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复酗酒,背后推手是躁狂

2020-11-13杨司佼

祝您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酒瘾躁狂症醉酒

杨司佼

一位中年男子因无法自控地反复酗酒而前来求助。他本来是有饮酒的习惯,但一向是小饮而已,对生活并无大碍。可在半年前,突然变得一喝必醉,还非逼着同伴与他同饮,否则大发脾气,喝醉后就闹事,有几次还被请到了派出所,还有几次醉得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送到医院抢救。虽然清醒后对父母的劝说表示不再醉酒,但他不守信用,仍然是反复醉酒,对父母的劝说非常反感,动不动就发脾气,不愿回家,说要挣几百万自己独立成家。晤谈中发现,求助者很健谈,但若不如意亦容易翻脸,很想挣大钱,而且出手大方,女朋友与其分手后,为了追回女朋友,两次花费上万元的咨询费请情感专家指导。综合分析,我认为他有躁狂的可能,而不是心理咨询能解决的,建议转诊看精神科。结果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给予抗躁狂治疗,情绪很快恢复平稳,不再不可自控地饮酒,而且原有的高血压也降了下来。

饮酒对人心理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可以缓解焦虑,不少有社交障碍或焦虑情绪的人,往往会在饮酒后表现自然,与平时判若两人就是这个原因。这是因为,酒精可以抑制我们大脑皮层的某些活动,使我们的大脑不受理性控制,阻止了一些我们理性的思想,更容易显示出人的生物属性的一面,故而有人说:“猴子变人一万年,人变猴子一杯酒”。心理学上有个规律:凡是能使人快乐的事情就会反复发生。因而生活中具有自我压抑特性的人,很容易与酒为友,甚至反复酗酒,染上酒瘾。具体可归纳为四类人:第一类人是有焦虑抑郁倾向的人,他们喝酒是为了释放出他自己内心中一些比较压抑的情绪,在喝完酒之后他会觉得自己比较放松而焦虑全无;第二类人是平时比较安静的人,他们平时话少比较,喝了酒之后才能与朋友吐露一些心声,这一吐就如同倾倒了心理垃圾,会顿感轻松,可谓“一吐为快”;第三类人是一些喜欢逃避现实问题的人,他们喜欢沉浸在酒精的世界里,虛幻中就不用面对现实,从而使得酗酒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第四类人就是一些面临着失眠问题的人,适度饮酒有助眠作用,他们希望能够靠酒精来助眠,因而形成了嗜酒的习惯。

文前的案例是躁狂,按理说躁狂以情绪高涨为主,应该心情好,但从心理角度分析,他反复酗酒却与第一和第三类心态有关。一是因为这种躁狂病人的情绪高涨,是他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但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几乎四处碰壁,尤其是父母与家人会极力反对与干涉他,因而生活环境给他的压力很大,焦虑难免;二是他有夸大心理,自认为能挣大钱,出手阔绰,但现实很骨感,他并没有什么钱,喝酒则能进入他的发财梦。因而他就靠饮酒来缓解躁狂症状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可谓是一醉解千愁,别人喝酒怕醉,他则是求醉。由于反复酗酒成了他最突出的问题,又掩盖了他的躁狂症状,父母亲人都把他当成酒瘾对待,故而未能及时就医。

人生的痛苦之源可概括为“贪、嗔、慢、痴、疑”五个字,酒就与其中的“贪”与“痴”相关:好酒贪杯与痴迷不离。所以,酒既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好坏在一念之间,能否做到适度与自我克制是其中的关键。通常难以自制而长期喜爱饮酒、酗酒的人,多少都有一定的心理原因,甚至可能是精神病态的表现,如能从心理角度给予专业帮助,也许会事半功倍,避免成为酒精依赖,贻害终生。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酒瘾躁狂症醉酒
饮酒与酒瘾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意外戒酒
Drunk 醉酒
醉酒八仙2
醉酒八仙
体育专业大学生躁狂症特征的研究
老叔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