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0-11-11严燕清

学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辅导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此阶段的小学生因独立思考能力和自觉主动学习能力还尚未得到训练和实践,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数学课堂模式强化锻炼,发挥自觉学习能力。课堂上的讲授让学生自觉学习的同时,离不开适当的和必要的课堂辅导。课堂辅导有利于学生提出个体差异化的问题,解决学生个人心中困惑,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有效的课堂辅导十分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辅导现状;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17

一、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的作用

小学生因独立思考能力和自觉主动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训练和实践,课堂上的讲授让学生自觉学习的同时,需要教师适当的辅导。数学课堂辅导,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最直接有效地解决心中的困惑。直接有效体现在:一是不拖延,保证学习的连贯性,便于知识的及时转化和吸收。二是对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来说,能够及时请教教师辅导解决心中疑惑,增强知识学习效率,增加学习自信心;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的及时辅导,可以让学生多掌握一点知识,不放弃知识,学一点儿会一点儿的状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期的学习提供一点基础。三是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体会到更大的教学成就高和职业价值。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现状分析

目前,在各地区的小学教育中,数学的课堂辅导都是教师教学的必要环节。在课堂辅导中,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教学辅导理念。在辅导过程中,有一些方式值得借鉴和发扬,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耳提面命式的辅导,可能就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启发性。目前,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辅导缺乏引导

现在的数学辅导,教师一般是偏重于学生学习新授知识后的课后练习题。目前,大部分教师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并给学生批改,再带着学生对练习题进行集体的讲解,对重点易错题进行强调。这种方式可能是最方便的辅导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培养,学生受到的是灌输式的权威学习。

(二)辅导缺乏因材施教

课堂辅导的过程中,对于练习题,教师会当堂提问,并由学生起来回答,之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统一标准的评判。可是,对于当堂的随堂练习,在实际审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智力以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学生对试题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第一单元是“位置与方向”,第三单元是“复式统计表”,在这两堂课的辅导中,有的学生对位置十分敏感,方向感很好,生活实践能力强,有的学生对数字敏感,喜欢表格化、图表化的事物,所以学生们在学习这两大知识点时,体现出来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统一一个判断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这会抹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天分,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他们扬长避短。

(三)辅导缺乏师生有效沟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与速度,一般情况下是在教师的控制下的,有时候会随着教学计划执行,这就在某些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这之下的辅导节奏也会随着教师的计划进行。如此过程,学生在輔导过程中难以将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表现出来。教师的辅导可能对有的学生来说没必要,对有的学生来说,辅导得又太浅,从而使辅导效果降低。这期间,如果学生又不能真实地表达出学习意见和需求,也会在辅导的过程中流于形式。辅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稳固知识,辅导的过程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让目的流于过程,不利于整体教学计划的实施,更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个人成长。

(四)辅导内容、形式单一

现阶段的辅导,大部分教师辅导的内容都是数学课后练习题,涉及探究类活动的辅导比较少。这种情况是大部分教师和家长了解的,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最利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师们基本都会认为,数学知识的记忆辅导和试题辅导是最能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像探究类、合作类的辅导会耽误学生和教师时间,不利于提高成绩。但事实上,这种辅导形式过于单一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小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处于探索世界、探索知识的阶段,适当地丰富辅导形式,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些探究类的学习实践中,更能增加动手体验,这是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的课堂辅导应该转变思路和方法,进行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辅导,让方式和目的能够实现统一。因而,转变和扩大辅导的内涵和外延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数学辅导重在启发性和探究性,用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方式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一)转变课堂练习形式,丰富课堂辅导内容

课堂辅导形式的转变和内容的增加,可以增加辅导的吸引力。要想让辅导的效果更有效,首先在知识上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关联起来,并结合着生活知识,找到数学课堂练习可以运用的多种表现形式。以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为例,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着生活中的情况进行辅导,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角,也可以观察教室、校园找到角。只有学生从问题中找到自己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时,才会更加用心地接受辅导,接受学习。小学数学大部分都是涉及实际生活的知识,在一些非常具有生活化的题目和知识中,教师还是应该将眼光和思维放开放大一些,不能局限于课文上的问题和场景,要多通过教材,挖掘学生生活中可以运用的场景和例子,利用与他们有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进去,甚至是可以让他们自主研究,组成探究小组进行活动分工来进行实践活动,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给教师和同学展现学习成果。这样通过实际化、生活化的方式,在学习的深度上加大,学习的范围上扩大,最大限度地提高辅导效果和呈现成果,这样也能够用学生自己的方式拉近课本与生活的距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励学生勇于探索

新教育理念下,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者,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更是引路人。学生在教学中,是学习的主体,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不再是以前的跟随者。所以,小学课堂里,更要发挥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倾听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疑问,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关于“克和千克”的学习,课后有学生问我:“为什么重量单位不能都用克或者都用千克?”对于这个问题,我简单地讲了一下,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但这位学生对这个问题,进入了牛角尖里,怎么也出不来。最后,用了好几天,每天都给他讲例子,讲为了方便计数,根据事物种类选择用克还是千克,才讲明白。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地进行课堂辅导。所以,新课改下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发挥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联想和创造,让课堂节奏和学生思维保持一致,改变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消化和吸收知识。

(三)加强师生沟通,创造和谐课堂

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是课堂能够完整进行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保证课堂知识严肃性的基础上,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释放和发挥。记得又一次上课,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苹果砸的是牛顿,不是我?”听到这个问题,我跟学生都笑了。表面看起来,这个问题很奇怪,但是事实上,反映了这个学生知道的课外知识还是比较多的,了解牛顿名人知识,另外,也表明他有乐于思索的思维。所以,课堂上,我没有批评他,反而是表扬了他一下课外知识丰富。我觉得这也是课堂上师生之间良好沟通、和谐相处的民主课堂。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对于良好的师生沟通,教师首先应该经常询问学生学习情况,询问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把心中疑惑和学习感受表达出来,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经过沟通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其次是对于在沟通中产生的问题,教师要发挥课堂机智,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为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经过启发进行新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做到沟通下的和谐辅导。

(四)增加辅导活动,活化课堂氛围

新的课程改革后,各地学校也为了适应新课改理念都尝试了新的辅导方法,如实践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这些新生的教学方法其实都是注重了学习形式活动的转变,都是想通过转变课堂组织形式来活化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改新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新气象和新成效。所以,教师还需不断地将教材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新授课和课堂辅导结合起来,开发更多有效的辅导形式,谨慎施行新的辅导方法,将学生带入到有效果的课堂辅导中来。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知识为例,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以方队或者转圈丢手绢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表达方位。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巩固了相关知识。

四、結语

小学阶段的课堂辅导,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总结现状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有效的调整,对提高学习效果和助力学生成长是十分有意义和必要的。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锻炼,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和谐高效的课堂和辅导中逐步提升数学素养,提高思维品质,以达到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和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颖,陈艳梅.小学数学教研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2]程汉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具有的特征[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

[3]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叶立艳.探讨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的有效策略[J].女报(时尚版),2020(1).

作者简介:严燕清(1994.5— ),女,汉族,福建福州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辅导策略小学数学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高校辅导员辅导职责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