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画中地景图式的意象构建及其传播

2020-11-13张濯清

艺海 2020年9期
关键词:图景赤壁图式

张濯清

〔摘 要〕宋代绘画中地景图式的兴盛和发展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绘画史的前进历程。这种绘画类型的出现不仅彰显着宋代绘画已日趋成熟,而且展现出宋人对人与自然的认知及其审美情怀的寄托,既是地域性绘画创作的创新,又是对绘画精神中意象构建的深化。宋画中的地景图式以“西湖图式”和“赤壁图式”颇具代表性,文章对两种图式在宋代的形成发展进行分析,具体到相关画作的艺术语言和意象表达,剖析画作中所显现的特定地域环境条件下的空间环境特征、人文传统,理解其通过地景构建所传达的精神内涵。从绘画样式形成的过程及其传播意义更为全面地理解绘画本身的创作初衷,旨在以地域文化、意象构建及其传播的视角更为立体地把握宋代绘画的精神意涵,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宋人在绘画中所展现的人文空间、地理情感和意象表达,兼及绘画、文学与地域文化的互动等问题。

〔关键词〕宋画;地景图式;意象;传播

宋代是绘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山水画领域人才辈出、作品丰富、技艺革新,成就斐然。其中有一类描绘山林景致、自然地理景观的绘画题材受到当时画家的普遍推崇,逐渐形成一种类型化的表现主题。这类图式的形成,不仅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而且受到同时代流行文学的影响,画家在艺术创作中融入地域形象,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并使之定型化,促进了地景图式的成熟及流传。在这一过程中,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群体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山水画的创作以及绘画理论的研究当中,为宋代山水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山水画创作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大大推动了山水画意蕴表现的深化与丰富,宋代山水画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宋画中的地景图式类型

宋代绘画突出的发展成就不仅体现在山水画的成熟,也反映在其绘画创作的文学化倾向之中,最终逐步形成“诗书画印”结合的创作形式和寓情于景的绘画传统。在这个过程中,宋代绘画中出现了类型化地景图式,如“赤壁图”“潇湘图景”“辋川图”“西湖图景”“蜀川胜概”等,这些图式都取材于自然界中本有的地理景观,经过画家的再创造,成为绘画创作中的经典意象母题。这种现象在宋代山水画坛尤为显著而且影响颇深,不仅革新了绘画创作的内容,将对地理空间的构想与再造引入绘画创作中,呈现出画家对自然环境本身的认知,而且在创作中融入宋人独有的人文内涵。在宋代形成的地景图式中,按照其创作主题和意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供职于画院的画家多所描绘的城市环境、江山图景等题材,例如对于北宋汴京、南宋西湖、蜀川胜概等的表现。另一类则主要是文人群体所创作的,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地景图式,其表达的意涵亦多有个人情感,例如对“赤壁图”“潇湘图景”“辋川图”的描绘。在这两种形式中,以“西湖图式”和“赤壁图式”在宋代的发展尤为典型。

二、“西湖图式”的形成及传播

宋代绘画创作中对西湖美景的大量描绘出现在南宋以后。伴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画院作为皇家的附属机构亦迁至西湖湖畔。西湖所在的杭州崛起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其繁华盛景可以想见。在北宋画坛崇尚自然的创作思想影响下,描摹西湖美景便成为南宋画院画师创作的首选之一。

西湖四周群山环抱,又有江海交汇的钱塘潮汐可寓目,四季宜人,风景秀美。宋室南迁临安后,定时疏导西湖水域,美化了这里的人居环境。一时间,西湖水光氤氲、山色空蒙,即便尊贵如宋高宗也曾乘兴作《西湖山水图卷》。当时在帝王审美趣味的影响下,离西湖咫尺之遥的画院画师们,面对美如幻境的西湖美景,自然愿意时常选取这里作为描摹的对象。描绘西湖优美的地理环境和繁盛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展现这里的秀美风景,而且可以借此展现时代的繁盛面貌。根据传世文献和现存画作可知,当时表现“西湖”美景的创作十分普遍,上至尊贵帝王、皇亲权贵,下至文人雅士、画师画工留下了不少西湖图景。

就目前传世的宋代西湖图绘来看,李唐的《江山小景图》颇有代表性。李唐在北宋灭亡后随朝廷南迁来到南方,画风丕变。在《江山小景图》中他使用平远透视,革新之前常用的全景构图,变为边角构图。在树石的刻画上多用湿笔,大面积以淡墨渲染,塑造江南水乡雾气氤氲的视角效果。李唐这种图景样式的创新在当时画院产生了显著影响,开启南宋不同于北宋的山水画创作风尚。特别是在对西湖景致的描摹上,画家大都效学这种创作手法,逐渐形成“西湖图景”的主题样式。历史上称之为“南宋四家”的“刘、李、马、夏”,除却李唐外,其余三家也都有类似的“西湖图式”创作。特别是刘松年一生有多种西湖图景的创作,他对西湖的朝暮四季、气候变化、人居生活都曾记录描摹。刘松年传世的《四景山水图》便是对西湖四季的表现。这是一组由四幅小景山水构成的图绘,是宋代“西湖图景”具有代表性的地景类绘画。四幅画作均是边角构图的小品山水,依次展现西湖周边四季的庭园美景,不仅有代表各个季节的自然物象的特点:春景有桃花杨柳、夏景有荷花浮萍、秋景有枫树红叶、冬景有松柏常青,而且搭配季节构思出人们合乎时节的活动场景:春季郊游、夏季纳凉、秋季静思、冬季踏雪。从画作中不难体察出画家对于西湖四季的细微观察,从不同季节所搭配的人物活动场景中,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巧思和设计,这逐渐成为当朝和后世表现四季山水时常用的画题。该作虽采用南宋小品山水的形式,却不乏远近的空间处理,虚实相衬的景物刻画,在用笔上亦能详略得当、松紧有度,将南方水乡的生活图景展现得生动丰富。此外南宋以民俗画见长的李嵩,也有《西湖图》一卷描绘西湖全景。他的另有一幅《西湖山水图》,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御览,并作长篇题跋给予赞赏。南宋时期西湖图景的创作并不仅仅限于南宋境内,就连毗邻的金国亦有类似的创作,例如金朝完颜亮曾派人使宋,令画师随行,作“西湖图”而归。他本人看过画作后,便更坚定进攻南宋的决心,这一方面彰显出他灭宋的野心,另一方面可能也是透过“西湖图”有感于当时临安的优美景色和富庶繁华吧。

在宋代“西湖图式”的创作人数颇多,且传播范圍尤广,在其图式自身的发展上也愈来愈成熟,逐渐定型为“西湖十景”的创作范式,即“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沉淀,“西湖十景”最终成为固定的创作母题,在后世得以广泛流传。清代的文人笔记中多有“西湖十景”始于南宋的记载。从历史文献的脉络来看,“西湖十景”的形成确实与南宋“西湖图景”的流行和发展关系密切。“西湖十景”中各图景在南宋陈清波、马麟等著名画家笔下均已出现,亦有陈允平、周密等文人为“西湖十景”作题画诗。可见当时“西湖图式”在文艺创作领域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六朝时期的画作便不乏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发展至唐末五代、北宋初期,这种尊崇自然的山水画创作似乎已成为一种自觉,从皇家到民间,成批出现展现各地自然山水风光的山水画作。然而当时更多是对创作层面“师法自然”的绘画表达,历经北宋中后期及南宋的发展,在一批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下,绘画创作逐渐与文学创作有了更深、更广的缔结,拓展了绘画创作的表现题材,也深化了绘画创作的情感表达。绘画创作借鉴文学创作的某些特征,譬如类型化、意象化的表达,革新了自身的创作语言。“西湖图式”便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是以宋代画院画师为先导的一种创作图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较大影响。与之类似的还有“燕京十景”“潇湘八景”“赤壁图”等。但细而论之,“潇湘八景”“赤壁图”类的地景图式与文学渊源更为深远,其中所传达的情感更为文人士大夫群体所青睐,下面以“赤壁图式”在宋代的形成及其传播为线索,简要论之。

三、“赤壁图式”的兴起及传播

宋代绘画中,还有另一类区别于“西湖图式”的地景式绘画,具有较为浓厚的人文色彩。它通常取材于具体的文学作品,创作者大都为文人画家,创作初衷也多是为了借画抒情。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潇湘八景”“赤壁图”等,绘画中表现潇湘美景在宋代之前就有出现,学界多有学者将其渊源追溯到屈原的《离骚》。到宋代,“潇湘八景”逐渐定型成为经典图式。而“赤壁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则主要在宋代,它的出现与苏轼一系列关于“赤壁”的诗文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联系,在北宋后期及南宋时期逐渐形成一種特殊的地景图式。

“赤壁”在历史上的盛名,来源于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苏轼生前曾被贬至传说中“赤壁”所在的黄州做官,游览风景,触景感怀,先后创作了《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赤壁”系列诗文。这组诗文在当时就流传颇广,北宋之后,绘画中屡屡出现“赤壁”题材的画作。从目前传世的“赤壁”题材图绘来看,其图式的构建基本源于苏轼诗文的内容,画家在各自创作中再融合自己的艺术理念和情感表达,逐渐形成依托于山水图像与地域人文历史的固定化图式表达。如目前传世的北宋后期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金代武元直的《赤壁图》、南宋马和之的《赤壁后游图》等,均取材于苏轼的诗文,或是根据苏轼及友人的游览片段串联成画组,或是选取其中一个场景进行表现。总体而言,“赤壁图式”的作品形式和苏轼的赤壁诗文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内在关联,有些画作甚至像是为苏轼诗文所作的图像转译。

从发展脉络来看,北宋苏轼作赋之前在绘画中呈现“赤壁”的情况较为罕见,在苏轼创作“赤壁”诗文之后,随着诗文的广泛流传,绘画领域开始出现“赤壁”题材绘画,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范式。“赤壁”题材在宋代及其以后的文人画发展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拓展和延伸,成为独树一帜的地景式图像表达,后期的发展中有逐渐概念化、诗意化、意涵固定化的趋势。从目前传世的“赤壁图”来看,通常具有一定的构图特点,成为固定的符号化表达。“赤壁图式”中大多有崖壁、江水、一叶扁舟。其中崖壁大都呈现“断崖”式的赤壁形象:运用干墨斧劈皴擦,表现岩石坚硬的质地和肌理;山岩造型多用瘦硬线条,描绘赤壁高耸态势;水纹的刻画通常较为细致、讲究,似乎在营造“江流有声”的意境;普遍着重展现泛舟江面、对坐饮酒等情景,扣合“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之句。

以“赤壁”为题材的绘画之所以在北宋以后兴盛和发展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从外部政治环境来看,皇室南渡后,在政权未稳、外敌压境、国恨未平的情况下,宋高宗亟需以一系列的行动稳定人心,恢复传统,以塑造其正统形象,故其在政治上更倾向于为之前失势蒙冤的苏轼、黄庭坚等一派平反。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的赤壁系列诗文便能够广泛流传,得以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在绘画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也得益于此。现传马和之《后赤壁图》卷就有宋高宗题写的《后赤壁赋》,似乎更加印证了他明确的政治意图。其二,从“赤壁图景”自身的形成发展来看,其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尤其符合士大夫群体的审美品位。当年苏轼仕途失意,被贬黄州时所作所感正是文人士子胸中常有之情感,苏轼的体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心目中所追慕和缅怀的境界,这一题材的作品自然成为他们借景抒怀的选择。“赤壁图式”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宋代山水创作的形式,深化了其人文内涵,成为与“西湖图式”比肩的另一类型的地景图式。

结 语

有宋一朝,以“西湖图式”和“赤壁图式”为代表的地景图式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的构建,离不开绘画创作领域本身的积淀,也得益于宋代文学、绘画理论研究的浸溉。宋画中地景图式的意象构建及传播,既是对宋代绘画研究的拓展,又是在艺术地理学、文图学视野下的重新挖掘和审视。通过文本和图像的相互参照,对具体图式的类型特点、意象涵义的探索,结合宋代地景图式的流传演变进行参照分析,考察其意象的构建及其传播,不仅有利于更深入、准确厘清宋代绘画发展中地景图式的特点,而且有助于从传播学的视野进一步梳理宋代以来绘画发展的承传脉络及其内在动因。在传统的宋代绘画研究中引入地域观念认知、文学意象表达及传播学的视角,有助于多侧面地剖析宋代绘画的全体面貌,更能够从思想层面还原和理解宋代的绘画作品,开拓宋代绘画研究的新途径。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1](宋)苏轼.东坡题跋.丛书集成初编[M].中华书局,1985.

[2](宋)孙绍远.声画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49册)[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宋)赵构.翰墨志.丛书集成初编[M].中华书局,1985.

[4](宋)周密:《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中华书局,1962.

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宋画中地景图式的意象建构及其传播》研究成果,编号:SKL-2019-1819;系2018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元日用类书的版式设计、编辑策略与知识传播》研究成果,编号:2018CYS032

猜你喜欢

图景赤壁图式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青岛新图景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