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2020-11-10张倩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编号法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31)。参照组施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患者指标前后的血气指标及病情恢复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但是研究组的PaO2和PaCO2指标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与参照组血气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病情恢复率是96.77%,参照组病人的病情恢复率是80.65%,研究组恢复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

【中图分类号】R563.9;R563.8【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受限,且在身体感染的情况下,会出现急性发作的特征,加重患者的不可逆阻塞程度,致使患者通气功能障碍,呼吸衰竭[1]。为了深入研究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研究结果讨论,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编号法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31)。参照组男女性别比值是16:15,年龄53-78岁,均龄(67.14±4.64)岁。研究组男女性别比值是16:15,年龄53-79岁,均龄(67.25±4.39)岁。不同组内基线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距,且入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加入研究工作(P>0.05)。

1.2纳入标准

(1)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指南》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标准;(2)临床确诊;(3)患者PaCO2高于80mmHg;(4)患者病历资料完整。

1.3排除标准

(1)患者合并具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2)合并精神类疾病或者神经功能障碍灯患者;(3)肿瘤患者;(4)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5)合并其他遗传性疾病的患者;(6)呼吸机应用禁忌症的患者。

1.4治疗方法

(1)参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止咳祛痰、吸氧,扩张支气管及营养支持治疗等。60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0.9%氯化钠溶液10ml融合,雾化吸入治疗,2次/d。250mg氨茶碱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2次/d。氧流量1- 2L/min之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工作模式是自主呼吸/时间控制模式,即为“S/T”模式。氧流量3- 5L/min内,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及血气值等,合理设置指标。吸气压8-17cmH2O,呼气压4- 6cmH2O。通气时间3- 4h/次,1- 2次/d。结合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

1.5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指标前后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比较其病情恢复率。显效:病人症状消失,氧饱和度95%- 100%;好转:症状改善,氧饱和度90%- 94%,血氧分压上升;无效:病人症状未见改善或者病情加重(病情恢复率=显效率+好转率)[2]。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实施数据统计,单因素以t或者c 2计算,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但是研究组的PaO2和PaCO2指标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与参照组血气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研究组与参照组病人的病情恢复率对比

研究组病人的病情恢复率是96.77%,参照组病人的病情恢复率是80.65%,研究组恢复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能力较差,且多具有呼吸肌疲劳、气道阻塞等临床症状[3]。常规药物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通过祛痰、止咳及扩张气管治疗等,改善患者的喘憋症状,但是药物作用速度较慢,效果不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但是研究组的PaO2和PaCO2指标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且研究组病人的病情恢复率是96.77%,参照组病人的病情恢復率是80.65%,研究组恢复率相对较高[4]。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建议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杜锦辉,陈芳.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50例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07):824-826+865.

[2]陈海波.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8):158-159.

[3]刘莉敏,李玉磊,李春,等.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动脉血气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09):1854-1856.

[4]莫坤灵.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5):51-52.

作者简介:张倩(1984-),女,汉族,贵州安顺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主要从事:重症监护室住院医师职务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62例临床分析
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35例护理体会
多元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应用价值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