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中的身体语汇及其运用
2020-11-13杜健平
杜健平
〔摘 要〕戏剧表演中的身体语汇主要包括形体语汇、空间语汇与情感语汇三种类型,具有直观性、可塑造性和情境适应性等特点。在戏剧表演中,应当掌控多元化身体语汇,灵活运用三类身体语汇,使其成为提升表演质量的有效抓手;应当注重生活化艺术表达,提升身体语汇的观赏性和真实感;应当融入情境化戏剧情感,从身体上、心理上、情感上代入角色,让人物的动作、情感与情境融合。
〔关键词〕身体语汇;戏剧表演;角色塑造
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身体语汇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够通过肢体、躯干、表情、动作等勾勒出整体的人物特征和情感状态,以塑造角色。身体语汇在戏剧表演中不仅是演员身躯的组合,而且还是心灵与身体融合的一种艺术语言。
一、戏剧表演中身体语汇的类型
(一)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是指演员通过一系列动作、情绪,从细节处刻画人物的行为举止、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形体语言常与口头语言配合使用。在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有其重要功能,观众乐意通过视觉化的形象,阅读人物与故事,辨别事物的真相。尤其是哑剧、默剧,其根本不需要口头语言,仅通过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就能够完整地呈现一部作品。如果一部戏剧只剩下口头语言,而没有形体语言,那么戏剧就无法带给观众最佳的观赏体验,表演的过程也会显得呆板、僵化。因此,形体语言对于戏剧表演至关重要,演员通过精准的动作表现和情绪控制,便可以表达复杂的人物关系,增强观众好奇心,有效推动情节发展。
(二)空间语汇 空间语汇是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形体、动作等身体行为构建的空间形象,其作用在于通过距离的间隔和变化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空间是人类沟通和表达的重要元素,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可以用较短的距离来表达,而距离的生疏和任务的冲突,就可以通过人物构造的长距离空间来表达。对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空间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情景特征,那些通过人物之间的空间元素进行直观演绎的故事,往往更能够感染观众——通过密集的空间语汇,观众被牢牢地吸引在故事情节之中,便可提升戏剧的舞台表现力。
(三)情感语汇 情感语汇是以面部表情为主、身体动作为辅的一种身体语汇,大都来源于生活,但在舞台表演中略有夸张。如当演员瞪大双眼、张开大嘴,并且双手从后面抱住头的时候,表达的往往是惊讶、惊恐;当演员低着头,并且双眼无神、若有所思的时候,往往表示其情绪低落。情感语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原因在于演员通过一系列源于生活的表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起观众的共鸣。演员所呈现的开心、难过、悲痛都能够通过面部表情呈现,因为观众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经验,能够恰当地识别这些情感。可见,情感语汇是一种能够让表演深入人心的表现元素。
二、戏剧表演中身体语汇的特点
(一)直观性 身体语汇的表达具有直观性,能够通过视觉上的形象塑造,直接表达人物的形象特征。例如,一个衣衫不整、佝偻驼背的人物一旦出场,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观众就能够辨认出这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可怜人。由于身体语汇具有直观性,因而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往往非常注重身体语汇的形式、尺度和时机,因为观众时刻都在关注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只有准确地运用身体语汇,才能够准确演绎故事。演员的身体语汇如果运用得当,其不仅能够把控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发展,还能够有效升华故事的主题,调动观众的情感。
(二)可塑造性 身体语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不同的形象加工,便可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有很多人物在生活中缺乏相关的原型,因此,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这些人物的身体语汇须通过适当的研究和推理,并精准地塑造出来。在塑造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形象、表情等应当与故事的主旨相符合,并基于生活化的常态进行加工,从而提升表演的可观赏性。演员是塑造身体语汇的根本,不同演员所适合的人物形象不同,常用的身体语汇也大不相同。因此,身体语汇的塑造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演员特点,充分发挥演员的自身优势,通过演员与角色的人物匹配,尊重原始的身体特征,进行身体语汇的塑造。演员自身也应当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角色和形象,发掘典型的身体语汇,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塑造人物,提升表演力和塑造效率。
(三)情境适应性 任何戏剧表演都是基于特定情景展开的。由于戏剧故事情节的多样性,演员所面临的情境也是多变的,有时候是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有时候是轻松活泼的生活场景、有时候又是凄凉悲悯的时代场景,这些场景下,即使是同一种身体语汇,其呈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特定的情境当中,舞台、灯光、道具、声音等营造了基本的静态化场景,而演员作为其中的动态化元素,其身体语汇的运用至关重要。恰当的身体语汇必定是能融入情境、诠释人物形象的表演元素。通过身体语汇的运用,演员能够充分呈现情境下的人物特点,并将人物塑造成为情境下具有张力的表演因素。
三、身体语汇在戏剧表演中的运用
(一)掌控多元化身体语汇 形体语言、空间语汇和情感语汇构成了身体语汇的“三大支柱”,演员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应当对其灵活运用。对于形体语言,应当注重自身的形体特征与角色个性的適配性,通过恰当的动作体现人物特征,必要时可以加入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从而提升表现力;对于空间语汇,应当注重对人物关系的揣摩,通过距离、动作体现人物个性和情感变化,营造一个跌宕起伏的戏剧空间;对于情感语汇,应注重将人物面部表情,从有形的身体语汇中传达出无声的情感、情绪,通过生活化的呈现方式,增强表演张力。如根据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的戏剧《水生》,其通过极具表现力的身体语汇,赢得观众的无数赞誉。水生本是一个水鬼,需要通过杀人才能获得救赎,但是遇到老渔翁之后,他被真诚和善良所打动。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水生的表演者通过极富张力的动作,表现出一个天真的少年在欢乐地与朋友玩耍聊天的景象。然而恶魔来临,水生不得不面临恶魔的惩害。恶魔用十字交叉的绳子捆住水生,水生拼命冲撞,但还是被捆住,只能在河边挣扎,最后老渔夫牺牲自己,拯救了水生。这是一部优秀的肢体戏剧,在没有任何台词的情况下,展现出人性的美好和人间的大爱,带给人极强的震撼。
(二)注重生活化艺术表达 演员在进行角色诠释的时候,应当对人物特征和生活场景进行研究与揣摩,思考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动作表现和情感变化——在尽可能贴近生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化加工让故事更具美感,更能打动人心。在话剧《北京邻居》中,赵公安是一个“妻管严”的形象,在生活中处处忍让妻子。在表演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人物特征,赵公安在生活场景中,以弯腰驼背的形象出现,使观众直观地分辨出这个略显窝囊的男人形象。然而在“送酒”这场戏中,妻子来到丈夫聚会的桌前送酒,当周围的朋友都在以为赵公安这次又要被妻子训斥的时候,妻子却笑着说了声“少喝点”,弯腰驼背的赵公安这时挺直了腰板。一个不起眼的伸腰动作,生动地体现出妻子在外人面前给予赵公安的尊重,也表现出赵公安在此时的自信,这种反差表达,深化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带给观众无限遐想。
(三)融入情境化戏剧情感 戏剧表演必须要立足于情境,一些特定情境往往能够向观众传达故事的整体氛围。演员必须关注情境的特征,并从身体上、心理上、情感上代入角色,让人物的动作和情感都与情境相融合。表演艺术的材料和工具是演员,其不仅仅是演员身体,而是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演员必须将身心投入到情境之中,从人物角色的角度去理解故事、表达情感。在经典舞台剧作品《灵魂拒葬》中,昏暗的灯光、心跳的声音、缓慢的追光营造出士兵阵亡的悲壮情境。随后,身穿红衣、脚踩红丝绸带的演员从一个角落扩散至整个舞台,伴随着统一的舞蹈,全场的战士都举起红色手臂,表达出拒葬的意愿。这是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场景,特定的灯光、声音奠定了基本的情境基础,而舞台上的演员作为动态因素,通过舞蹈、动作、表情,完整表达内心的赤诚、忠贞与热爱。这种人物与情境相融合的表演方式,即使没有过多的言语,也能够从视觉上带给观众极强的心灵震撼。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1]海燕.戏剧表演中身体语汇的创造[J].四川戏剧,2019(9):28-29.
[2]单椋,虞朝岗.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研究[J].影剧新作,2018,(4):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