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2015 年江西省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分析

2020-11-11王艳敏周鸿熊丽邱伟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叶菜类水生江西省

王艳敏,周鸿,熊丽,邱伟华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西省食源性疾病诊断溯源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29)

江西省是蔬菜种植大省,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三废”的排放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对金属矿产的大量开采和利用,使易吸收的可溶态重金属元素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周边环境及土壤中。蔬菜既可以通过根系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也可以通过叶片吸收空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居民蔬菜消耗量不断增加,蔬菜的健康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解江西省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和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对江西省9 大类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开展了3 年的连续监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2013-2015 年在江西省11 个设区市,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2 个县(区)作为监测点,选择主要蔬菜供应区,采集叶菜类、甘蓝芸薹类、鳞茎类、茎类、非葫芦科茄果类、块根块茎类、豆类、瓜菜类、水生类等9 大类43 个品种的蔬菜样品1450 份。 采样环节覆盖流通环节的商店、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和路边摊位。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ZEEnit700 原子吸收光谱仪(德国耶拿分析仪器公司);AF-640 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MARS 微波消解系统(美国 CEM 公司);MS304S 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元素空心阴极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各元素标准溶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硝酸(优级纯),德国Meker 公司;过氧化氢(优级纯),国药集团。

1.2.2 检测方法 所有样品均检测铅、镉、总砷、总汞4 种元素,铅:GB 5009.12-2010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镉:GB 5009.15-201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总砷:GB 5009.11-2014 原子荧光光谱法;总汞:GB 5009.17-2014 原子荧光光谱法。

1.2.3 实验室质量控制 采用空白试验、 平行样测定和加标回收率试验进行质量控制,所有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并且随同样品测试做了质控样(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定,测定结果均在证书标准值范围内。 对成批相同基体类型的样品做平行测定,平行测定结果满足分析方法的误差要求。

1.2.4 评价方法 依据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参考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具体限量值见表1。 监测样品中有1 项或1 项以上监测项目不合格,该样品判定为不合格。

1.2.5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 多个样品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蔬菜重金属限量国家标准

2 结果

2.1 蔬菜中铅的污染状况 1450 份蔬菜样品铅的总体检出率为70.9%,总体超标率为2.22%,各类蔬菜铅监测情况见表2。叶菜类中铅含量的平均值最高,为0.074mg/kg,叶菜类中铅检出率也最高为80.6%。 铅超标率最高的为块茎类蔬菜, 其超标率为7.22%。 铅超标率较高的具体蔬菜品种为块根类蔬菜中的生姜(14.30%)和水生类蔬菜中的藕(11.10%)。 块根类蔬菜样品中铅检测值的 P95 值为0.19mg/kg,已高于国家限量标准 0.1mg/kg。 对 9 类蔬菜进行铅超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26,P<0.001)。

表2 江西省蔬菜中铅检出情况及检出值分布

2.2 蔬菜中镉的污染状况 1450 份蔬菜样品镉的总体检出率为74.1%,总体超标率为1.40%,各类蔬菜镉监测情况见表3。叶菜类中镉含量的平均值最高, 为0.042mg/kg, 茎类中镉检出率最高为89.0%。 超标率最高的为水生类蔬菜,其超标率为7.41%。镉超标率较高的具体蔬菜品种为水生类蔬菜中的藕(11.10%)和块根类蔬菜中的生姜(9.09%)。 水生类蔬菜样品中镉检测值的P95 值为0.086mg/kg,已高于国家限量标准0.05mg/kg。 对9 类蔬菜进行铅超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92,P<0.001)。

表3 江西省蔬菜中镉检出情况及检出值分布

2.3 蔬菜中总汞的污染状况 总汞在各类蔬菜样品中总体检出率为44.3%,总体超标率为0.91%。所有种类蔬菜样品的检测平均值和 P95 值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0.01mg/kg。 对 9 类蔬菜样品进行比较, 总汞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9.741,P=0.284)。 见表4。

表4 江西省蔬菜中总汞检出情况及检出值分布

2.4 蔬菜中总砷的污染状况 总砷在各类蔬菜样品中总体检出率为44.3%,总体超标率为0.35%,各类蔬菜总砷监测情况见表5。所有种类蔬菜样品的检测平均值和P95 值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0.5mg/kg。 对9 类蔬菜样品进行比较,总砷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36,P=0.775)。

表5 江西省蔬菜中总砷检出情况及检出值分布

3 讨论

重金属是当今常见的污染物质,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其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性及后果严重性等[2]。 重金属由于不能被生物降解,而且随着食物链的传递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3]。 铅、镉、汞、砷作为常见的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更是引起人们的重点关注。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制定的全球环境监测规划中,将重金属列为重点研究的环境污染物和需要进行优先监测的食品污染物[4]。 我国对食品级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十分重视,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5],NY/T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6]等标准,均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列入重点监测的项目。

本次对 2013-2015 年江西省 9 大类 1450 份蔬菜样品的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蔬菜中铅、镉、总汞、总砷的超标率均在3%以下,铅(2.22%)、镉(1.40%)的超标率高于总砷(0.35%)和总汞(0.91%),四种重金属在蔬菜中的超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31,P<0.001)。 该结果与 2013-2014 年广东省基地蔬菜中重金属污染以铅、 镉为主,总汞、总砷污染程度较低[7]的情况一致。与许静,等[8]对福建省4 城市19 种蔬菜重金属监测以铅、镉为主的结果一致。

叶菜类蔬菜中铅含量的平均值和检出率均较高,铅超标率最高的为块茎类蔬菜,其超标率为7.2 2%。 铅超标率较高的具体蔬菜品种为块根类蔬菜中的生姜(14.3%)和水生类蔬菜中的藕(11.1%)。铅是一种具有蓄积性、多亲和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造成人体神经、造血、心血管、消化和免疫等系统的损害,更是国际上公认的危害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第一杀手[9]。楼蔓藤,等[10]研究表明2003-2007 年中国儿童铅中毒率平均为23.61%。王永福,等[11]对2004 年至2011 年德兴市就诊儿童血铅进行检测表明,儿童高铅血症及铅中毒的流行率为50.1% ,低龄儿童对铅更敏感。 本研究中铅污染较重的蔬菜主要集中在块茎类和叶菜类中,这可能与土壤、大气等自然环境中铅的污染有关,由于日常摄入量较大,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尽量降低铅含量。

叶菜类中镉含量的平均值较高,茎类中镉检出率最高。 超标率最高的为水生类蔬菜,其超标率为7.41%。 镉超标率较高的具体蔬菜品种为水生类蔬菜中的藕(11.1%)和块根类蔬菜中的生姜(9.09%)。镉元素的特点是蓄积性强,人体摄入镉会损害其血管健康,导致肌体组织缺血,引起系统性损伤,干扰骨细胞钙化程度,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导致引起骨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 损害其骨质健康[12],20 世纪 60 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痛痛病”就是因为人体中镉含量过多引起的。 本研究中镉污染较重的蔬菜主要集中在叶菜类、茎类和水生类中,研究表明相同的土壤环境和种植条件下, 叶菜类蔬菜对镉的富集明显高于其他作物[13]。

生姜和藕中的重金属无论是铅还是镉的超标率均较高,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生姜作为块根类蔬菜,长期与土壤接触,大部分重金属通过根系直接从土壤吸收,间接论证了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彭松发,等[14]对萍乡市芦溪县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监测发现, 镉含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部分土壤已超出国家二级土壤质量标准。

莲藕作为水生类蔬菜,重金属含量超标较重,可能是莲藕吸收了池塘淤泥中的铅、镉离子,在藕中积累,致使铅、镉含量较高。 黎先超,孙小梅[15]以中南民族大学学校荷塘中莲藕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莲藕中镉离子含量很高,其次为铅、铜、锌,与国家农产品安全食用标准比较,铅含量超标4.3 倍,镉含量超标228 倍,其它金属离子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猜你喜欢

叶菜类水生江西省
模拟成真
叶菜类蔬菜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叶菜类蔬菜中的农残防控体系
叶菜类蔬菜多品种多茬口高效栽培技术
互助
互助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