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11-11谢春明

学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语文培养

摘 要: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就是不断地创新,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可以更好地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基于此,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高中语文教学也应如此,不仅要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65

时代进步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不断地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原动力。现阶段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创新和创新思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人类在开展所有活动时都会受思维的指导支配,创新行为来源于创新思維。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首要教育目标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对学生日后成长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思维与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不仅是基础性的人文学科,还是一门思维学科。有学者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都以工具性为基础[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代表其自身是能够实现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在一些特定场合中还是一种劳动工具,同时还是能够实现目的的工具,如通过书面语言进行交际。

之所以会说语文学科是一门思维学科,是因为语言和思维的紧密关系。人体大脑面对客观事物时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的概括,都会通过思维得到体现,可以说是一个通过语言实现的、对事物本质特征进行揭示、理性认知事物内在规律的过程。因此,将语言看作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表现,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二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2]。

创新思维则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应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出具备价值的新观点、新问题、新知识、新方式等。创新思维将多项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如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聚合思维、想象思维等。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进行研究,充分说明语文学科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和教学观念束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公”,大多数教师惯于采取“填鸭式”教学法,力求在短时间内将自身所学全部灌输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并没有清晰明确地认识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是什么。教师给学生重点讲解的知识普遍是考试时常常会碰到的,要求学生牢牢记住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能偏离这条轨道。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愈发感觉到学习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难以产生想要进行创新的想法,因此,要正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助力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3]。

(二)传统的课程体系

传统课程体系的设置并不十分合理,如过于重视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和人文精神,学生难以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传统课程体系重视的是传授具体形象的知识,轻视对创新思维进行锻炼和培养学生应用自身所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高中生课业繁重,大部分学校会设置过多课程内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书本知识的学习中,缺少独立自主思考的时间,而且课本教材中大多是既定内容,很少会设置争议性内容,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

(三)模式单一的现行考试制度

现阶段实行的考试制度也是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原因之一,考试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大同小异,试题泛滥,致使学校受到制约,僵硬的标准化考试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4]。此外,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学生将更多精力用于应付考试,并未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在固定教学模式下,学生思考僵硬,过度依赖标准答案。教师为了让学生考高分,将自身教学模式改为标准化教学,对于实用知识的过分追求,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愈发排斥学习,好奇心、求知欲被遏制,何谈创新?

(四)创新思维理论的匮乏以及实践的困惑

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应试教育为指导思想,没有形成全面的创新思维教育理念。虽然应试教育早就被人们所诟病,但是教学评价方式并未得到大幅度调整,原有模式仍占主流,高中语文教学并未得到全面解放。

另外,创新思维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大多接受的是现代化教学理念,积极把科学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却忽视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科目教学的特殊性。和其他学科进行比较,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教师需要做好基础语文知识的传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创新思维教学的深入研究,以至于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造成一定影响。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构建师资队伍,创新教学理念

想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各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保障,教师自身就需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这是教师理应担负的职责、义务。

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除了要详细讲解课本内的知识点,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剖析文本内容时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同时,使其快速实现自我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正是因为存在好奇心理,学生才可以不厌其烦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在遇到困难时,也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将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冷静思考形成各种观点,对事件起因、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具体结论。

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时,首先需要给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強化其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为什么”,引导学生勇于提出自己质疑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在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展示独立思考的结果。

(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直觉思维的果断性

直觉思维的产生都是转瞬即逝的,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都能快速捕捉其火花,而优柔寡断的学生通常都会错失良机。素质教育倡导要让学生全面发展,给予学生赞赏和尊重,通过实施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自尊心,让学生勇敢果断地捕捉直觉思维的火花。

教师在给学生传授新课时,新的文章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培养和锻炼直觉思维奠定良好基础。此时,需要教师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勇于发表自身观点,精准捕捉住瞬间迸发的直觉感受。在学生依靠直觉思维得到结论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结论进行验证。在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后,教师要给予学生高度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建立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就是发散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就需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力求获取更多的方案或结论。通过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散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逆向思维,这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关键,同时还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站在逆向思维的角度看待问题。

(五)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之一就是想象思维,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时会具备更加开阔的思路,进而取得更多收获。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素质教育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不仅要将基础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深入发掘学生的潜能,对其智力进行开发,对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正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

(六)优化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确保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依托于创新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深化,教师在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作出创新的同时,把创新思想传达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牢牢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基于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心理特征、认知规律,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巧妙地把创新思维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取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9(30):80.

[2]黄娇秀.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现代交际,2018(17):214.

[3]钟德清.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夏红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谢春明(1974.2—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高中语文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