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梵高:画语人生》解码丰盈灵魂的孤绝人生
2020-12-30温静
温 静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梵高的艺术成就令后人敬仰,其一生命途多舛,短暂的生命旅程由精彩、疯狂、孤独、痛苦交织而成,令人唏嘘。2010年,导演安德鲁·赫顿拍摄了梵高的传记电影《梵高:画语人生》,这部电影以梵高留下的902封信和他的众多绘画作品为基础,详细而生动地展现了梵高在每个阶段的追求、心路历程和创作风格,让观众清晰直观地了解到梵高的所思所想和他人生的重要转折,以及他看待世界、看待自身的方式。电影辅以梵高身边人的叙述,包括其亲人、朋友、邻居、医生等,从他者的视角向观众展示梵高的形象,展示梵高在人际交往中留给他人的印象。电影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多面的梵高,力求真实地再现梵高的一生,并着重表现了他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创作经历。
一、孤独的自我
在《梵高:画语人生》中,导演用短短80分钟展现了梵高命运坎坷的一生:恋爱不顺、与父亲关系淡漠、缺少朋友、不善社交。梵高总是独自一人,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他是孤独的。梵高与父亲关系冷淡,他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的是被疏离、被排斥。个体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总是和他在原生家庭与其家人的相处模式息息相关。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爱护和关怀的梵高,总是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人群中。这一点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导演采用演员自述的方式向观众表现每个人的遭遇和内心感受。在梵高的自述中,他是孤独的、痛苦的,总被幻觉牵制。他感觉自己的处境糟透了,迫切需要别人的安慰和鼓励,以及关怀。但在其他人的叙述中,呈现了另一个梵高:梵高的房东认为他有精神障碍;菜贩说梵高侮辱她的客人,并经常骚扰邻里的女人,还尾随她们回家;梵高的邻居说自己曾被梵高无礼地拦腰抱住,并认为他是个疯子,已经危及公共安全。梵高的三十位邻居给市长写请愿书,说梵高是不适合自由生活的人,于是警察局长下令将梵高关起来——这反映出梵高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人是社会性的,个体不仅需要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实现个人的价值,也需要在融入社会的方面做出努力,能够融入社会的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取自己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机会。但很显然,梵高不是个合群的人,他不能与自己身边的人融洽地相处。这是导致梵高孤独的一个原因,而长久地面对不能理解自己的人会让人更加抑郁甚至疯狂,逐渐地,梵高患上了躁郁症,并演变为精神障碍。
影片介绍了梵高在恋爱方面遭受的重大挫折,梵高曾爱上自己守寡的表姐,但并未得到任何回应。更糟的是,梵高的父母认为梵高的这一行为令家族蒙羞,梵高与其父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父亲让他离开家,梵高气愤不已,当天就离家出走。在梵高的心中,父亲威严、不可冒犯,他总是受到父亲的管束无法舒展自我。所以当恋爱受挫,大受打击时,其潜意识中对父亲的不满宣泄出来,从而离家出走,想要摆脱父亲的控制,寻找空间为自己疗伤。终其一生,梵高并未觅得灵魂伴侣。同时,梵高受宗教影响非常深,他曾研究神学并想成为一名牧师,最终因学习太过吃力无法完成而放弃,但宗教思想一直影响着他。在梵高心中,人与人之间是陌生的、疏远的,像原子一样存在着。与家人疏离、恋爱受挫,再加上深受宗教思想影响,倾向于成为原子个人,这些奠定了梵高的人生基调,他注定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作为局外人孤独地在世界上观察、探索,并承受痛苦。
雪上加霜的是,梵高倾尽全力进行创作的作品也未能获得同行的认可,甚至自己的弟弟提奥——巴黎风生水起的画商也不能欣赏其作品。比如《吃土豆的人》是梵高颇为得意的作品,他认为体现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但是提奥和另一个画家却对之评价不高,甚至颇多批评。梵高生前不被看重,他生前一部作品都未卖出,这对他是十分沉重的打击,其内心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梵高心灰意冷,他似乎是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一个彻彻底底的、得不到丝毫关注的孤独者。
不仅艺术上受挫,不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梵高还和自己的好友——当时巴黎一位著名画家高更产生了冲突,这次冲突直接导致梵高突发急性精神病。在电影《梵高:画语人生》中,1888年10月23日,高更受梵高之邀来到梵高的画室,二人一同作画。高更的画在巴黎热销,但是梵高的画却无人购买,梵高开始酗酒,并且脾气越来越古怪。本来梵高想要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并肩作战,一同创作,一方面提高画技,另一方面有助于二人的友情,但现实击碎了梵高美好的设想,在创作上,梵高的作品无人问津,而高更却炙手可热,强烈的对比刺伤了梵高的自尊心,而且,梵高与高更的创作理念也大相径庭,梵高偏于抽象,高更倾向于写实,注重技艺。仅仅过了8周,高更便感到无法和梵高和平地共处一室,因为他和梵高对绘画的意见是相悖的,再加上高更作画时,梵高总是在一旁指手画脚、吹毛求疵,高更感到难以忍受。最终,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梵高自残,割下了自己的左耳。梵高失去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原本他将希望寄托在高更身上,但结果发现两人其实并不合拍,希望破灭带来的幻灭感击垮了梵高。梵高在病房中给其弟提奥写信:我的处境还能比现在更差吗?终日被锁在这个隔离病房里。我有种治好了又有什么用的感觉——其孤独之深刻已使其几乎陷入绝境,有彷徨厌世之感。在亲情、爱情、友情的世界里,梵高总是遭受打击,始终孤独一人,无人能懂,无人能融进其精神世界与之共鸣。
二、对劳动人民的悲悯情怀
在《梵高:画语人生》中,有许多梵高的独白来呈现其心理感受,表现出梵高的心思细腻、敏感、多愁善感。他总能极其敏锐地察觉到身边事物的变化。比如天空颜色的细微变化,他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如孩子般对周遭的一切充满探索欲,梵高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他的心也是善良、柔软的,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饱含同情和怜悯,他对描写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非常感兴趣,对劳苦大众的生活非常关注,即使自己物质不富足,也会对需要帮助之人伸出援手,并在自己的画作中着重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
影片花了较长时间来介绍梵高在伦敦时的情况,梵高在伦敦对英国的艺术和文学燃起了空前的热情,他是伦敦各大博物馆和画廊的常客,并且爱读小说家狄更斯的现实主义作品。印刷画中表现下层民众悲惨生活的社会现实主义内容以及狄更斯笔下所描述的生活在贫困中的伦敦工人阶层,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离开伦敦之后,梵高又迷上了左拉,左拉是法国著名作家,以记录工人所受的压迫、不公平待遇而闻名于世,梵高觉得左拉是自己的知音。此时的梵高关注的是艺术的社会性,希望能够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并对社会变革起到积极作用。这段时间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所受的熏陶为以后梵高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不仅在创作上,在现实生活中,梵高对劳苦大众一直是充满同情并慷慨解囊。梵高曾被指派去博里纳日(比利时的煤矿区)做非神职传教士。电影中的博里纳日肮脏、贫穷,是个荒凉的小地方,矿区生活环境恶劣。梵高在矿区也需要下井,这对梵高来说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下井后那种无法克制的惊骇和恐惧感在梵高心中挥之不去,而这里的矿工却日日如此,年复一年,并且随时会受伤。矿工悲惨的生活让梵高很难受,他尽力照顾伤员,并且拿出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希望能对贫苦的矿工们有些许帮助。正是由于梵高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他能够与农民、工人、流浪者产生共鸣,能够深入荷兰的乡村,与农民同住并创作。他发现了乡村中大自然的美丽以及农民的淳朴,并着意于表现这种天然去雕饰的美。这一时期,梵高的绘画作品更多是描画农民、工人的劳作,多用暗淡、阴沉的色调,表现深沉的苦难意识,并流露出悲悯情怀,梵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给人带去安慰。比如《梵高:画语人生》中着重介绍的《吃土豆的人》这幅画,《吃土豆的人》描绘了劳作一天后,回到家里享用晚餐的农民,但晚餐只是一盘土豆,画中的人要么表情哀伤,要么毫无表情。梵高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容和瘦弱的身体。农民一年四季的辛苦劳作并未为他们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相反,繁重的劳作最终只能得到贫乏的食物和麻木的精神世界。这幅画被后世认为是梵高早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三、对纯真自我的表达
在电影《梵高:画语人生》中,梵高的心始终细腻柔软,保留有孩子般的纯真,这表现在他对家人的感情上,也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梵高这样表达:让我们之间的友爱之火不熄,而让人生的历练更加增进这份感情。让我们对彼此,保持开诚布公的态度。梵高对兄弟之间的感情十分看重,并且极力想维持友好、和睦的兄弟情谊。这份兄弟情也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一生只和自己的弟弟提奥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梵高不善社交,朋友极少,且经常与人发生冲突,但这段兄弟情一直维持到他生命终结之时。梵高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他总是充满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不计得失。梵高想要以绘画的形式留下一点什么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恩之心,他认为这是自己对世界的职责。这是对世界纯真的热爱,梵高的心纯粹、干净,几乎孤注一掷地倾尽所有热情和精力投入创作,在画作中注入温暖和情感。
电影《梵高:画语人生》海报
《梵高:画语人生》作为梵高的传记电影,也着重介绍了梵高创作上的特色:梵高在荷兰时,其创作偏向运用阴沉、暗褐的色彩,但到了巴黎之后,他接受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开始运用明亮、斑斓的色彩,其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刚到巴黎时,为了避免和提奥起冲突,梵高自觉追求上流社会的体面,他穿上剪裁合身的西装,完成镶牙的艰难任务,节食,确保以最佳状态融入巴黎社交圈,他经常拜访巴黎的知名画家,大大拓展了社交圈。但梵高对这种社交并不感兴趣,而且对巴黎社交圈中浓厚的竞争氛围也非常不喜欢,而且此时的巴黎,已经不是知识分子、艺术家享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了,巴黎充斥着消费主义、艺术狂欢、虚无主义美学。许多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引入低俗、平庸的主题,使用花里胡哨的色彩以及粗俗的语言,将艺术降格为普通娱乐产品,更多的是发挥娱乐的功用以吸引眼球,艺术的高雅性、严肃性正在逐渐丧失。梵高对巴黎艺术圈的唯利是图是批判的,他只是想全身心地沉浸在艺术创作中,画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对于虚与委蛇的人际关系毫无兴趣。
除了费尽心力在巴黎活跃地社交,梵高在提奥的帮助下,还进入艺术家费南德·科尔蒙的画室进行学习,以期提高画技。但在画了3个月的石膏模型后,他觉得厌倦又失意,于是离开画室。在科尔蒙的工作室,文森特·梵高和其他学员互相品评彼此的画作,“文森特觉得他的同学们成了最挑剔、最不可饶恕的观众。”因为科尔蒙画室的学员绝大多数是法国人,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排外作风,而梵高带着明显口音的法语发音和古怪的行为成为被排斥的理由,他遭到无情的捉弄和羞辱。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梵高非常愤怒,但无计可施。最终,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梵高离开巴黎,前往普罗旺斯的乡村阿尔勒,希望自己能在乡村生活中获得平静,重新找回自我。在这里,梵高的艺术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时期的梵高发现了‘黄’的魅力,在他的《向日葵》《夜间咖啡馆》等作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鲜黄,以此来表达他内心的极大热情。”这一阶段的梵高倾向于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梵高是一个内心满含激情,渴望有人理解他、认可他,希望获得灵魂上的交流和共鸣的人,他害怕孤独,但现实中,他总是孤独一人。梵高梦想建立一个艺术家聚居地,他称之为“南方画室”,在这里,艺术家能在一种学院的氛围中合作,而不像他离开的那个剑拔弩张的巴黎艺术世界。梵高对社交和追名逐利并不感兴趣,只专注于自己技艺的提高。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孤独的梵高只能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到创作中,梵高创作的《向日葵》系列作品,呈现了向日葵由盛放到凋谢的形象,用色大胆,明艳的黄色和厚实的质感显示出向日葵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梵高生命力的彰显,炫目的色彩表达了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
结语
《梵高:画语人生》展示了梵高不可思议的一生:他是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孤僻者,是个被人排斥的不受待见的人,但他又是那么才华横溢,是举世承认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却又是疯狂的,饱受精神病的折磨,做出种种疯狂的举动,37岁便陨落了。但他的作品会永远流传,与之相随的,他的孤独,孩子般的善良、纯真,对艺术的巨大贡献都将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