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无偿献血人群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情况分析

2020-11-11王娇胡娟宋知杨杨星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献血者血型亚型

王娇 ,胡娟 ,宋知杨 ,杨星

(1.贵州省血液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ABO 血型系是人类血型系中抗原免疫原性最强的一个血型系, 有着其他血型系没用的独特性质,是输血与器官移植中最重要的血型系[1]。 ABO血型检测是各级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项目之一,其鉴定方法目前仍以免疫血清学检测为主,需要同时进行红细胞正定型和血清反定型综合判断,准确的ABO 血型可大大缩短了输血前交叉配血的时间,确保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安全的临床用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本中心献血者192053 人次中,微量板法复检为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样本145 例,试管法检出的48 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血样,其中献血者男性29 人,女性 19 人,汉族 36 人,少数民族 12 人,18~55 周岁健康人群,排除重复献血人员样本计算。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KA-2200 血型检测专用离心机(日本久保田公司)、5420 离心机 (日本久保田公司)、电热恒温振荡水槽(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血型抗-A、抗-B、抗 A1、抗-H、ABO 反定型细胞、A2 细胞、红细胞血型鉴定谱细胞等均购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抗-AB 购自GIAGAST;人源抗-A、抗-B 血清为本实验室自配,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2 血清学方法 采用经典试管法检测, 红细胞正定型凝集强度<4+为抗原减弱,血清反定型凝集强度<2+为抗体减弱[1],参照试剂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判断。

2 结果

微量板法检出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样本145 例中,用试管法检测有48 例确为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ABO 血型抗体减弱有 33 例,占68.75%,ABO 亚型10 例,占20.83%,不规则抗体5例,占10.42%,主要为抗-M 和冷抗体非特异性凝集,其中,不规则抗体中抗-M 抗体2 例,冷抗体非特异性凝集3 例。 其余的为正常ABO 血型。

ABO 血型中 A 型 24 例 、B 型 9 例、O 型 11例、AB 型 4 例。

3 讨论

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要求,ABO 血型是献血者血液样本血液检测项目之一,正确鉴定ABO血型是保障用血安全的首要前提。 不论对于受血者还是供血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准确无误的ABO血型结果关系到用血者的生命与健康,为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相关的保障措施。

目前ABO 血型检测在多数实验室广泛采用的是免疫血清学方法,传统的试管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采供血系统中,ABO 血型的检测从初检、复检到最后的结果发布更是层层把关,确保发往临床的每一血液产品血型的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表1 48 例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2016 年和2017 年的无偿献血人群血样中筛检的48 例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样本的检测, 在献血人群样本中所占比例为0.02%(48/192053),与杭州地区报道的无偿献血人群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比例相近[2]。 考虑到研究对象为健康人群, 疾病状态引起的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可予以排除。 分析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血清抗A 和/或抗B 减弱为首要原因,实验发现尤其以抗B 减弱多见,可能与人群机体的免疫抑制和不同的生活环境相关,不排除在判读凝集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差异。 抗体减弱多见于新生儿、 老年人或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者,而健康成人很少出现,故对于研究中献血员血样抗-A、抗-B 的减弱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在血清反定型实验中,通过血清量的加倍或延长反应时间后凝集强度有所增强, 提示为ABO 血型抗体减弱[3],同时其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血清抗体筛选均无异常的血样, 该血液制品可供应临床。

ABO 亚型的判定往往是根据与抗体反应强度、H 抗原强度、吸收放散能力等血清学试验的反应格局[4]。 ABO 亚型也是造成正反不符的主要原因,其产生由基因突变所致,与疾病发生无关,血清学特点是献血者红细胞与试剂抗A 和/或抗B 反应减弱或无凝集,血清中有时含有不规则抗A1 或抗B1,鉴定时如只做正定型,易将亚型误认为O 型[5]。 献血者由于红细胞上A 和/或B 抗原表达减少,这类ABO 亚型血液最好输注给相同亚型患者的体内,但由于其频率极低,几乎很难找到相同亚型的患者,为了避免误输给正常血型人群后,产生溶血反应或因同种免疫产生同种抗体的可能,ABO 亚型血液在各级血站多数情况下只能作报废处理。因此, 在条件允许时可建立ABO 血型亚型的稀有血型库,有的放矢,最大程度的寻求相同亚型的血液来源满足临床患者对亚型血液的需求,提高血液的利用率。

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出现会干扰ABO 血型的反定型检测[6],容易把 A 或 B 型误判为 O 型。 健康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远远低于疾病人群,但一些天然抗体或非特异性抗体仍会造成ABO 血型判断的干扰。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血清中含少量冷凝集素,效价很低,当效价低于16,在4 度以下才有活性[7]。 本研究中冷抗体的处理,在提升反应孵育温度,或用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后凝集强度减弱至消失,临床使用时可给予保温输注或提升环境温度的建议。 而大多数抗-M 为IgM 型的天然抗体,在25 度以上没有活性,无临床意义[8]。 但为了防止输注后致敏病人红细胞,再次输血可能会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如输注过快,局部温度过低,还可能造成急性溶血,所以对于存在不规则抗体的血清制品应予以报废,减少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于献血人群而言, 引起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除了以上情况外,还有红细胞被人体内不完全抗体致敏造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情况。 在献血人群中有1:1000 至1:9000 的人被检出DAT 阳性, 而没有免疫性溶血的临床症状[1]。引起DAT 阳性的因素很多,如药物使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溶血性贫血等。 有人报道,72%DAT 阳性的血源会缩短红细胞寿命,临床输注后会影响患者的病情[9]。 在本次研究中尚未发现因DAT 阳性而造成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考虑与其凝集强度与性质有关,但是易造成临床输血科交叉配血次侧配血不合,故对于这类红细胞可予以报废血处理。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为疑难血型鉴定范畴,不仅要靠传统的血清学检测,尤 其对于亚型确切型别的判断还需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检测。 目前对这类血液产品的处理国家并没有统一标准[10],在遵循相容或相合性输注的基础上,需要我们每一位实验人员强化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实验技能,适应科学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趋势,做好血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猜你喜欢

献血者血型亚型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HeLa细胞中Zwint-1选择剪接亚型v7的表达鉴定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
抑郁的新亚型:阈下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