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020-11-13靳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验课教学有效性初中生物

靳颖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如何设计实验课的导入,如何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及如何改进评价方式以评价促进教学三个方面,结合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谈谈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39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研究、探索、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深刻,并在学习中产生更多的疑问,通过学习不仅有知识上的习得,更有能力上的提高。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提到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观察、体验往往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实验课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效率。教师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设置的实验任务的难易程度、问题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学生引导启发的程度,在这一个个“度”中做好文章、做好准备便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的目标、观察的目标有利于让学生对于整个实验有一个全局观。明确实验课的观察对象及观察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抓住观察的重点,避免学生盲目地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在实验课的导入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此次实验课的观察对象及观察的意义,尤其是探索式的实验课,在展开实验观察探索之旅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入,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例如,在《叶片的结构观察》的实验中,教师在导入部分要提醒学生注意叶片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细胞在形状、排列上有何不同,相应的思考这些细胞的功能是什么,形态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察便有了目的性。另外,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起引导作用的,所以问题不宜过难也不宜过于简单,应注重学生的可操作性并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考虑在内。

在实验课导入部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细致深入,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生物实验教学

1.分析研究初中生物实验,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的规范化

依据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分析,初中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所需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明确问题后,可根据问题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初中生进行生物实验的经验不足,虽有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的基础,但是对于解剖等步骤较复杂、观察内容较多的实验,初中学生往往会不知如何入手,所以我们要细致深入地研究初中的生物实验,对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实验要细致讲、规范做。例如,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的使用、第一次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第一次学习染色、第一次学习解剖动植物,要重视学生的每一个第一次,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实验方法的探究。

2.改进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边学边做,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初中的生物学实验中,学生的实验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对于一些步骤反复的解剖学实验来说,如果仅是通过导入部分明确观察的对象,再通过理论部分一口气讲述完器官形态与功能,就降低了学生的实验可操作性,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烦躁情绪,降低其对生物实验的兴趣。相反,采取“探索之旅”的形式,带领学生一步步地由表及里、由上到下,有序地进行解剖观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问题一步步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份设计细致、有启发性的实验报告可以起到很好地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对现有的配套练习册上的实验报告进行修改整理及细化,根据实验进行的顺序、观察的细节进行提问,或让学生填空,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有序地、细致地进行实验,并在实践中获得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充分体现实验课的价值。

3.应用多媒体改进讲授方式,提高讲课的有效性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对实验方法和观察的部分进行描述。学生理解程度的差异及教师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与学的有效性。所以,采用实物投影仪、PPT、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授课的效果。例如,在演示叶片临时装片制作的过程中,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由于距离的关系,会看不清教师演示的方法,但笔者在教学中将实验方法制作成了动画,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清晰地明白实验的方法,这为学生进行实验大大地提供了便利。

三、改进评价方式,以评价促教学

教师通过改进评价方式,将评价作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性。在评价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将学生的操作规范、技能水平、探究精神、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实验课纪律可以为教师讲课及学生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打下基础。重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考查,有利于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展示优秀的实验成果、对有思考有深度的提问进行加分、注重实验課的参与度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创造更多的机会,努力探索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机遇和舞台。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746000)

猜你喜欢

实验课教学有效性初中生物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