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2020-11-13李秀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6期
关键词:术式乙组甲组

李秀平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德州,253100)

食管癌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1]。近几年,由于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食管癌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继而为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通常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但创伤大、并发症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极为不利[2]。近年来,临床上开始提出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此病,现本案为了解该种术式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将对我院所接诊的15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共有参研对象30例,均选自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所接诊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参研对象分成两个小组,即甲组和乙组。甲组15例,男女分别有8例,7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5.3)岁;病变部位:3例上段,9例为中段,3例下段。乙组15例,男女分别有9例,6例;年龄在4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9±6.1)岁;病变部位:2例上段,10例为中段,3例下段。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性资料,如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与批准。此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与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性检查,最终确诊为早期食管癌;②满足组织治愈性切除标准;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参与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合并其它恶性肿瘤者;③心功能异常者;④内镜手术史者;⑤对染色剂过敏者。

1.3 方法

对甲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引导患者取右侧卧位,并对其予以全身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将患者胸部抬高,以便使其胸部能充分暴露出来。随后,在对胸部予以常规消毒处理之后,在左侧胸部的后外侧做一个切口,长度在30cm左右。将左侧胸壁后外侧的肌群与肋间肌予以分开,以便对患者的病变位置、大小等加以明确。将病变部位予以切除,随后,将创口关闭,且对患者予以引流管。

对乙组患者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对患者予以全身麻醉,采取卢戈氏液对全段食管予以碘剂染色处理,以明确患者的病变所在位置与病变大小。在与病变边界相隔0.5cm的位置,以氩气刀予以标记;再沿着该标记,对患者予以1:100000肾上腺素玻璃酸钠美兰生理盐水溶液,黏膜下注射。待病变处开始隆起之后,利用钩刀对病变处予以剥离处理;在此期间,需对黏膜下予以多次注射,同时密切留意出血状况,如出现小血管出血,则予以热活检钳,以起到止血作用;若有需要,则可予以止血钳或钛夹。在切除病灶之后,对全段食管黏膜进行仔细检查,如存在残留病变组织,则需再次实施切除。

术后需叮嘱患者禁食24h;如患者肌层出现破损,则需禁食72h;若出现穿孔,则需禁食7d。术后对患者予以常规对症处理,如抗生素、营养支持、抑制胃酸分泌[3]。密切留意患者术后有无发生穿孔或出血症状,且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对照(±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对照(±s)

?

1.4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初次下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且进行组间对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以了解不同术式在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采用[n(%)]代表计数资料,以2检验;采用(±s)代表计量资料,以 检验。<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情况对照

乙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初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1。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 [n(%)]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

甲组患者中有6例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40.00%;乙组中有1例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67%。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2=4.658,<0.05)。见表 2。

3 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现今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其症状表现为进行性进食困难或吞咽困难。有数据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消化系统肿瘤中,食管癌患者的死亡率位于第二位。因为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显著,往往无法引起重视,继而导致其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最终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造成极大影响。临床上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通常是采取外科手术,但该术式的创伤性较大,不利于切口的愈合,且并发症多,继而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因此,强化对早期食管癌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诸多研究指出[4-6]:对早期食管癌患者予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该术式在疾病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切口小、侵袭小,更有助于术后患者的切口的快速愈合;可取得完整的病理标本,从而有助于对病变组织展开检查,了解肿瘤的浸润分化状况,了解有无出现淋巴转移[7];最后,内镜协助下,能对病变组织予以一次性、彻底性的剥离,避免病变组织残留,并且可最大程度的确保健康组织及功能,从而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再次复发[8]。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乙组患者,其治疗后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甲组,以手术时间为例,乙组明显短于甲组,这表明乙组所用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另外,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知,乙组低于甲组,表明乙组所用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为安全。

综上所述,对早期食管癌患者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提升其存活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运用。

猜你喜欢

术式乙组甲组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