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对话:问题、经验与方法
——南开新剧110 周年暨新世纪中国话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11-12

文学与文化 2020年2期

高 韵

2019年10 月,恰逢南开新剧诞生110 周年,南开大学也迎来了百年校庆。2019年10 月26 日,“南开新剧110 周年暨新世纪中国话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开幕。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天津市戏剧家协会主办,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开大学、日本摄南大学、日本立教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南开新剧在中国话剧创始期所做的重要贡献,同时对新世纪中国话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研讨。

南开新剧团在中国话剧创始期占有重要地位。崔国良(南开大学)回顾了1909年以来南开话剧的发展历史,为早期话剧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李扬(南开大学)认为南开新剧既具现代性,又根植于深厚的文化传统,推动了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库慧君(华中科技大学)提出南开新剧团之新剧活动切近本源性“剧场性”意味,对其活动的再考察关涉到现代剧场中观演关系的经营和现代戏剧理论体系的搭建与完善。杨秀玲(天津市艺术研究所)通过梳理周恩来在南开的演剧相关活动,认为他在舞美设计、话剧理论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话剧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勤(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从南开新剧团的产生、周恩来与南开新剧团等方面展开论述,肯定了南开新剧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和重要地位。

本次会议中的相关研讨将张彭春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在大会的主旨发言中对张彭春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和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做了全面总结,认为张彭春导演风格的形成和南开新剧团演出水平的提升,为中国当代戏剧的重生和成熟奠定了基础。邹元江(武汉大学)认为,张彭春是在充分理解戏剧审美特性的基础上,寻找着中西戏剧互为借鉴的道路。施旭升(中国传媒大学)指出,张彭春是一位跨越话剧戏曲的戏剧名家,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建设有积极影响。吕双燕(山东艺术学院)在发言中说,张彭春在关于中国戏曲艺术的本质及其现代性的研究和论述方面非常深刻,其戏剧观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张芳(中国传媒大学)认为张彭春极富先见性的导演观、导演实践促进了中国早期戏剧导演职能的完善和中西戏剧交融。

谈及南开新剧团,曹禺自然成为与会专家重点关注的对象。陈军(上海戏剧学院)认为曹禺的编剧思想和方法是在学习中西戏剧艺术经验并融合自身创作体会中逐渐形成的,至今仍有可借鉴的价值。刘家思(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谈到曹禺的戏剧观以受众为本位、以剧场性为核心,同时又强调剧场性应有“节制”。计敏(上海戏剧学院)以《日出》等剧为例,指出曹禺剧作中女性的压抑不是来源于男性个体的威胁或压迫,而是来自父系社会的结构和女性的自我困惑或觉醒后的无路可走。濑户宏(日本摄南大学)通过梳理曹禺在南开新剧团的演出活动,分析了曹禺在南开的演出实践与他的戏剧创作的关系。

早期中国话剧也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铃木直子(日本立教大学)发现了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女学生排演《少奶奶的扇子》的热情极高,且有基督教或英语教育背景的女学生更易接受这部作品的现象。赵骥(上海戏剧学院)详细介绍了朱双云的戏剧活动,指出朱双云对中国话剧运动所做出的贡献和他一生的戏剧经历应受到更多关注。焦欣波(西北大学)着眼于民国初期中外交流下的“水浒新剧”,认为其表演形式虽仍带有传统戏曲的痕迹,但已具有进步的民族意识、革命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观照。徐弋茗(浙江大学)着重探讨了《卞昆冈》,认为其对《死城》的借鉴中既有对西方话剧形态的模仿,又体现着本土性和现实性。邱霞(上海戏剧学院)探讨了外国文艺思潮对田汉文艺思想形成的影响及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对田汉戏剧创作的影响。丁明拥(中国传媒大学)将西方四位戏剧大师的戏剧精神与中国早期戏剧的剧作家、演剧实践结合对照,提出中国早期话剧之于中国传统是对西方“四个莎士比亚”戏剧的嫁接和灌输。

新世纪中国话剧在繁荣的表象背后,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会专家对新世纪中国话剧所面临的困境、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研讨。丁罗男(上海戏剧学院)认为“后戏剧剧场”这一概念有其局限,亦存在进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强调不应过度将“戏剧”与“剧场”分割,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徐承(杭州师范大学)认为融合了现代美学经验的中国话剧的诗化传统仍在艰难赓续延承自抒情传统的顽强生命力,当代人须以倡导和评说避免艺术史走向价值虚无。陈建军(九江学院)通过分析来源于“工作坊—排练”模式的行为重建模式,揭示了谢克纳展演诗学的后现代性质。李伟(上海戏剧学院)提出话剧与戏曲有许多形式上的特点并不具有排异性,在精神层面上亦可互相借鉴,有融通的可能。周夏奏(中国传媒大学)则从傅瑾关于中国话剧史开端的相关论述切入,指出其中存在历史分期、话剧定义的标准、史料使用中的理论反思等问题。

关于戏剧文学的讨论也是刺痛当代话剧人神经的一个话题。徐健(文艺报社)分析了新世纪话剧存在的现实题材创作同质化、经典缺席、青年戏剧人创作乏力等现象。胡薇(中央戏剧学院)以喻荣军的戏剧创作为例,认为优秀的剧作应该在生活的表象下发掘现实中的诗意。夏波(中央戏剧学院)指出,主体性丧失的问题是现在中国话剧的核心问题,应回望经典、找到根基,保持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艺术的独立性。谷海慧(国防大学)提出新世纪话剧“不重故事的剧场艺术”背后隐含着戏剧本体价值的焦虑,强调剧本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戏剧的文学性不容忽视。

进入新世纪以后,话剧舞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与西方思潮的影响有关,也与日趋商业化的演出市场密切相关。胡志毅(浙江大学)在会议的主旨讲演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提出了新世纪话剧的“再舶来”与“视界交融”现象,指出新世纪的“再舶来”存在文本中心向舞台中心的转向。方冠男(云南艺术学院)关注中国舞台上与外国导演合作演出的案例,认为中国话剧需要通过外国导演这一“他者”,去寻找“自我”。郑应峰(澳门科技大学)从受众对象、文化环境、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的传播视角,梳理了澳门当代话剧的发展过程。胡德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认为王延松版《原野》既忠实原著精神,又有创造性的舞台呈现形式,是新世纪表现美学导演艺术的成功发展和范本。谭咏枚(浙江大学)探寻了《酗酒者莫非》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认为陆帕关注的是人的存在与生命意义。饭塚容(日本中央大学)总结了40年来中国话剧在日本的演出情况,认为目前存在轻中日戏剧交流的倾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交流机会。高韵(南开大学)提出新世纪以来中国话剧在日本的传播呈现出合作途径及戏剧形式多元化的趋势。邹红(北京师范大学)认为新世纪以来小剧场戏剧已经成为一股具有充足活力、不可忽视的力量,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幸洁(浙江工业大学)认为戏剧研究的范围可拓展至虚拟社交空间,主张关注女性观众所表现出的审美倾向和身份认同。苏琼(厦门大学)认为当代戏剧研究中的女性研究鲜有人关注,未来可以从女性戏剧史和思潮研究等方面进行女性视角下的戏剧研究。王海冰(曹禺故居纪念馆)基于话剧未来的发展也将受到人工智能影响这一观点,讨论了未来人工智能进入话剧领域的多种方式。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丁罗男教授和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胡志毅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丁罗男指出,新世纪以来,西方思潮的单向涌入已被全球化语境下的东西方对话代替,我们需要调整好“对话”的姿态。胡志毅在总结发言中说,本次会议议题集中且具有开放性,青年学者的出现拓展了学术话语,研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国话剧研究应注重话剧理论建设,今后可以尝试从多角度进入话剧研究,提高话剧研究的理论水平。新世纪中国话剧期待伟大的编剧,伟大的导演,伟大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