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海更深》对美学与情感的双重表达

2020-11-14

电影文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美学情感语言

张 昀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电影的叙事手段和表现方式也更加多元,电影的魅力绝不仅仅是复原客观世界,而是在虚实相生的边界之中不断拓展和延伸。如果将电影比作有生命的机体,电影美学的本质是生命机体的呼吸与旋律,情感则是生命机体的脉搏与跳动,二者共同构成了从“表达客观世界”到“内心主观感受”的审美与情感的共同体验。是枝裕和作为日本享声誉的导演之一,其擅长采用长镜头的视觉表达风格和静观式的审美表达态度书写日本的家庭生活,而2016年上映的《比海更深》则延续了他一贯的家庭主题,通过朴实、简单、静宜的镜头语言呈现与表达一个日本普通家庭的情感纠葛与牵绊。基于此,本文试从是枝裕和的审美表达态度以及情感表现特点的视角重新解读该影片,深入剖析美学和情感“双重表达”的体现。

一、“现实主义”视角下情感与美学“真实性”的双重表达

黑格尔指出:“艺术的表现绝非仅在于刻画事物单纯的表象与幻象,而是拥有一个更高的真实和更实际的存在”,而“真实观念决定着现实题材电影的影像表现”。是枝裕和的电影创作类型与其他导演追求的类型化和商业化电影存在明显的差别,其更热衷于现实主义题材内容,用镜头对准日本当下的现实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网络,持续着“生活流”的影像风格,采用东方美学的风格特点以及镜头语言的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电影的美学与情感的在“真实性”方面的双重表达。

《比海更深》这部影片的整体风格是平淡而温情的,主要围绕主公人良多的日常生活展开叙述:曾经获得过新人文学奖的良多曾一度成为日本文学界的新星,但是荣誉之后生活并未蒸蒸日上,反而逐渐陷入窘迫之地,再未有较好的创作的良多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在侦探所打工度日。对良多生活记录的画面中激发每一个观众关于生活的“再体验”,我们或许都能够多多少少找到一些自己生活的影子。导演是枝裕和利用“时间生活流”记录和还原个体生活的真实性,而“真正令电影成为最有真实感的艺术媒介的因素其实是时间维度的引入”。《比海更深》的开场中关于良多慢悠悠地回家,在影片的时间处理上的概略幅度明显小于其他电影,其更接近生活的速度。此外,在一个普通的台风来临的夜晚,曾经的一家人机缘巧合之下有了再一次团聚的机会:不甘心前妻嫁与他人的良多的尝试挽留、不忍心全家分离的良多母亲的唠叨、良多前妻对这个家庭的不舍与纠结等,都在这个台风肆虐的夜晚得到释放与和解。台风过后一切如常,并没有改变生活本身的节奏与姿态,反而是借助白描化的叙事策略,让原本单一和乏味的生活充满张力,却又不失生活的真实性本身所带来的美感与情感。而整部电影的时长大约为两小时,从头至尾采用第三人称视角推动情节的叙事与发展,没有设置明显的戏剧冲突,而是一直采用白描式的手法描述与勾勒出围绕良多生活的点点滴滴,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影像平实且自然,符合现实主义美学风格,更符合现实主义情感的表达方式。基于现实主义视角下是枝裕和使用大量生活性的对白铺垫人物之间的情感纠缠,这种形式的对白设计表现出极具“真实性”的美学与情感。

二、“静态戏剧”叙事手法下美学与情感“静观式”的双重表达

“静态戏剧”式叙事手法最早起源于契诃夫,主要是呈现“人物行为的阻滞、对话交流的隔阂、言语的停顿以及人物行动之环境的抒情氛围的烘托等方面”,其对后期的戏剧影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表现手法主要以“慢状态”的体现为主,不主张“戏剧化”冲突,反而是从人物的情绪状态、思想状态和生存状态去描述与探寻。由此可见,“静态戏剧”具体独特的美学特征,“静态性”的表达形势下促进了影片美学以及情感的生成与融合。

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与契诃夫的“静态戏剧”表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在影片中,其镜头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偏好和创作风格特点,其镜头的运用不仅是视觉上丰富感官的美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对情节进行渲染,激发观众情感上的矛盾冲突和心理刻画。导演运用了大量的人物面部特写以及周围环境的渲染表现“静观式”生活中的美学与情感:在美学上,人物所处的客观外部环境的呈现上往往采用远景和全景两种方式,长镜头中近景和远景的相互切换,多种拍摄手法协调以体现人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影片中,导演为了保证现实的精读,尤其注重机位和演员的调度,导演甚至多次将镜头直接对准人物的脸部和身体,对人物特写镜头的呈现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个体角色在谈话、行动中的情绪变化以及情感的纠结与羁绊。例如,影片中良多母亲自制冰激凌和做饭的过程导演采用了特写镜头,甚至饭后洗锅碗瓢盆时也采用了同样的视觉表现手法。而对大量生活细节的捕捉并通过不同的镜头语言所呈现的美学感受也是不同的,《比海更深》中真实的家庭生活场景所表现的不仅是家庭之美,更重要的是传递出家庭之情。在该片中,母亲淑子对子女的期盼与落空、前妻白石响子对良多的失望与不舍;儿子真吾对父母婚姻的矛盾与无奈,三代家庭成员之间充斥着情感纠葛,虽然没有鲜明的戏剧冲突,却在“静态戏剧”的描述上呈现人物微妙的情绪情感变化,正是大量的面部特写和对周围环境的渲染实现了美学与情感的“静态”表达。此外,是枝裕和认为:“所谓的取角、构图,其实就是如何凝视自己的拍摄对象。”而对拍摄对象以及对象所处的环境采用固定长镜头以及特写镜头,电影独特的美学构图正面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动作、深情和交流,让观众也体会到情感的细微变化和心理变化。

三、“物哀”美学视野下美学与情感“传递式”的双重表达

物哀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同时也是一种生死观,包含着对万千事物的解读与包容,是一种共鸣、共情和感知体验。物哀美学作为日本的文学理念、美学理论在日本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电影界的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岩井俊二以及是枝裕和等人都是物哀美学的典型代表人物。导演是枝裕和始终将镜头对准日本社会中的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其带有个人鲜明的特点与印记,实现了简单、朴实、自然、生活等东方式的含蓄表达。是枝裕和的物哀审美意象主要通过空空荡荡的庭院、淅淅沥沥的雨滴、飘舞的雪花、飘落的樱花等物质实现,其充分代表了日本文化中生与死的物哀情结,通过视觉美学的建构激发观众对生与死的思考,情感上产生悲剧宿命却又无可奈何的冲击感。

物哀美学下的人物不是冲动的,而是冷静的;不是亲密的,而是疏离的,而冷静与疏离的镜头却传递出更具有触及人心的独特魅力。

导演是枝裕和在《比海更深》影片中采用了日本传统美学的“物哀”美学的表现形式,其同时支撑故事叙事的真情流露和主观表达,更是日本的生活方式与处世哲学。“‘物哀’不仅是感叹万物的悲伤情绪,更具有一种物我两忘的情绪外化。”“物”是指客观事物,比如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等;“哀”则指的是情绪情感,一种感叹、悲伤和同情等。“物”与“哀”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哀”是“物”的客观表达形式和符号体现,而带有表达形式和符号体现的“物”具有更多的价值传递与文化隐喻表现。是枝裕和将“物哀”的内容大量地表现在影片中时间的凝固与叙事的消逝,墓碑、葬礼、照片等元素都出现在影片之中,这些物质与死亡的情绪相联系,进而产生一种更为神秘的情感传递,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延展,在生活体验和故事内容上,情绪的表达与渲染也让观众的情绪情感随之变化,最终影响了叙事和情节,也让我们体会到时间主题的流逝与消亡。

四、“对白语言”叙事功能视角下美学与情感“创造性”的双重表达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重要影响。电影的对白语言不仅能够反映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立冲突,还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提升电影的艺术魅力。《比海更深》影片中,导演在语言对白方面做足了功课,设计思路也是独具匠心,整部影片从头至尾一直是以两个人的对话为主轴推动剧情的发展,对话言语中自然且清楚地阐述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打破商业化和类型化电影的对白语言叙事的传统固化模式,而是通过对白叙事实现了美学与情感的创造性表达。

对白语言具有文化传递、美学呈现和情感表达等多种叙事功能,然而诸多商业片和类型化电影往往存在借助对白语言弥补叙事功能的不足和主题意蕴表达的欠缺的现象和问题。而该影片导演是枝裕和则是在生活的情境之中让语言对白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实现主题表达,语言对白朴实无华,却渗透着哲学意味的价值表达和释放着平淡含蓄的丰富情感。在影片的开场,母亲和大女儿在厨房谈论着刚刚去世的父亲,二人的对话也是围绕父亲离开之前和之后生活的变化,其中母亲谈到父亲离开以后的生活,说道:“人生就好像这锅里的魔芋,需要凉下来放一晚才能入味。”在这个预设的语境下,电影的视觉上营造出简单、朴实、浓郁的生活美学感受,情感上则体现出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的种种需要我们细细体会和慢慢沉淀。此外,影片中关于母子之间的亲情也借助语言对白实现了美学与情感的“创造性”表达:良多和母亲在阳台上,良多看着高中时种的橘子树感触良多,母亲回应道:“它不开花也不结果,我一直把它当成你每天浇水。”这样的对白语言充分表达了良多母亲对良多简单、真实、单纯的爱,充分激发了观众对影片的情感认同。《比海更深》影片中,对白语言发挥着关键作用,与长镜头、短镜头和近景之间视觉美学的呈现相得益彰,实现了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融合,完成了“创造性”的美学与情感的双重表达。

《比海更深》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典型代表作品,电影描绘出一种独有的人群影像,即当梦想难以得偿所愿却依然选择勇于面对现实生活。导演为了更好地传递影片主题和故事情节,避免复杂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关系,采用风格清晰鲜明的记录性手法,采用美学与情感相结合的范式推动电影的叙述和表达。从某种意义来说,当观众最终在视觉美学和情感表达之中逐渐与电影世界合二为一,这才是电影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美学情感语言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纯白美学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