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理性审视

2020-11-13胡亚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胡亚妹

摘要:提升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尊敬师长、热爱劳动、与同学友好相处、乐于互相帮助的学生。俗话说:“成才先成人”,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现代德育知识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基础,德育观念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核心,德育经验是班主任德育能力形成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分享笔者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22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习主席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德育要求教师对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思想上感化学生,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思想。青春期的少年都有叛逆的阶段,在这期间需要教师对其做出正确引导。近几年,校园暴力频繁发生,施暴者欺凌弱小、恣意妄为,受害者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折磨,严重的会半途退学或结束生命。拥有好的德行有益于一个人的一生,教师要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品德修行。

一、教师要爱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曾经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教师只是单纯为学生解惑答疑,如今教师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育人,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爱是不可缺少的,每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呵护和关怀,中学生就像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需要教师把爱当作肥料,用细心和耐心为小树砍去多余的枝干,才能帮助小树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一名人名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和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温暖的关心和怀抱。爱是教育的开始,也是成为教师的必修课程,我们要学会爱我们的学生,也要让学生学会爱与被爱,能够爱自己也会爱别人、爱世间万物,因为“人生路上,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温柔的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较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以凭成绩的好坏给学生划分等级,也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不同的学生。如果我们经常批评某一位学生可能会造成其恐惧教师、自卑胆小甚至心理缺陷,因此,面对学生教师做得最多的应是鼓励,用鼓励的方式去表扬他们所做的事情。同样,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想法比较多,当他们犯了错误,也应该严厉的批评,培养学生判断好与坏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二、班主任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发挥榜样的作用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也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所以,班主任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也要在道德、品行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作家杨绛先生认为,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谈到自己儿时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原因是父母师长的影响,当听到父亲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她决定找父亲的藏书读,从此喜欢上读书。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成为一名教师的根本,可如今一些违背师德的事件层出不穷,一些素质道德低下的教师,出言不逊,有意无意刺激和伤害着学生,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甘肃古城某小学教师马某在检查学生作业时,因学生马某未完成作业,马老师便对这位学生胸部和背部各打一拳,该生当即倒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后经鉴定,系外伤性心肌进血休克致死;该教师也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该教师因言行过失酿成悲剧,也在提醒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带头的作用。

三、要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关注学生成长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孩子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父母见证孩子每一步成长,收获着感动和喜悦。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班主任要定期家访,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并告知其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上文说到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具有叛逆心理且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欺骗,更加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引导。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不无道理,家庭教育对问题少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父母对孩子情况不管不顾,任其放任自流,不细致耐心说服教育,孩子缺少关爱,心里渐渐扭曲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有权利和义务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四、开展社会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班主任要多开展集体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进行德育工作。比如,举办一次募捐活动给山区孩子送温暖,孩子在募捐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照顾老人,通过与老人的相处能够真正理解“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在植树节当天组织种树,小组合作共同劳作,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合作种树中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能够得到很好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关系。实践活动能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也能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宽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利于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犹如一个系統,需要教师、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运作、有效配合,这个系统才能自如运转。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带路人,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保证德育工作行之有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德育教育中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苏万琴.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79-180.

[2]郑伟秋.创新思路,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56-57.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望城学校410200)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