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的榜样 精神的旗帜
——评电视剧《花繁叶茂》彰显的脱贫攻坚精神
2020-11-14雷永莲
李 坤 雷永莲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在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有的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用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电视剧《花繁叶茂》镜头下的革命老区黔北花茂村的蜕变正是当下中国广大农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地处贵州遵义县(今播州区)枫香镇的花茂村,这个曾经鸡鸭满地跑、尘土漫天飞的穷乡僻壤,在近年来统筹推进的精准扶贫中,实现华丽转身。如今的花茂村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综合体,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村”到“小康村”,花茂村描绘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以此为题材,电视剧《花繁叶茂》紧扣脱贫攻坚时代主题,讲述枫香镇花茂村、纸房村和大地方村等几个村寨从贫困到小康的美丽蜕变,展现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精准方略在基层的落地落细落实,同时以轻喜剧形式生动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场上广大基层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电视剧《花繁叶茂》中的枫香镇党委书记石晓峰、镇长高立伟,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唐万财,花茂村、纸房村、大地方村第一书记欧阳采薇、赵子奇、王隆学,大地方村老支书等村干部是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在贫困面前,他们一心为民,迎难而上、积极作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彰显出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因地制宜的求实精神和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一、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好这项工作,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电视剧《花繁叶茂》中的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曾经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大地方村石漠化严重,山高、土薄,极度缺水,以富贵为代表的村民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穷困潦倒,等待帮扶干部送钱送物进门;位于马鬃岭西侧的纸房村山势险峻,几乎没有稻田,大多是旱地,煤矿开采导致生态恶化,急需找到新的产业代替,以马老三为代表的村民思想守旧,争当贫困户。电视剧一开始展示出三个村的种种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村民物质和精神贫困叠加,思想固化,群众工作难以开展,项目争取难。正是种种“拦路虎”,引发了一场农村风貌、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
对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片泥”的花茂村来说,人居环境的改善迫在眉睫。剧中,“三改”的推进一开始引起村民抵触。改环境、改厨房、改厕所,拆房子、拆鸡圈、拆酒坊,一时间,村民不理解不赞成,竭力阻挠。唐万财和欧阳采薇颇费心思,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千方百计做群众思想工作,并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剧中唐万财为了表示推行“三改”的决心,开着铲车亲自拆掉了自己祖屋的偏房,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三改”。“三改”后,为实施产业扶贫,实施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建产业园同样遭到村民的抵制,甚至村委会成员之间也发生严重分歧。
剧中的枫香镇石晓峰书记同样在工作中面临种种难题。在纸房村,因为力推关闭煤矿,现场遭到村民围堵;安置到枫香镇里的其他村的村民因生活很不习惯,直闹着要搬回农村去。石书记首先进行了自我检讨,反思因为政府没能设身处地站在乡亲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把落实工作做到位,才导致了村民们“搬得出却稳不住”的局面。他和高镇长一起,连夜为村民们考虑解决办法和出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电视剧《花繁叶茂》中的基层干部真实再现了基层工作的纷繁复杂。基层工作干得好不好,是不是敢担当善作为,直接关系到党的惠民政策是否得到落地见效,关系到是否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正是像石晓峰等这样的基层干部敢于担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推进,才推动中国大地广袤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巨变。
二、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共产党人常讲常新的话题。我们党的奋斗史、发展史就是一部奉献史。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
在脱贫攻坚一线,以第一书记欧阳采薇、赵子奇、王隆学为代表的热血青年,他们二十出头,放弃大城市的工作,选择扎根农村,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彰显的正是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剧中的欧阳采薇,刚到花茂村时被唐万财认为太年轻没有经验,以为是来“镀金”的,但初来乍到的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带着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很快抛下情绪投身到扎实的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欧阳采薇深入群众中,把自己当做花茂村的一员。她不忘关心同事、关心村民,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解决办法。大家不想接受“三改三建”,她也不强迫乡亲去接纳,而是带他们去参观成功案例,让大家明白“三改”能够省钱、让村子变得更美。欧阳采薇男友郑宇成希望她离开农村,一起到外地去工作,欧阳采薇却不想半途而废,放弃自己对花茂的责任和承诺。面对郑宇成给出的选择,欧阳采薇含泪舍弃爱情与郑宇成分手。在一次吃饭闲聊中,欧阳采薇、唐万财和村会计何老幺三人玩真心话大冒险游戏。饭桌上,欧阳采薇吐露真情,诉说了自己对花茂村的深厚感情,她说:“刚来到花茂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里待这么久,扶贫工作对那时的自己来说,也只是一项需要尽快完成才能早日离开的任务。可随着花茂村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日新月异后,我也在付出的过程中深深爱上了这里,再也舍不得离开花茂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到大地方村工作的第一书记王隆学一开始急着回城工作,后来成为一心为大地方村谋发展的好干部;纸房村第一书记赵子奇很快融入农村生活,像一名地道的农民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唐万财的儿子唐多多考上省城一所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但唐多多并没有按照唐万财给他设计好的路子留在大城市生活,而是选择回乡从事农村电商。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脱贫攻坚大地上激情燃烧。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到这几组数字:我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名。这些同志肩负重任,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激情与赤诚履职尽责,用拼搏与奉献冲锋陷阵,让一个个派驻村旧貌换新颜,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有的甚至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唯有让科学精神在全社会深入人心,自觉以科学精神为引导,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我们才能更好发展科技事业、解决时代提出的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电视剧《花繁叶茂》中的各村发展路径正是科学精神的彰显。花茂村、纸房村、大地方村的自然环境不尽相同,在党的扶贫政策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三个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进行了脱贫攻坚“大比武”。
在花茂村,欧阳采薇在完成“三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她深入研究,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她鼓励潘梅开农家乐,帮助潘梅外出学习;她指导杜师傅把传承多年的土陶技艺发扬光大,做优特色产业;她利用农田打造荷花生态园,并循环养殖稻田鱼,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欧阳采薇又推动打造文化产业街,与时俱进发展农村电商。在欧阳采薇和大家的帮助下,陶艺店及文化产业一条街有声有色地开办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们走向致富道路,村子旧貌换新。
当然,发展产业的路子并非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相对于花茂村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地方村的发展并没什么起色。这可急坏了村支部书记令狐大方和第一书记王隆学。他们在没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发动村民养殖山羊。被学农学专业的欧阳采薇和赵子齐发现后,竭力阻止王隆学停止山羊放养,否则将给原本生态脆弱的山村带来更为严重的灾难。对此,赵子奇专门来到大地方村考察山羊放养一事。为了保护植被,赵子奇从科学的角度建议令狐大方和王隆学不要再扩大养殖范围了,现有的山羊也要让村民改放养为圈养,同时建议请石书记帮忙,为山羊圈养审批专项贷款。为了使条件恶劣的大地方村早日脱贫,欧阳采薇和赵子奇一起支援大地方村,两人经过认真细致的勘察,发现大地方村的土地多数未被污染,符合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让大地方村种植有机蔬菜的方案。因见效快、收益高,这一想法得到农林办陈主任的支持。
不论是花茂村的乡村旅游,还是大地方村的蔬菜种植,都是共产党精准扶贫方略在农村的生动实践。脱贫攻坚正是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才能在全面把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治贫和精准脱贫。
四、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丰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是在继往开来中奋力推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以不懈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电视剧《花繁叶茂》中的基层干部在农村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怨天尤人,而是主动作为、干字当头,他们把“五加二”“白加黑”当作常态,在奋斗中砥砺初心,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在奋斗中增强本领。
剧中的石晓峰书记是敢想敢干的基层干部。他不抛弃不放弃,常常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为了落实产业园项目,石书记主动给贺总打电话询问进展,并亲自前往贺总的九鼎公司与贺总商讨花茂产业园项目。谁知贺总经过初步评估后,认定花茂的项目风险太高,已经打算放弃了。石书记并没有因为贺总的拒绝而放弃产业园一事。他让高镇长打电话约贺总再到花茂看一看,同时把花茂的优势更加详尽地向贺总阐述清楚,尽一切努力把这件事促成。为举办旅发大会,石书记去县上找国超书记,希望把旅发大会放在花茂村举办。虽然旅发大会之前没有在村级场地举办过的先例,但听了石书记的汇报以及对红色旅游的考虑,国超书记很支持,答应可以向上级汇报,最后让旅发大会成功落户花茂。不仅如此,石书记还去找国超书记商议建立苟坝红色创新区,这可给国超书记出了一个大难题。可面对石书记的坚持,国超书记表示会积极向上级领导上报此事,并尽最大努力协调解决。
同样,为了让贫困户王富贵一家早日脱贫,王隆学和令狐大方从送物资到千方百计帮助其发展产业,理清脱贫思路,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纸坊村村民马老三养蜂因为蜜源减少导致大量蜜蜂死亡,后又面临蜂蜜滞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石书记和纸房村支两委深入调研,不回避矛盾,同村民一起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我们才有信心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