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曼斯菲尔德庄园》幽默语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20-11-14张楠楠
张楠楠
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注重对口语、文字、图像、图表、颜色、音乐等所有符号资源进行解释,可以很好地适用于电影艺术研究。《曼斯菲尔德庄园》改编自简·奥斯汀长篇小说,由帕特丽夏·罗兹玛执导,弗兰西丝·奥康纳和约翰·李·米勒出演,主要讲述家境窘迫的范妮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艾德蒙的陪伴使其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感到温暖,在经历一系列感情纠葛后,范妮和艾德蒙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该片以青年男女婚恋为叙事题材,电影画面制作精良,剧情衔接紧凑,注重制造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尤其在语言特色上极具感染力,讽刺意味浓厚。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影片故事背景,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对英国喜剧《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幽默语言进行分析。
一、幽默语言基本表达原则
幽默语言具有不一致性、不协调性、反常规性三大特点,可以分为平民式幽默、表演式幽默。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不同,在语言交际中对幽默的感知也会有所不同,但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幽默语言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注重语音变化,如同音别解、谐音别解,语音飞白。同音别解是指人们在听到某个词时,利用与该词同音的其他词来替换对话内容,从而带来幽默感,而谐音别解是不同音但音相近的词的巧妙互换,常常被用于方言的使用中。语音飞白很好理解,即将错就错,利用别人的语音错误传递有歧义的信息,调侃中制造幽默效应。第二,把握修辞手法,在交谈中适当利用夸张、反语、衬托、仿拟等修辞手法。第三,尝试违背语言交际准则,语言准则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这四方面是人们在正常交流中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人们用违背交际准则的方式可以制造一定幽默效果,如塑造人物性格而反复强调信息、表述非真实话语用于善意意图、转移话题回避尴尬问题等。第四,视觉上注重配合语言表达。声画兼备的影视艺术可以利用其自身特性使动作配合言语,从而增强幽默感。电影角色的言行举止在不经意间都会触及观众笑点,镜头通过“放大”“定格”“逼近”等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人物服饰、道具、动作、表情成为传递幽默信息、表现情感和人物性格的载体。
二、幽默语言多模态话语分析
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电影对白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导演创作手法和叙事特点上,而一件文化作品的创作环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时代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体现,并非主观意志所转移。社会现象影响语言现象,从社会学视角分析《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对白语言特色,通过语言的完美转述展示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多模态话语注重视听等感觉系统的研究,关注除语言媒介之外的图像或者声音符号信息传递的作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包括九个基本研究路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语法三大元功能是多模态话语分析基本思想。研究者将该理论运用到多模态话语分析,对不同符号资源含义系统以及符号之交流关系作细致分析。随着多模态话语分析法不断得到重视且在各行业话语分析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电影艺术分析表意方式和语言符号共同参与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阐释意义的生成和交际。多模态话语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和媒体层面,该分析方法有助于全面把握影片艺术思想。
(一)文化层面
文化具有复合性,从广义上讲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存在形式和表现形态使其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影片《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语言表达注重使用反讽塑造人物性格、善于运用多变的语句使平实的文字备显生动幽默,也着重运用模糊语言折射社会大众复杂的价值观;而透过这些语言现象,观众首先需要了解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家族文化和时代背景。这座庄园的所有者是托马斯·伯特伦公爵,托马斯公爵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生意忙碌、喜好奢华的长子汤姆常年在外,家里由夫人和次子艾德蒙掌管照料,伯特伦夫人性情高傲,世俗功利,忙碌于整个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打理和儿女的婚姻事业中,对于寄宿的侄女范妮从不正眼相待,当作仆人使用。这种具有贵族身份和金钱地位的家庭重视阶级和阶层文化,优越感甚强,讲究身份匹配,提倡强强联姻。影片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影片中的人物角色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语言表达也就具有相应的文化特色,在幽默方式上体现地域和时代特点。
(二)语境层面
电影人物对白特征不仅可以体现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其内涵和意蕴还需要配合影片语境进行分析,幽默话语体现在情节变化中,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和文化语境等方面。如电影中范妮姨妈带领范妮参观和熟悉庄园环境时,导演将镜头表现节奏加快,上楼时范妮看到一幅巨大的男人肖像画而目不转睛,仅仅以“是的,汤姆的画像,很现代,很现代……”进行解释,令观众感觉滑稽可笑,同时也看出伯特伦夫人对画作不甚了解,文化素养十分浅薄。而观众要想对此处对白产生共鸣就需要联系前后镜头,结合上下文语境。
“如我直言,我想他不会,不出几个星期他就会接受圣职,到时候他将开始自己的事业。”
“接受圣职,艾德蒙要当面牧师吗,可牧师是个十分枯燥的职业,当牧师的妻子更糟!”
“那你建议我做什么?克劳福德小姐。”
在克劳福德小姐和范妮谈论艾德蒙时,艾德蒙正好推门进来,特定情境下,巧妙利用巧合制造喜剧效果,给人幽默感受,配合语言增强观感。
(三)意义层面
意义层面包括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及语篇意义。由于语言是有意义的活动,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同的语言技巧其交际功能也不同,会制造出不同的语言效果。研究意义层面就可以深入到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掌握语言变化和应用技巧,利用话语停顿、语气突变和话语的不一致性、不协调性、反常规性制造幽默效果。
在影片中,玛利亚和汤姆的朋友谈话,其中一个牛仔说:“汤姆从安提瓜回来了,他在伦敦呆了一段时间,我在科芬园碰到了他,一个剧院?是的,他们在重演,情人的誓言,里面绝妙的片断,汤姆是个迷人的食客,直到他的现金用完了,我很同情他的处境,所以我把他送回来了,我才发现他的家人都又可爱又漂亮。”此处幽默感表现在话语停顿,语气突变,本来在讲述一段令人不开心的故事,但是以这样的幽默转折结束。
在玛利亚小姐出嫁场景的旁白表述中,是以范妮的口吻进行叙述。这段独白极具讽刺意味,体现出语言艺术张力。“贝伦特小姐的父亲将她的双手交给新郎,她的母亲站在那里准备大哭一番,而她姨妈的双眼正在酝酿那依依不舍的眼泪,格兰特博士用十分煽情的话语朗诵盛大婚礼的程序安排。”这里“酝酿眼泪”“煽情话语”“大哭一番”体现出对人物虚情假意性格的形象描绘。
(四)形式层面
形式层面包括语言、图觉、声觉、感觉及其关系分析,结合了语言及其他音效与视觉形式。电影语篇主要包括词汇、视觉、听觉三大系统之间的表意形体关系,通过强化、交叠、增减、交互等方式使得影片更具趣味性和观赏性。形式层面话语分析注重关联其他符号的表达作用,不仅仅考虑到对白的语言特点。在影片中,茱莉娅躺在沙发上,抱着一只哈巴狗,一边抚摸着小狗一边迷糊散漫地说道:“亲爱的托马斯先生,我真是一刻也不能离开你啊。”此处对话注重表现人物动作和语言的配合,视觉性和听觉性的配合,关注观众视觉感受和听觉的配合。在汤姆被遣送回到庄园,和家人的对话中,汤姆我行我素地说了一句“还能还债”,然后汤姆噗通一下倒在地上,这时,克劳福德小姐正好骑马路过,体现出汤姆滑稽又可笑的人物形象,也透露出其富家子弟玩世不恭的性格;另外,克劳福德小姐在帮助范妮换衣时,范妮问道:
“客厅里的竖琴是你的吗?”
“没错,亨利的马车刚把它从伦敦运回,我原本想雇佣一辆马车,但发现这好像并不合理。把所有农民、劳工乃至郊区的干草都得罪了。”
“在乡间,干草很重要的,至少现在很重要。”
“那音乐就不重要吗?”
“我想这取决于是怎样的音乐。”
然后,镜头突然就表现克劳福德小姐专注地拉竖琴,优美的琴声和姐姐陶醉的神情使刚才的人物对话饶有趣味且充实有力。
(五)媒体层面
媒体层面主要指伴语言和非语言媒体。伴语言是指音响、音调、字体、布局等;非语言媒体包括身体语言和非身体语言,其中身体语言包括动作、表情、手势等动作,非身体语言主要指道具、工具和环境。在非语言媒体的非身体语言表现方面,《曼斯菲尔德庄园》场景设置主要采用暗色调,饱和度较低,背景呈暗色,面部注重亮度提升,尤其善于运用光线调节画面基调,营造出立体的时代氛围,给人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在托马斯召开家庭会议时,范妮在众人的夸赞中感到极度不适而在黑夜中骑马逃跑,朦胧的月色,寂静的小路配合画面紧张悠长的音乐,光线打在范妮的后背,通过环境渲染表现人物焦躁不安的心境。伴语言和非语言媒体形式对语言传递具有辅助作用,可以渲染、强化或者淡化人物性格和情境气氛,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重要研究方面。
结语
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分析人物对白,从而更充分和全面地将故事意义整合,进而透析影片幽默语言的艺术魅力。《曼斯菲尔德庄园》叙述语言具有明显的辛辣、幽默和讽刺意味,有助于反衬人物性格,也能投影时代社会背景,从而使创制者对社会的思考从人物对话中彰显,导演让观众洞察人物角色内心变化的同时感受到简·奥斯汀原著的文学底蕴。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大卫所言,语言艺术魅力就如同一块投入池塘的小石子,借助水光波纹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在今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人们发现单纯从语言的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非语言因素在交流中的作用逐渐被挖掘并得到重视和认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交际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话语分析理论多元化使人们逐渐关注其他符号资源,多模态话语分析成为话语分析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