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字的生命意义,重构语文的精神境界
——基于“生命语文”教育的语文创新教学
2020-11-13江西朱红梅
江西 朱红梅
当下的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阅读中缺少灵性和智慧,写作上套作、模式化泛滥,导致文章思想平庸,语言苍白。功利化的价值目标导致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生命的本体,过度强调机械训练,肢解语言文字,忽视核心素养的培育。事实上,阅读让人聪颖。每一次阅读语文都是生命的享受、思想的朝圣。我们要学会阅读,打开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无限空间,享受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涵,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中实现灵魂的升华。在此,笔者对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想法进行阐述,以期就教于方家。
“生命语文”的教育过程中处处有对“人”的观照,时时有“生命”的倾注,其价值追求是指向“人”和“生命”的。“生命语文”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强调古今人性的贯通,倡导历史性视角与批判性思维,关注哲学维度和美学维度,对于培养新世纪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教师的课堂观、教师观乃至生命观、文化观、审美观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链接真实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语文学习是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由于个体的差异和经历的局限,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与文字形成隔阂,难以理解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但不管时代怎么更替,地域相隔多远,人类共同的经历都会引发心灵的共鸣、精神的共振。教师应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抽象文字引向现实生活,在熟悉的生活体验中拉近他们与作者、与文本的距离,进而展开深度阅读。
例如,《祝福》是重点讲读课文。在带领学生分析课文时,笔者与学生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引导性的问题:孩子的离开是母亲内心最深、最痛的伤疤,作为一名母亲,失去儿子的祥林嫂,是怎么诉说这个最深、最痛的伤疤的呢?大家读一读这段课文,说说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详细分析了祥林嫂倾诉的话语,笔者在此列举几句典型话语并分析,总结如下表:
课文原文分析引导我真傻,真的倒装句,“傻”“真的”强烈地表达了祥林嫂内心最深的忏悔、歉疚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墺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单知道……”“不知道……”,人有旦夕祸福,意外的血的教训使祥林嫂话未开口泪长流,一句“不知道”,可见可怜的母亲自己已经固执地把本不该属于她的不幸罪责担在了自己身上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没有直接说到结局,从“一清早”“开门”说起,长句好像显得啰唆,但殊不知,这是儿子给她的最后的美好的回忆,年幼的他是那样懂事地帮母亲做事。那一幕是那样温馨、宁静啊!“我们的阿毛”,而不是“我的”,更证明在死了丈夫的祥林嫂心里,阿毛是她唯一的、温暖的依靠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家常小事,还有淡淡的温暖和家庭的柴火香味,这是普通百姓最朴素简单的幸福。用短句,急促,事情不多,极言时间之短暂;“屋后”,极言距离之短。谁知却是跟儿子的永别!如果生命可以重来,可怜的母亲宁愿把这最短的一幕省掉,那样就不会失去儿子了
续表
当逐字逐句地品读时,学生定然会佩服鲁迅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细细推敲,任何一个句子都无法进行简单的句式变换,因为每一个句式、词语都经过精心锤炼!这个孤苦的、没有尊严的女人,一遍遍地回忆她生命中最深的记忆、最大的温暖、最悲的苦痛,每一次回忆都急速地、无情地刺痛着她的神经。她把自己血淋淋的母爱硬生生地掏出来,可是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她得到的不过是“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笔者继而讲到契诃夫的小说《苦恼》,出租马车夫姚纳·波达波夫的儿子刚刚去世,内心非常痛苦。他向自己的乘客倾诉,可是没有人在意。契诃夫写道:“那苦恼是广大的,无边无际。要是姚纳的胸膛裂开,苦恼从中滚滚地流出来,那它好像就会淹没全世界似的。然而话虽如此,那苦恼偏偏谁也没看见。”
这两位伟大的作家都写出了比痛更痛、比苦更苦的情感,那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是对别人痛苦的鄙夷、蔑视。
每位学生都有父母,在激荡着生命思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懂得了父爱和母爱的珍贵、崇高进而尊重、敬畏。面对祥林嫂这样一位连倾诉都没有人同情的、无助的母亲,每一位学生都痛彻心扉;在契诃夫笔下那个悲苦无情、残忍黑暗的社会里,一种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真切地直捣学生的心房。在被感动的瞬间,学生才能与作者一起,同悲同泣!
二、比较相关艺术,唤醒学生的心灵体验
王崧舟老师提出过一个观点——好的语文课需要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第二味是“人情味”,这一层又有三点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赏识学生个性,激励学生潜能。第三味是“书卷味”,语文课堂要有文学内涵和品位。
在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笔者为学生放映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经典片段。《辛德勒的名单》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它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难以超越的程度。“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象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热泪。”笔者引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自述,引起了学生强烈的观影兴趣。课后,很多学生自发观看这部电影。
学生观影后,笔者带领他们再次品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体会着罗森塔尔笔下貌似冷静的“没有新闻”的报道,寻觅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细节。学生们找到了“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以及纪念墙上那位美丽的姑娘“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等,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极其沉重、极其庄严的语句。
笔者在教学投影屏幕上写下了施罗德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唯有保持与人类苦难的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唯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此时已经无需更多的语言,静默是师生共同的选择。笔者相信,这份“留白”给了学生很多对生命、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生、对责任、对使命的深层认识。
三、倡导多元对话,唤醒学生的生命表达
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指师生双方的课堂互动语言,还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的精神世界,彼此接纳,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对话与沟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笔者在教授巴金的《小狗包弟》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为什么一定要送上解剖台?小狗的命运不可以有别的结局吗?谁该为小狗的悲剧负责?”
笔者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充分肯定亮点,及时提示盲点,对有争议之处则引导学生集体讨论、民主解决,强调每个人都要有发言记录,热情支持创意解读点和困惑点提交全班讨论。这个环节很重要,教师是小组讨论中重要的参与者、引导者和陪伴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做到真正弯下腰、俯下身来倾听。
学生确实有很多个性化的表达。讨论到小狗包弟的命运时,有的小组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设计起小狗包弟的其他结局了,如送人、放生、留下、藏起来等。学生设计的结局越来越多,而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学生突然发现这条小狗居然逃不脱“死”的宿命,并且连“死”的方式都无法选择。他们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小,表情越来越凝重。那一刻,笔者知道一颗叫作“感动”的种子在学生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萌芽。
第二组的讨论已经很热烈,小狗包弟非死不可的命运让学生感到愤怒和不解。当笔者问起谁应该为小狗包弟的悲剧负责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时的社会!”笔者对此表示肯定,进而请学生们寻找文章中相关的语句。学生们飞速地翻阅课本后,很多人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笔者进一步提示,请学生将作者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找出来,看看巴金认为应该是谁来负责,并且请学生思考巴金如此说的原因,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
同时,笔者在教学投影屏幕上补充了几篇名作的片段: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绝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节选自巴金《随想录》)
那个动乱荒诞的年代结束后,很多国人进行自我反省,而其中最为深刻的竟然是一个基本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精神中的那种直面自己、拷问灵魂的勇气,不苟且、不逃避、不退缩的痛苦审视唤醒了人们的良知,具有永远的价值。在如今这个缺乏信任与真诚,急需“讲真话”的时代,我们应该带着对英雄的崇敬,将对巴金人格的敬意升华。因为有了众多“巴金”的存在,我们才有勇气在谎言当道时讲真话,在恶行泛滥时伸张正义,在喧嚣浮躁中牢牢地守住那份沉静……
讲到这里,笔者启发学生:“没有神的时代,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忏悔。忏悔是心灵在肉体里崛起,是蓝天的降临,是灵性进步之梯,是良心的扩展和清洁,是心灵走向秩序的通道。我们要在忏悔中找回信仰,在忏悔中辨清方向,在忏悔中坚持理想,在忏悔中看透表象,用忏悔点亮新的灯光,开始新的远航。”在课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读了《小狗包弟》,你想对巴金这位纯粹通透的被评为“感动中国”的百岁老人写出怎样的颁奖词呢?
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丰富的多元对话,有了关于生命精神的深刻沟通与表达。这份释放是一份企及内心的生命震撼。学生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近文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这样的阅读,是快乐的,是深刻的,更是承前启后的。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是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笔者很多学生在课后都到图书馆借阅了《随想录》。这不是高考“名著导读”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可是因为这样一节语文课,学生自觉、自愿地选择了阅读,这就证明了生命语文的意义。
四、倡导思辨追问,唤醒学生的理性精神
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阅读还需要丰富学生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教育部考试中心也重申要突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以及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2019年高考语文进一步扩大了文本选取范围。论述类文本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除了教材文本阅读外,我们应回归语文学科本位,在课外阅读、原创命题的素材选择上强调实用性、教育性、审美性、逻辑性、时代性、创新性;在分析、讨论材料时特别强调“追问思维”和“思辨精神”,追求“人性温度”和“哲学高度”。如“重庆公交坠江事件”震惊全国,酿成悲剧的原因令人震惊!笔者立即组织师生收集了各种媒体的声音,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归因分析,从当事人、媒体、看客、社会多角度讨论分析,尤其是在事件渐渐平息之后,发现全国各地仍然偶发殴打司机事件时,笔者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是性格问题还是修养问题?是设施问题还是教育问题?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偶发问题还是必然问题?怎样才能根本解决此类问题……
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观点的习惯,“用语文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梦想、有追求”;积极倡导课前三分钟的“时事论坛”演讲活动,做到与时俱进追热点、思辨理解促多元、追根溯源挖深度、举一反三提能力;积极倡导课后练笔,进行“小评论”微写作活动,做到读写结合求规范、引议联结练思维、协作升格抓整体、思考辩论达理性;积极倡导师生合作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活动,尊重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分辨媒体立场,习惯多角度分析问题,逼近社会真相,提出行动方案,形成独立、成熟的判断。总之,我们应强调综合性、人文性,多元渗透,增强语文教学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同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性与理性,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哲学认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人格品质,使其“拥有自由的灵魂”,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使其文章有格局、有情怀、有文采。
笔者所理解并尝试的生命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很多教师习惯的简单的拓展阅读,而是以学生的生命积累和教师的适时点拨为基础,回归并紧扣课文文本,进行升华,既能深入文本的内部世界,理解和建构文本意义;又能在建构文本世界的同时建构自我世界,唤醒“每个人灵魂里的诗的情感”。这既是语文基本能力的学习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文本的语言强调对生命的感悟与表达,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架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思维的发展、提升中,对文化的理解、传承中,让语文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帮助学生明确生命的方向与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就是以文字为媒介进行的深刻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