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0-11-13符永川张莉靖郝圳宁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受访者抗疫民众

符永川,王 裕,张莉靖,郝圳宁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716000)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对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国政府为了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果断做出决定——取消春节一切庆祝或聚会活动,除医院、超市等场所继续保障重要民生以外,影院、公园、餐饮及娱乐场所全部关闭,要求民众减少外出,主动居家隔离,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来控制疫情的蔓延。在这个史无前例的超长假期中,中国百姓完全进入了全面停工、停产的居家生活状态,学校何时开学?工厂何时复工?百姓何时可以自由出外活动?这些问题时刻困扰着广大师生和家长、也让政府领导和企业员工忧心不已。研究表明,面对重大的传染病疫情威胁,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采取行动的方式与非疫期不同。因此,在本次重大疫情爆发之后,能否及时了解疫期民众行为特点,既是政府和社区有效引导和干预民众危机心理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防控疫情进一步爆发的关键。

一、方法

(一)调查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共有1270 名,男性393人,占总人数的30.9%,女性877 人,占总人数的69.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37%;学生和教师占比77.95%;陕西省内802 人,占比63.1%;陕西省外468人,占比36.9%。

在本次调查中,年龄最大者64 岁,最小者10岁,平均年龄26.2岁(中数为20岁);89.3%的人年龄在40 岁以下,特别是20-30 岁的年轻人较多,占本次调查对象的50.7%。

参与本次调查的人员中属于一类人群(住院重症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医疗、防疫管理人员)的有15 人,二类人群(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就诊的发热者)5人,三类人群(一、二类人员的家人,亲友,同事等,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居家医学隔离观察者)11人,四类人群(疫情严重地区的相关人群,老年、免疫力差的易感人群)7 人,五类人群(除以上4 种情形以外的普通人群)人员有1232 人。另外,本次调查以学生(64.7%)和教师(13.2%)为主,另有少数的警察、医务人员参与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共80 个项目,包括(1)一般情况;(2)疫情知识;(3)疫情期日常行为;(4)心理健康状况;(5)压力状况;(6)心理服务需求等六个部分。为求问卷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研究邀请3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三)调查过程

《大众抗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布,2020年3月9日中午12:00开放测试,23日中午12:00关闭。测试开放期间,课题组通过微信、QQ 等交友平台发布测试链接,诚邀社会各界朋友参与调查。

(四)统计分析

所有问卷回收后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疫情知识调查

及时了解流行趋势、病种表现、检疫策略、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对提高居民应对新发传染病的能力尤为重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是2000年以来我国严重疫情的第二次爆发,民众对疫情变化极为关注,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对疫情的官方报道进行认真收听收看,对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播特点等知识了解多,准确程度高,有关病毒传播方式、疑似感染应对、就医方式、隔离时间、居家管理等正确防疫知识的掌握达到86.1%、99.8%、96.5%、98.8%和95%,对病毒传播方式做出错误回答的有13.9%,亲友来访时易做出违反居家管理办法行为的约有5%。前者说明部分民众因缺乏医学背景知识、难以正确区分病毒传播途径,后者说明要让深爱春节文化的百姓因疫情而放弃早就安排好的“走亲访友”的春节计划的确很难。

(二)疫情期间的日常行为

表1 疫情期间民众日常生活基本情况

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防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93.86%的民众出门必戴口罩不戴或偶尔佩戴的有0.87%。看来大家的安全意识很强烈,能主动配合政府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切断疫情传播的可能。另外,68.2%的受访者表示睡眠没有明显改变,19.6%的人睡眠时间有所增加,易醒、多梦、睡眠时间缩短和入睡困难的分别是8.5%和3.7%,这部分人的睡眠活动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

受疫情影响,有5.2%的民众会“反复洗手、擦洗东西,总觉得不干净”;“看了会呼吸不畅、胸闷、胃疼、想流泪”的有0.9%;“三四天几乎没合眼,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么”的有0.9%;其余93%的受访者表现出“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保持规律生活”。从以上结果来看,疫情期间民众的应激状态总体上属于良好,绝大多数民众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基本能保持冷静的心态,尽量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为自己制造麻烦,也不给别人添乱。出现不良应激的受访者占比7%,虽然人数不多,但应激水平较高,值得关注。

在疫情突然袭来的时候,有关“发病人数激增、医疗床位紧缺,医护人员感染,缺乏特效药品、防护物资匮乏”等消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这不仅让毫无防备的武汉民众惊慌失措,也让身处尚无疑似病例的相对安全区域的人们议论纷纷。本次调查进行的时间正是全国抗疫工作曙光初现的阶段,因此97.3%的民众“相信疫情终会过去,对未来保持希望”;0.4%的“索性放任自我,不再认真防护”;0.7%的“将消极情绪传递给他人”;1.6%“感到悲观无望,无法感受快乐或乐趣”。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普通人群(五类人群)为主,与疫情有关的感染、疑似、确诊、轻症、重症和死亡等事件均未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生,因此,其中65.6%依旧保持正常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其余的民众则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工作易出错的占10.8%、无法持续工作的占15.3%、完全无状态的人占8.4%。这一数字从另一角度说明“新冠疫情”引起的民众非常强烈的恐慌心理。因此,每天一次或多次查看国内新闻、了解疫情的最新动态成了绝大多数民众日常生活的常态(占比56.93%),只有极少的民众对疫情动态毫不关注(2.6%)。

从调查数据看,1270位受访者中大多数人(“经常”19.2%、“有时”38.4%)表现出担心自己或家人可能感染“新冠疫情”,因此,有89.5%的民众很重视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即使“偶尔”和“从不”担心感染的人多达42.3%,其绝大多数也做了相应的了解和准备(“从不学习”的民众只有0.6%),这与刘维斯、曹珂馨等人的研究非常相似,民众对流行病预防方法和具体措施的有极强的信息需求。

法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疫情发生时,公众如果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其对政府提出的防治措施会接受得更好,而且会自觉避免危险行为。疫情期间,各地政府、单位、学校和社区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所辖人口的活动区域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管理,先后采用多种方式要求上报个人健康信息。对于管理方提出的这一要求,绝大多数民众是支持和配合的(85.8%)。这一特点也表现在“出门佩戴口罩”“乘坐公交车出示绿色二维码”“出入小区使用‘出入证’与测量体温”等疫情“新规”得到很好的遵守、反映出民众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协同意识。有12.0%的民众对于“健康打卡”数据的真实性表示不确定,这应该与疫情期间发生的“瞒报”“谎报”及“漏报”等事件频发有关,如何让大家都能高度重视“个人健康信息上报”这项工作,是疫情管控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对抗“新冠”疫情的全国形势正在转好,这离不开科学的抗疫决策和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在疫情初发时,武汉等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民众对当地政府、卫健委、红十字会等抗疫相关部门的强烈不满。针对这次抗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争议,受访民众认为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好的抗疫工作具体是:(1)做好物资管控,打击哄抬物价行为(78.7%);(2)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及时救治患者(66.9%);(3)及时通报疫情动态(57.4%);(4)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53.5%);(5)坚决撤换不称职干部(43.5%)。

随着疫情的逐渐蔓延,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积极响应国家防疫政策,基本上都能做到出门佩戴口罩,学习防控疫情的知识,从不同渠道积极关注疫情动态,对我们面临的疫情挑战充满信心,坚信疫情终会过去。

(三)民众心理健康状况

因疫情不能按期开工开学(66.8%)的受访民众最担心的事件,因疫情期间各类新闻和推送文章等引起的焦虑情绪(39.5%)是家居隔离期排在第二位的心理问题;因疫情影响学习或工作引起的焦躁情绪也占到29.4%,排在第三位。

表2 1270名民众心理症状自评结果

根据调查得出,在疫情期间,有80%-90%左右的民众心理状态在正常范围以内,有10%-20%左右的民众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异常,尤其在“精力下降、活动减慢”、“做事反复检查”和“易烦恼或激动”三个项目上分别有20.56%、19.84%和17.40%的占比,反映出很多受访者在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中出现了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明显改变,敏感、紧张、担心等情绪主导了主要的心境。此类问题需要注意和积极引导,避免发生心理伤害和各种损伤,保证正常生活。

(四)心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针对“疫情期间,您或家人在生活方面最大的困扰”和“您或家人在学习和工作方面最大的困扰”两个问题,课题组采用“高频词分析”法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了提取和分析:(1)疫情期生活困扰包括“不能自由出行16.9%”“购物不便9%”“担心家庭经济6.8%”“买不到口罩4.3%”“担心染病3.4%”“期盼疫情早日结束2.7%”“无聊2.7%”“家人争吵2.2%”“物价上涨开销大2%”等。(2)疫情期学习或工作困扰包括“效率低下的担忧17.2%”“开学和复工时间的担忧7.2%”“缺电脑等学习设备和用品3.7%”“学习或工作环境差3.6%”“对网络授课效果的担忧2.8%”“不想学习1.8%”等。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受访者中有近6 成在疫情期间了解过网上心理咨询;有7 成以上群众希望在疫情期间看到一些心理健康科普的文章和心理调节相关的视频讲座;在出现心理困扰的时候,有7成以上的受访者愿意向心理咨询人员求助。

三、对策与建议

新冠病毒危害巨大,疫情来势汹汹,各种专家众说纷纭,同时网上各类负面消息铺天盖地,人心惶惶,对于毫无防备的准备迎接春节到来的广大民众来说,节日的喜庆气氛完全被疫情的恐怖所笼罩,不能出门散步、购物,更不能走亲访友,整天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势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疫后的正常生活和生活。

(1)保障疫情通报渠道畅通,确立信息发布平台的权威性,及时发布疫情动态,消除民众心理恐慌,杜绝谣言的滋生。

(2)加强防疫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储备和管控,防止个人和不法团体囤积物资与高价销售行为,打击妨害防疫抗疫大局、扰乱民众生活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3)大力普及与疫情相关的防疫、抗疫知识,引导民众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禁止不良癖好,与自然和谐相处。

(4)民众应充分相信并关注官方媒体,减少各类未经确认的信息输入,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的众多自媒体做到明辨是非、正确取舍,以免不良信息对自己造成更大困扰。

(5)加强与家人、朋友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消除隔阂,加入各类志愿者团队,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互帮互助,营造有利于抗击疫情的外部环境。

(6)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强度在身体允许范围之内,避免出现身体不适或受伤。

(7)利用网络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节技巧,让人们更好地掌握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干预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猜你喜欢

受访者抗疫民众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画”说抗疫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