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航海类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方法

2020-11-13程才乾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航海素质互联网+

程才乾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翻转课堂、慕课、线上线下等教学模式渗透到了各种教学中,在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为教学提供了新型教学模式。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在不断下降,而其中航海类专业相对比较艰苦,在专业选择中也遭到了冷遇,生源质量一直不高,有时甚至连招生数量都无法保证。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师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得到长久的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航海类教师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师大多来自航运企业职工、非航运企业职工、航海院校毕业生、非航海院校毕业生,其中航海院校毕业生本科层次的教师约占教师群体的76%以上,如下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青年教师来源和学历情况。教师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缺少对教学理念的系统认知。他们对教师这个角色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折射,再加上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对教师角色的理解,认知能力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些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不能完全胜任工作,在所有教师中只有少数教师接受过师范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成长也是在工作岗位中不断摸索得来的,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教训得到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成长。教师的航海技术专业知识还需加强,入职后角色转型过快,没有有效过渡,缺乏教师职业训练,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不完整。船上的实践经验比较少,不熟悉航海技术专业实训内容。实践实训技能不强,难以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多媒体素材制作能力较弱,不能熟练应用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鉴于此,提升航海类教师专业素质迫在眉睫,其意义也十分重大。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青年教师来源和学历情况表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航海类教师专业素质分析

教学过程会体现一位教师的专业素质,而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层面也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师需要兼备高职教师与航海教师两种教师类型的专业素质。

(一)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位,其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对社会或国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的行为规范,以其高尚的品德带给学生精神力量的支撑,并且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师应当具备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爱国守法、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输出专业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认清自身使命,不断提升道德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自己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成为高道德素养的专业型人才。

(二)具备双专业能力

教师必须要具备双专业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高职教师的需求。教师要兼备教育专业与航海类专业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运用科学、先进的方法将专业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航海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结合“互联网+”优势,不断研究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教学学习的主动性,让专业知识能通过教师活泼、生动的讲解活化在学生眼前,并让学生对航海类课程产生兴趣,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具备航海类专业知识技能,做到术有专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学科能力,丰富自己的学科视野,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学科最前沿动态,同时拥有航海类专业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造诣,实现在教学中将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具备教学能力和基本能力

航海类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和基本能力。基本能力是指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直接与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联网思维能力、信息能力等。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的协调教学模式,其中包含教学调控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让学生能主动研究未来的知识。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为航海类教学提供新的方向与活力。

(四)具备航海精神

航海精神是以从事航海领域为基础,在航海文化的传承中,把人类精神结合社会和谐文化、自身基本精神凝结而成的。体现了航海人的航海气魄和航海品质。航海精神是航海文化的精髓,组成了人们对航海实质、海洋表征的整体认知。这种精神是从事航海领域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航海这个特殊职业的关注比较少,有些人会认为航海职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相对比较艰苦,因此很多年轻人不会选择这个职业。在高职航海类专业中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航海类教师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他们需要让学生树立从事航运事业的决心,积极参与到“海洋强国”的建设中。除此之外还要在社会中宣传航海文化,让更多人认识航海文化,引导更多年轻人投入到航海事业中。

三、“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航海类教师专业素质的路径

(一)设立多元化培训机制

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从教师职业生涯初期开始培养,在教师的整个教学历程中不断贯穿,以多元化的培训机制促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稳定快速的提升。通过入职岗前培训、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等方式提升航海类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在各类培训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资源优势,结合教师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比如:在入职岗前培训中要更加重视师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的培训;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要专注于教师的信息素养,侧重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音频效果处理软件操作等方式提高航海类教师的软件操作能力;在教学理论培训中,利用网络平台设立教学理论自学栏目,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有记录、有讨论、有考核、有评价,以达到培训目标;在航海类教师实践实训教学技能培训中,则要求教师深入航运企业上船实践,指导航海类专业技能大赛,到国内外知名的航海院校实践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实践实训教学技能。

(二)运用“青蓝工程”人才培养制度

“青蓝工程”是一种具有人文气息的人才培养制度,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对青年教师的一种教学技能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传授。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航海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的规律与方法。“师傅”指导“徒弟”钻研培训大纲、教材、考证题库,熟悉教材结构和特点,精心设计教案,科学地分析学情,高效组织课堂教学,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创新、教学科研、教学准备、教学方法、作业布置与修改、课程改革、课程考核、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指导,“师徒”相互听课、评课,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三)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中的各种便利,在教育中也实现了良好的运用。“互联网+”为航海类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并能拥有良好的互联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微信、QQ、钉钉等网络平台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资深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秀思维和方法,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和交流可以打破地域和空间的局限,让教师能获取更加多维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不断向航海专家学习航海专业方面的最新知识与技巧,让教师能快速适应“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方向。

(四)鼓励航海类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航海类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能力比赛”,按照各级“教学能力比赛”方案,航海类青年教师认真仔细地研究航海类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版)》,时刻关注航运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对接航运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结合航海类专业的特点,把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有效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根据航海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合理运用航海类教学资源,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选取最佳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的时效性,突出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关注教学全过程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育学生的航海职业精神。创新考核与评价机制,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最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航海类教学中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航海类教师的专业素质。在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学质量对航运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航海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促使航运业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

猜你喜欢

航海素质互联网+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航海争霸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航海博物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失衡滞后的航海高级人才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航海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