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分层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研究
——以重庆市A学院为例

2020-11-13雷兰川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所在地生源流动

雷兰川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重庆 南岸 400065)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方面,学界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研究。例如,在毕业生区域流动方面,有学者通过追踪调查2013年和2014年全国高校大学生,从住房压力、工作压力、家庭背景、工资福利、就读院校地点等方面集中分析了2013年以及2014年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流动的趋势,发现有逐步由“聚集北上广”再到“逃离北上广”的趋势[1]。在城乡流动方面,有研究表明,农村男毕业生比农村女毕业生更有向大城市流动的动力;省际流动方面,男女毕业生跨省流动的意愿都不强烈,但女毕业生的流动惰性仍然高于男生;阶层流动方面,男毕业生与女毕业生相比更能够突破阶层困境,且在优势阶层继承和获得上更为明显;行业流动方面,男女毕业生职业分布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行业的工资收入高于女性行业[2]。有研究认为,在毕业生数量大幅上涨的同时,传统毕业生工作的数量却没有增长。因此可能存在毕业生过度教育的问题,毕业生数量与工作岗位供需不匹配[3]。

在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研究中,有研究认为,目前应用型高校存在盲目扩招、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就业工作不到位等问题[4]。另外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5]。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相关研究方面,有研究基于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教育因素是高校毕业生职业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从而打破了‘读书无用论’之说”[6]。另一方面,有研究通过对华中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生源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发现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7]。

从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关于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还有待加强。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A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各因素造成该专业毕业生目前就业现状,以及所处阶层所起的作用、接受高校教育对其就业流动的作用等,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选取重庆市A学院2019届和2020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了“重庆市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2019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状况调查”和“重庆市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2020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状况调查”两份调查问卷。该问卷分别由重庆市A学院2019届和2020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填写,共分为三个维度(背景资料、就业情况、自我评价)。调查往届毕业生的问卷题目数量共有37题,调查应届毕业生的问卷题目数量共有36题,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增加了目前的就业情况与初次就业情况是否有变化两个方面。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平台“问卷星”进行发放,分别回收130份和200份问卷,获得125份和193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并借助“问卷星”和SPSS.19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另外,研究还通过访谈的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访谈对象来自2019届和2020届毕业生,每个班级选择1位同学,共14位同学进行访谈,其中男生1人。主要是要了解毕业生目前具体从事的行业、对工作所在行业的具体看法、教育经历的影响等方面。同时,研究对访谈得来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核心观点,进一步补充深化调查问卷的信息,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2019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有7个班级(本科5个,专升本2个);2020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有7个班级(本科3个,专升本2个,国际班2个)。

参与此次2019届问卷调查的人数一共124人,其中男生有4人,占总人数的3.23%,女生有120人,占总人数的96.77%。参加2020届问卷调查的人数一共有181人,其中男生有4人,占总人数的2.21%,女生有177人,占总人数的97.79%。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往届毕业生还是应届毕业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女生始终占绝大多数。这也体现了学前教育行业男教师稀缺的现状。

参与此次2019届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为重庆本地的有114人,占总人数的91.93%,外地生源有10人,仅占总人数的8.07%。2020届毕业生生源所在地为重庆的有169人,占总人数的93.37%,外地生源有12人,仅占总人数的6.63%。由此可以看出,A学院作为一所市属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主要是来自重庆本地,外地生源较少。

(一)就业区域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重庆市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比较集中,就业区域流动性弱。无论是往届毕业生还是应届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在生源地所属城市就业。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往届毕业生还是应届毕业生都更倾向于在城市里工作。这方面不难理解,城市里工作机会多、交通方便等各种优势,都吸引着毕业生向城市流动。而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区县就业主要与其家庭所在地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重庆市以外的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上回到了自己的生源所在地。具体调查统计如表1、表2所示。

表1 2019届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基本情况分析

表2 2020届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基本情况分析

(二)专业对口性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性强。2019届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工作选择教育业的有9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7.41%。而2020届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除去40名准备升学和出国出境的毕业生,仍有136名毕业生选择教育行业,占到总人数的75.13%。虽然有2名同学选择了其他行业比如销售行业和动画制作行业,但大部分仍然选择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行业。因此可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性较强,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工作基本上与大学所接受的专业训练相关。而那些从事完全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的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如房地产销售、美容、导购等相对而言进入门槛比较低的工作,因为选择完全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大概率只能选择进入门槛比较低的工作,而且选择这样的工作也就意味着大学四年接受的系统专业知识基本上不会派上用场,这样的成本太高。加上教师的社会名声还不错,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仍然会选择从事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表3 2019届毕业生工作类型基本情况分析

表4 2020届毕业生工作类型基本情况分析

此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毕业生留在教育行业的比例低于女生。经过进一步访谈得知,2020届4个男生中有1人选择升学,其余3人选择在幼儿园工作。2019届毕业生中4个男生中仅有1个男生选择在学前教育行业,另外3个男生,1个从事机构舞蹈职业,1个从事体育教师职业,1个准备考研。可以看出,学前专业的男生比例少,即便有男生,其流动性也非常高。在访谈中了解到社会对男性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解程度较低,同时男性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学前教育行业的整体薪资竞争力不强,也是制约男性毕业生长久从事本行业的原因。

(三)就业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1.区域位置

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生源地对于工作所在地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2019届毕业生家庭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调查发现,家庭所在地为除重庆之外的其他城市的有10人,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其他城市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大部分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庭所在地就业。家庭所在地在重庆的毕业生有114人,占比为91.93%,最后工作所在地为重庆的有105人,除去生源地是其他城市的10人,可以发现仅有9人选择离开重庆就业。而在2020届调查中发现,家庭所在地在其他城市的有12人,除了1人准备考教师编制处于待业状态,另外的11人中只有3人选择在重庆实习就业,其余的9人都选择了其他城市,进一步调查发现,选择在其他城市就业实习的毕业生大多与家庭所在地有关。而家庭所在地是重庆的有169人,占总人数的93.37%,最后在重庆工作的有163人,占比90.05%。选择在其他城市就业的有18人,除去生源地在其他城市并回到该城市的9人,仅有9人发生了跨省流动。因此可以说,生源地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地的选择影响深远。进一步分析,不难得出原因,在家庭所在地就业免去了租房成本,毕业生对于工作环境也更为熟悉,从而节约就业成本,因此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跨省就业。

2.薪资福利

在对2019届毕业生调查中,对于“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三个因素”这一选项,选择薪资福利的毕业生人数最多,有111人,占比89.52%。同样地,在对2020届毕业生的调查中,选择此项的毕业生有172人,占比为95.03%。所以薪资福利是高校毕业生选择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毕业生大多数来自工薪家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就读期间都接受过贫困生补助,因此薪酬福利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流动的一大因素。

3.发展前景

发展前景是指该份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一直是毕业生寻找心仪的工作的考量指标之一,从对2019届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选择发展前景的有80人,仅次于薪资福利、单位性质,占比64.52%。在对2020届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中显示,选择发展前景的有149人,占比82.32%,仅次于薪资福利。可见,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都会考虑该工作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作用十分明显。另外,发展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职业生涯。

4.个人能力及素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招聘单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更注重考查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及综合素养。个人能力及素养较高的毕业生进入较好的工作单位、从事自己心仪工作的概率较大。调查发现,2019届毕业生中认为个人能力及素养对找工作影响最大的有109人,占比87.9%。2020届毕业生中认为个人能力及素养对找工作影响最大的有164人,占比90.61%。因此个人能力及素养无疑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讨论与建议

(一)优化本科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因此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随着近几年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传统看法也得到了转变。相应地,家长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师不仅仅能带孩子玩、可以照顾孩子,更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要懂孩子。而懂孩子的基础就是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这就决定了学前教育的课程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要有理论支撑,只有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对应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很强。因此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只有高质量的本科课程,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职业规划,构建完善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贯穿四年的职业规划尤为必要。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获得知识,更在于获得知识的过程。接受高校教育对于毕业生的积极作用无疑是明显的。尽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生的所占比例仍然是非常小的。调查中也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选择留在生源地就业,也有少数毕业生选择转行从事房地产销售等门槛较低的工作。毕业生大多不愿意离开生源地就业,针对这一情况,研究认为学校应该尽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分析学前教育就业形势,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多走出去发展,学会就对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做出相关的规划,这有利于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明白自己的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注重综合素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接受高校教育对于个人职业获得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因此毕业生应该注重个人的后天努力和教育获得,提升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重视学业,学好专业课程,在专业上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要在各种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工作和社会兼职工作中努力锻炼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毕业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几率更大,更能实现较好的向上社会流动。幼儿园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努力学好本专业相关的技能理论知识,寻找机会,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考取相关证书,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在求职中脱颖而出,实现较好的就业流动。同时,学校应该通过一二三课堂的联动,把课堂知识、社团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等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舞台,从而打造高素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猜你喜欢

所在地生源流动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政策解读 曾在不同省份工作过,退休后在哪儿领取养老金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图表
营改增再出“补丁”政策不动产租赁按5%征税
信阳: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