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创业力的理论逻辑和路径优化
2020-11-12任梅,盛敏
任 梅,盛 敏
(1.浙江工业大学 政策研究室,浙江 杭州 310014; 2.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 浙江 杭州 310014)
新时代迫切需要强化科教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学术创业作为高校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家、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深入探讨学术创业力的内涵、特征、类型、影响因素及其背后的理论解释,不断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学术创业力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学术创业力的内涵
在学术创业过程中,存在着一种除创业环境、创业资源和管理技术等因素之外,造成在相似的创业条件下,创业结果却截然不同的影响因素,即学术创业力。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创业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私人个体创业和企业创业的层面上,而对高校学术创业力的研究还缺少一定的关注,涉及学术创业力方面的文献并不多。截至2020年6月5日,以创业力为关键词,据中国知网(CNKI)在2000—2020年间搜索的结果显示仅有83篇国内文献中有提及创业力,其中大部分文献以公司创业力研究为主,另一部分文献是围绕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创业力培养的研究,而对学术创业力的研究非常少。因此,目前学界对学术创业力的定义尚未进行明确的界定。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国内外学者对创业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Schumpeter认为,创业者是对各种因素进行重新组合的人,这种重新组合可以表现为新产品、新过程、新市场、新组织形式或新资源,那么创业力就是实现这种新组合的过程[1]。吕源等认为公司创业活动就是个人或者团队在现有组织内部通过建立新的单位或者项目所形成的有关创业或者创新的活动,而公司创业力是指现有组织中个人或团体创造出新的风险机构和开发创新的过程[2]。有学者对大学生个人创业力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吴磊等认为,创业力实际上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创业者的能力和特性;创业者的组织革新与适应;创业资源的整合与创造[3]。陈雄峰等认为,创业力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可以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来构建研究生创业力的评价模型。模型设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分别是专业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网络信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4]。徐海鑫等认为,创业力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产品或服务,并对各种创新资源有效组合,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过程。可以说,创业力是在创造力的基础上融合了创业个体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商业品质[5]。
梳理以上有关创业力的内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一致认为创业力贯穿于创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从发现和识别创业机会、组织和利用有效资源创造出新的风险机构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创业者的能力,体现出创业组织的战略革新和创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学术创业力是学者或高校组织在学术创业过程中,突破学者身份和学术组织的束缚,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通过高校衍生企业、新创企业、产学研等途径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现其价值,并在创业过程中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学术创业力体现在个人层面上,学者型创业者必须具备从学术型学者向创业型学者进行转变的角色认同与创业认知等综合素质能力;体现在组织层面上,高校内部组织需要进行组织调整和战略革新,实现高校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创造。因此,学术创业力主要包括学术生产力、市场机会识别能力、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战略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
(二)学术创业力的特征
对于创业力的基本特性,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吴磊等认为,创业力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异质性、先动性、隐含性与逐步显现性、刚性、文化特性等[3]。根据创业理论,创业力是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影响创业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学术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学者及其学术组织。学者或者学术组织会不同程度参与学术创业的过程,并通过学术创业力影响学术创业活动的进展。那么,本研究试图从创业的发展过程入手,来动态分析学术创业力的特征。学术创业力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即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对新创企业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会随着创业的发展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反映了学术创业力演变的基本特征。
在创业初期,学术创业者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紧紧依靠自身或创业团体成员拥有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为创业资源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发展,其创立的新企业主要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现出学术创业力的稀缺性和特有性。在创业成长期,学术创业力会从创业初期的隐含状态走向显现状态,学术资本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使自身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获取比其他同类企业更多的竞争资源,体现出学术创业力的显现性。在创业成熟期,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以及资源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学术创业组织需要不断地进行内部战略调整与革新,提高组织绩效,尽可能地减少创业资源的减弱趋势,体现出学术创业力的稳定性。在创业衰退期,学术创业力在成长发展阶段里发挥作用到达顶端之后,逐渐进入下降通道。这时,学术创业者需要重新捕捉市场的新机会,进行创业风险的再次评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革新,延缓衰退,体现出学术创业力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
(三)学术创业力的类型
学术创业力在学术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延伸和发展。根据学术创业者的主体不同,可以把学术创业力分为个人学术创业力、组织学术创业力、区域学术创业力。其中个人学术创业力主要体现在高校学者、行政人员和大学生(或研究生)等个人层面的创业行为;组织学术创业力主要体现在高校所在院所、系科或其衍生机构等组织层面的创业过程;区域学术创业力主要体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同高校内外部等创新组织和个人等层面的学术创业[6]。同时,根据学术创业活动的不同类型,还可以把学术创业力划分为技术转移型学术创业力、知识转移型学术创业力和服务转移型学术创业力。技术转移型学术创业力的创业结果是以新技术专利转让为主的衍生企业或新企业;知识转移型学术创业力的创业结果主要是以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而服务转移型学术创业力的创业结果主要是以文化产品(教学课件等)、培训软件开发等形式提供知识服务和知识传递的知识文化公司或者是以提供咨询等合同研究、技术评估等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公司。
二、学术创业力的运行机制分析
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术创业作为高校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方式,成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实践途径,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获取了双赢的局面。笔者认真探究学术创业中学术创业力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术创业的深入发展。
(一)学术创业力的影响因素
从已有的对学术创业力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学者普遍认为,外部大环境、内部创业与战略更新、组织环境和绩效、创业者特质等方面都会对学术创业产生影响[3]。笔者认为学术创业力会在创业过程中会受到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影响,并在不同阶段影响学术创业的进程(见图1)。
影响学术创业力的内环境可以从学者和创业组织内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拥有众多科技成果的学者转化为学术创业者,需要经历很多的角色转变,才能对自身新的角色产生认同感,形成自我效能感。因此,学术创业者作为学术创业力的主要行动者,其自身是否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角色转变并完成角色认同,对创业活动做出正确判断,是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内部环境因素之一。很多时候,学术创业者的行为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而是学术创业组织的组织行为。学术创业力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术创业组织内部的组织战略革新。那么,创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结构、组织创新能力、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会对创业活动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影响学术创业力的外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学术创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术创业者需要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中了解社会需求,谨慎处理其外部的政策法律环境。其次,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对学术创业力带来一定的影响。复杂的竞争环境需要高校衍生企业等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遇到的不同形势进行资源和战略的调整,使得学术创业力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最后,技术环境对学术创业力的影响最为明显。外部技术环境的更新换代将对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因而需要学术创业力在技术开发与更新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为学术创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
(二)学术创业力的实现路径
学术创业力贯穿于创业的整个过程,是实现学术创业的关键。在学术创业过程中,学术创业力以学术创业者的参与程度在不同阶段影响公司创业活动的进展,因此笔者以学术创业力参与程度的不同类型,分析学术创业力的实现路径机制。
1.全程参与型学术创业力实现路径。学术创业者全程参与创业过程,学术创业力在创业活动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并得到发展(见图2)。学者为了实现学术创业,必须从学者角色转变成学术创业者,这两者角色定位具有较大的不同。学术创业者需要根据自我效能感对自身的学术创业活动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反思[7],才能在学术创业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机会识别能力、资源获取和整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企业管理能力,并且内在素质和能力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累、螺旋上升。
2.技术参与型学术创业力实现路径。学术创业者为创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但不参与创业过程中的其他事务性管理运作,其学术创业力主要体现在学术生产力带来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机会识别能力等(见图3)。学术生产力是否强劲,是发展学术创业力的关键点。高校衍生企业、新创企业等具有高新技术的显著特征,明显区别与其他普通企业。学术创业者在初次创业时,一般会因为其学术资源的独特性,在外部竞争环境中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随着行业环境中新竞争对手的涌入、替代产品的出现等情况的变化,学术创业力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就会受到考验,需要学术创业者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技术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3.技术入股型学术创业力实现路径。学术创业者将其科研成果等通过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到创业过程中,但不参与公司其他管理运作,其学术创业力主要体现在以其学术资本产生的技术创新力等(见图4)。技术转移型学术创业力是目前高校学术创业活动中最为普遍的[8],因此,高校内部的科研、人事等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实现制度功能的边际效应最大化,激发学术创业的积极性,实现学术创业力的持续性。
因此,在高校的学术创业活动中,学术创业力在学术创业整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学术创业者或者学术组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全程参与型、技术参与型、技术入股型等不同路径进行有效实践,从而实现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过程。特别是学术创业者或者组织通过学术创业活动创办独资企业或者成立高校内部的衍生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和利润以协同创新的形式反哺学术创新,使得学术创业力得到持续发展。
三、发展学术创业力的路径优化
学术创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学校区域特色优势的重要途径。而学术创业力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学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内在驱动力;也是高校以其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地理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区域战略发展的重要产出能力。因此,要立足实际,不断优化学术创业力的发展路径,有效激发和提升学术创业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建设一流学科,搭建支撑平台
学科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独特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知识分类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发展的轨迹大多从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工程技术学科,到目前的跨学科重组等多个循序渐进阶段[9]。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出现不断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新趋向[10]。学科建设发展的立足点是知识积累和社会需求。学术创业作为高校知识劳动链的延长,起源于学科。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活动、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一般功能单位,是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泵。学者以学术研究为基础,通过专利许可、衍生企业、联合风险投资等形式实现知识资本化的活动。因此,高校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组织模式,促进跨学科、交叉学科及各种新兴学科建设,强化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四链融合”,积极搭建深度对接区域重大产业发展的支持平台,将成为提升学术创业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高校围绕优势学科建设,不断扩大服务优势,提升学科组织的学术创新能力、产出能力和转化能力,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如广东省将中山大学等7所高校作为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海洋大学等7所高校的18个学科作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使得学科建设水平稳中有升[11]。这些高校以其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学科优势,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平台,成为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围绕优势专业,建设众创空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号)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众创空间。发挥科研设施、专业团队、技术积累等优势,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通过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增加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12]。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为学术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众创空间除了为学术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之外,其专业、全面、优质的创新创业的辅助服务,如为创业者提供培训辅导、融资对接、主题沙龙、法律法规、市场分析等特色的定制服务将有效地促进学术创业者从学者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高校应围绕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更多科技型学者积极投身科技型创新创业的实践。如云南省不少高校与企业共建众创空间,进而实现创新成果同产业的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对接。如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及科研能力,整合各方的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工商代办、中介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项目申报服务、企业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投融资服务、大学生创业服务、物业服务等一系列的综合服务以及公共会议室、公共实验室等公共设施,为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孵化创业平台[13]。
(三)落实政策制度,产生激励效益
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助力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政策,挖掘已有的政策潜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创业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各级政府要协同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服务保障体系,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引导高校开展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14]。如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地激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办法,《关于深化广东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成果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高水平大学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落实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不同角度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学校5%、所在单位15%、成果完成80%的比例进行分配;《科技成果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规定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入股转化的收益学校按总收益的80%或提取学校股权的80%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团队);《关于落实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以人事制度的改革突破科技人员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11]。
(四)培育创业文化,强化价值认同
学术创业的价值认同感是否强烈,是发展学术创业力的精神文化。学术创业者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感,才能在学术创业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机会识别能力、行动能力、创业激情等特质,并且内在素质和能力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累、螺旋上升。但随着创业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更多的学者开始认为创业精神不仅是个体层面的现象,也是组织层面的现象[15],如熊彼特的创新创业思想主要体现在个体层面的创新创业、组织层面的创新创业以及创新创业的影响[16]。因此,高校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不单单是针对师生员工在精神层面上对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特性的追求,也应是将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主流文化,通过高校的各类活动以制度和仪式等形式加以传播和强化,深深地根植在领导层和师生员工的价值观中,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目前,学术创业成为很多高校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术创业者及学术组织要正确认识创业文化,积极进行组织变革,使其能保持开放的姿态,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对组织内部进行灵活管理,对研究中心和成员授权,强调和鼓励创新,提倡企业家精神,并宽容失败、能在与外部世界保持互动中积极创新创业[17]。
综上,学术创业力作为学术创业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在创业活动中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学术创业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学术创业力,有效发挥学术创业力对创业活动的积极影响,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再创造,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