国题材电影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中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我国近代以来的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郭沫若、茅盾、吴晗、余秋雨等。由最初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二元对立、此消彼长的争论,渐渐过渡到认为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应当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
童庆炳在《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重大问题研究》中针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历史1、历史2和历史3”的概念。其中“历史1”是回不去的历史本身,“历史2”是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文本,“历史3”则是文艺工作者所创作的历史题材文艺文本。正是由于历史本身的不可逆性,“历史2”的产生是史学家建构与想象后的成果,人们所能了解的历史都是源于历史文献。因此,“历史1”实际上就是“历史2”。然而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而言,实际上还存在一个“历史4”。即通过“历史2”(历史文本)与“历史3”(历史题材文艺文本)进行整合之后所产生的历史题材影视文本。从某种程度上看,“历史4”与“历史3”的关联度更高。因为,“历史3”的产生已经是文艺家审美化、艺术化改造后的结果。历史真实就其纯粹状态而言是一种已然的客观存在,而艺术真实则来源于主观创造。这种主观创造既需要建构真实的历史外部环境,更需要在此环境中塑造真实的历史人物性格、酿造真切的历史人生情感,使受众在被构建的历史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历史时期“合情合理”的艺术想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
具体如何做才能使历史剧中人物情感真切,故事才能“合情合理”?茅盾提出了“真人假事、假人真事、假人假事”的处理观点。而后余秋雨对此进行了补充阐释,对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创作与改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即“真人假事”要符合历史的可能性以及“真人”的性格发展逻辑;“假人真事”中“假人”的性格与这件事要有内在的统一性;“假人假事”要充分符合历史的可能性;“真人真事”不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环节做任意改动。
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时,一方面要对三国历史以及三国题材文艺创作中的相关要素进行整合,以历史的主要特征与可感细节统率历史真实;另一方面,要做到既极力建构历史真实又不完全囿于其本身,而是将历史的可感真实“铺足垫稳”,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建构艺术真实。
三、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价值追求
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追求目标应当是与现实的对话。当代中国的三国题材电影应当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具有什么样的时代内涵等问题,可以从三国故事为何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原因说起。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是陈寿所著的史书《三国志》,通过诗、词、曲、戏、小说等文艺形式的改造与传播,三国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通过罗贯中的文学化创作,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众多极具戏剧化的故事以及众多性格特征极为突出的英雄人物。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舌战群儒以及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贞、刘备的仁政与爱民、曹操的奸诈与多疑、关羽的骁勇与忠义等。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
另外,三国人物身上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的最高道德标准,与当下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高度契合。诸葛亮为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乎成为中华民族描述敬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关羽通过晋商的推崇,从神勇盖世的武将形象转化为以义制利、义中求财的商品交易道德楷模,成为诚信的象征。甚至有人从三国故事或人物中提炼出当代生活中关于政治、职场、经营、管理、格局、情感等方面的启示。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也极热衷于从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中引经据典,用以治国理政。出自三国题材的就有“刮骨疗毒”,用以形容将反腐败进行到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用以形容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等。可见,三国历史或三国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着多种形态的“比兴”。
因此,当代三国题材电影的创作就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对三国历史和历代三国题材文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发挥其“成教化,助人伦”与“指鉴贤愚,发明治乱”的社会作用与价值。
四、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改编策略
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有三种基本策略:即忠于原著的改编、部分取材于原著的改编以及对原著进行解构式、颠覆式或戏谑式的改编。由于众多创作者已经对小说《三国演义》进行了多种文艺样式的改造并广为传播,对于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改编而言,如果再继续完全依托于原著则会显得创新不足。纯粹颠覆式、戏谑式的改编又会使历史剧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丧失。因此,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改编主要会运用解构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个出发点:
1.从小说《三国演义》的叙事空白、悬念等出发,进行创意改编。例如,原创动画电影《智圣诸葛亮》故事的创意策略就是对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三顾茅庐”故事的悬念、未知以及争论部分进行历史的想象和艺术的再创作。围绕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去哪儿了,诸葛亮才智、谋略形成的来龙去脉,以及诸葛亮在襄阳社会关系中家庭、师友的命运关联等展开叙述。
2.完全脱离小说《三国演义》的束缚,从三国的历史或三国题材文艺作品中另辟蹊径地选择创意点。应用这种策略首先要对历代的三国历史典籍以及三国题材文艺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中蕴含的历史本质与价值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国历史叙事与文艺叙事之间进行创造性的影视化叙事。例如,电视剧《军师联盟》系列就是以司马懿的视角对三国的历史以及小说《三国演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构。
3.架空。文艺领域的“架空”一词多用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笔者认为,“架空”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架空”,还可以针对某种特定文本或结构进行“架空”。因此,影视创作领域的“架空”指在某种“源”文本或结构之中,加入新时空、故事、人物等的创作手法。例如,张艺谋的电影《影》的创作灵感就源于朱苏进的偏正史小说《三国·荆州》。创作者在荆州争夺战的叙事结构之中,插入了完全虚构的时空、故事与人物。“架空”之后可以更为自由地进行艺术想象,也避免了对于真实历史和主流审美的冒犯。
当代中国三国题材电影的创作与改编首先要处理好历史叙事与当代视野的问题。对于受众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追求,一方面要迎合,另一方面要匡正。匡正那些媚俗、低级趣味、调侃崇高、扭曲经典的价值取向,使当代中国的三国题材电影符合人类普遍而高远的旨趣,具有强烈的人道力量,达到人类寓言的价值高度。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方面,一方面要以历史的可感细节极力构建历史氛围与情境,并在此氛围与情境中进行“合情合理”的解构与艺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