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构建

2020-11-13覃丽君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就业率用人单位层面

张 妍,覃丽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发展,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人数也快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999年,教育部将“一次性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就业状况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促使高校更多地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次性就业率”仅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出毕业生就业“质”的情况。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构建全面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全面正确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动态,预判就业趋势,预警可能的危机,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

本研究在明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选取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主题的高质量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全面梳理,筛选认可度高、实施有效的指标,初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层次框架,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更为系统全面、清晰客观且普遍认同的“全息图像”,为此后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概念的内涵界定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的理解和界定,是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前提基础。就业质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国内学者们一般通过两类方式尝试界定其概念内涵。一方面,通过基础概念辨析来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秦建国指出,“质量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则称之为‘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2000年版的《ISO9000族标准》认为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就业指的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综合“质量”和“就业”的概念解释,“大学生就业质量可以定义为: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1]。国内学者普遍认同这一界定,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大学生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相关主客观内涵统合的综合性概念。[2-4]

另一方面,通过对内涵要素进行分类和解释来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从微观层面来看,包括工作岗位特征(如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职业社会地位(如职业声望、个人尊严)、职业发展前景(如职业成就、职业锚)、就业满意度等就业质量要素。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体现在政府就业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如就业机会获得性、专业对口度、劳动关系和谐度、社会保障完备程度等就业质量要素。[5-7]

综合上述关于就业质量内涵的阐释,本研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所获得工作的优劣程度及工作固有特征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程度,包含了就业的客观状况和主观满意度两个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要素,既包括薪酬待遇、工作地区、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客观要素,也包括毕业生及家长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主观要素;既包括毕业生个体就业状况及就业满意度等微观层面要素,也包括就业机会、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目标吻合程度等宏观层面要素。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比较丰硕的。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质量”为关键词,在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中可以检索出300多篇。但是,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仅有20多篇。

依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的不同界定,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客观现状及利益相关主体各方对就业状况的主观满意度的评价研究,[8-10]另一类是基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质量主观满意度的评价研究。[11,12]

按照评价主体分类,又可分为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社会(主要是评价机构)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的评价研究。对毕业生来讲,就业质量更多地取决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和岗位满意度等因素。用人单位对就业质量的考量主要侧重于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包括岗位适应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通用技能(包括口头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品德(包括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政府和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则侧重于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结构(包括升学深造率、暂缓就业率、灵活就业率、自主创业率、基层就业率、国家政策导向项目参与率等)、求人倍率等宏观指标。

既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3]目前学界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研究者们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各有侧重。有的研究者只关注就业率、薪酬待遇等客观指标,[14-17]有的研究者仅关注评价主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满意度,[18-20]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研究中各指标的赋权也不尽相同,至今还未形成普遍认同的科学、合理、全面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框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和时代变迁,大学生劳动者对就业质量的诉求已不限于薪酬水平、社会保障、工作单位性质和层次等客观、外在因素,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于个人发展和尊严,[21]比如职业发展前景和空间、工作和生活平衡、工作动力、决策参与度、社会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这些指标在既有的评价指标研究中涉及极少且权重赋值较低,但反映了新时代劳动者对高质量就业的认知变化和诉求趋向。此外,缺乏理论探讨、分层分类研究、跟踪调查研究、横向比较研究等深入研究分析,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能是无法进行横向、纵向以及分层分类比较研究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分类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研究者们使用频率较高、充分反映就业质量水平的评价指标包括:就业机会、就业结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一)政府层面评价指标

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构属于政府层面评价指标。

1.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主要观测点是就业率和毕业生供需比。就业率是指毕业生毕业当年实现就业的人数占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实现就业的人数统计包括已签约、已上岗、升学、参军、出国及自主创业的总人数。就业率指标是“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性指标”[22],一般分为初次就业率(或一次性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两个观测点进行考量。初次就业率指“高校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上报就业方案的毕业生就业率”[23],是高校阶段性就业质量状况的“量”的表现。年终就业率是指在毕业年度年终时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对初次就业率指标的部分修正。就业率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最早使用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在院校评估、学科专业评估中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有时甚至是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但是,将就业率作为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毕业生供需比是指“当年毕业生的总数与用人单位对一个学校毕业生的需求总数的比率”[24],可以大体反映出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需求程度和认可程度,是体现学校或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就业结构。就业结构的主要观测点包括就业单位性质及层次、就业形式、国家政策导向项目参与率、专业相关度(或专业对口率)、就业地域等方面内容。

单位性质可分为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层次按单位人员规模和营业额规模,可分为500强企业、中小型企业等。单位性质和单位层次在有的研究中是合为一体的,柯羽将其分为“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知名私营民营企业或国有中小型企业、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4种类型。

就业形式可从升学率和创业率两个观测点来考量。升学率是指在国内或国外攻读更高层次学位的毕业生人数与当年毕业生总数的比率。考研和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创业率是指自主创业毕业生人数(含创办实体经济、网店经营、品牌连锁、加盟等)与当年毕业生总数的比率。“大学生创业是最好的就业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它在实现自己就业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解决我国巨大就业压力的最有效方式”[25],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最好体现。

国家政策导向项目参与率是“考察高校毕业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支援服务的人数比率”[26]。从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就业地域等方面考察国家政策导向性就业,其质量水平可能不高,但从社会贡献度的角度来看,是绝对的高质量就业,这个指标的设定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考研、留学、自主创业和政策导向性就业都可视为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表现,四者在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均可作为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指标。

专业相关度也称为专业对口率,是指“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27]。这一指标反映毕业生学以致用的情况以及国家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也是检验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满足市场需求情况的重要指标。

(二)毕业生层面评价指标

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属于毕业生个体层面评价指标。

1.工作条件。工作条件是“毕业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就业质量最重要的体现”[28],主要观测点包括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和工作稳定性。工作薪酬是指“用人单位根据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贡献大小所支付的工资性收入”[29],一般包括工资、津贴和奖金。工作薪酬水平最为直接地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在计算薪酬水平时,应充分考虑就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才能使这一指标更具可比性。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可以通过综合考量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例、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进而评价不同地区薪酬水平的质量。福利待遇主要指毕业生享受“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工作稳定性是指毕业生在某一就业岗位上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情况。这一观测点,一方面反映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连续、稳定雇佣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毕业生能否在短时期内掌握岗位工作内容、不断学习、融入企业文化、适应就职岗位。

2.工作氛围。工作氛围反映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劳资关系的和谐程度,主要从劳动合同签订、民主管理参与等方面考察。劳动合同观测点考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有关雇佣劳动双方权益的书面合同的情况,可以通过合同的签订率、合法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民主管理主要考察组织机构或企业管理者“是否重视让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和日常的管理工作,员工是否有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能否引起领导重视”[30],该观测点可以根据就业者通过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机制等方式参与企业管理、组织机构重大决策以及发表意见建议的情况进行评价。如果说工作薪酬、福利待遇和工作稳定性等工作条件是用人单位给予大学毕业生就业者的物质待遇,那么工作氛围就是用人单位给予就业者的精神待遇,体现了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受尊重的程度。

3.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指标主要衡量毕业生参加培训和学习、职位晋升的机会多少,“是毕业生在现有岗位上对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预测”[31]。培训和学习机会是考察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继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视程度,职位晋升是考量职务晋升的公平程度和晋升速度。一般来讲,就业单位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越多、职务晋升越公平民主,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越大,对就业的整体满意度越高。

4.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是毕业生对就业整体情况的主观评价,是毕业生对现有岗位工作的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区域、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作出的主观判断。有的研究将毕业生满意度设定为一个指标,即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整体满意度。[32-34]有的研究则在毕业生满意度指标下,再下设几个分指标,如劳动薪酬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工作条件满意度、发展空间满意度、工作时间和环境满意度等。[35-37]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主观满意度是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社会层面评价指标

用人单位满意度属于社会层面评价指标。

用人单位满意度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素养的主观评价,一般主要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用技能、思想品德、可持续发展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专业理论知识主要衡量毕业生对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技能(或专业能力)是指某个具体职业应具备的特定的基础技术能力。有的研究在专业技能之上综合了职业精神,称之为职业能力。[38]通用技能(或通用能力)是指不同职业中体现出来的共性的、共通的技术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抗压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品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是个体具有的稳定的身体、精神及社会的基本特质”[39]。大学毕业生职业方面的思想品质主要体现为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是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关键指标。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探讨

(一)准则层指标的确定

准则层指标的构建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就业质量概念构建准则层指标,包括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微观指标、宏观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如就业条件、就业环境、就业率、就业结构、个人发展空间、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40-48]另一类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就业质量利益相关主体为准则层指标,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政府和高校。[49-55]综观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相关文献,早期的研究使用就业质量概念框架的比较多,而近年的研究多是根据就业质量利益相关主体形成准则层指标。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这三个主体层面,在以评价主体为准则层指标的文献中基本都会被涉及。而对于高校主体评价指标,在有的研究中虽然准则层指标被称为“高校层面”,但所包含的方案层指标却是就业率、就业机会、社会需求度、专业对口率、人职匹配度等政府主体评价指标的内涵。[56,57]有的研究则将政府和高校主体列为一个指标。[58]此外,所有这些微观、宏观、客观、主观指标对高校而言都是重要的。因此,本研究不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单独设立高校主体评价指标。

社会主体评价指标一般是指家庭满意度,即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子女就业的满意度。[59]此外,有的研究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家长对就业质量的认可度,统一归为社会层面评价。[60,61]有的研究虽然准则层指标名称为“社会评价满意度”,但所包含的方案层指标却是就业率、就业结构和专业对口率等政府主体评价指标的内涵。[62]由于家庭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与毕业生自身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是相近的,且这一指标并不常被选用,因此,本研究不采用家庭满意度指标,以用人单位主体评价指标作为社会主体层面评价指标的代表。

综上所述,本研究按照就业质量评价主体设立三个准则层指标,即政府层面评价指标、毕业生层面评价指标和用人单位层面评价指标。

(二)准则层指标重要性的探讨

根据准则层指标的权重分配,可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类:政府价值主导型、毕业生个体价值主导型和利益相关主体价值均衡型。政府价值主导型评价指标体系偏重就业机会、就业结构等宏观指标,政府层面指标权重大于0.6。[63-66]毕业生个体价值主导型评价指标体系偏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就业满意度等微观指标,毕业生层面指标权重大于0.6。[67-70]利益相关主体价值均衡型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在政府层面、毕业生层面和用人单位层面,没有任何一个目标层指标大于0.6,指标权重较为均衡。均衡型还可进一步分为均衡偏政府型(政府层面指标权重大于0.5小于0.6)[71]、均衡偏个体型(毕业生个体层面指标权重大于0.5小于0.6)[72-75]、均衡偏社会型(用人单位层面指标权重大于0.5小于0.6)[76]和完全均衡型(即没有任何一个利益相关主体层面指标大于0.5)[77-79]。

由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的刊发年份可以看出,近年基本所有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均衡型,而且完全均衡型也越来越多。如政府层面指标权重为0.3,毕业生层面指标权重为0.36,用人单位层面指标权重为0.34。[80]

可见,学者们的视角越来越倾向于全面地审视和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方案层指标的重要性探讨

政府层面指标中,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构是最为重要和常用的两个指标。有的研究认为,就业机会更能够反映就业质量的水平(权重比在2倍以上),[81-85]如就业机会指标权重为0.343,就业结构指标权重仅为0.082。[86]有的研究认为,就业结构更为重要(权重比在2倍以上),[87-91]如就业结构指标权重为0.59,就业机会指标权重为0.2。[92]有的研究则认为,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构同等重要(权重基本相当)。[93-97](1)列举的权重数值是按照本研究指标体系构建方式重新计算得出的权重数值。

毕业生层面指标中,薪酬、福利、工作稳定性等工作条件指标最能体现就业质量水平。工作条件指标相对准则层(即毕业生层面)比重一般高于50%。[98-110]其次是职业发展指标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指标。最后,工作氛围指标是使用频率最少、指标权重最低的指标。

用人单位层面指标中,较之专业知识,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或技能和品德素养更受用人单位的重视,[111-116]如技能指标权重为0.12,思想品德指标权重为0.16,专业知识指标权重仅为0.06。[117]

根据上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探讨与辨析,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层次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层次框架

本研究通过对主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明确了评价指标层次,筛选了主要评价指标,为今后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广泛认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奠定研究基础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就业率用人单位层面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