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外科临床感染因素与防治对策分析

2020-11-10赵扬,陈春民,张洪亮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泌尿外科

赵扬,陈春民,张洪亮

【摘要】目的:探究在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存在的感染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降低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将我院泌尿外科在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的38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科室内未出现感染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总结容易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与防治对策。结果:经过资料数据对比,观察组女性患者数量多,年龄相对较大;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侵入性操作的例数多;留置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总结,容易引发泌尿外科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侵入治疗等。结论:造成泌尿外科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较多,在分析感染因素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可以显著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风险,建议推广。

【关键词】泌尿外科;感染因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699【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泌尿外科属于高感染风险的科室,每日接诊患者的数量多,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各种侵入性的操作。在疾病治疗中,患者会应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感染会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使自身的疾病更加复杂,延长住院治疗的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医院感染一般分为两个感染途径,一种是直接感染,指的是患者直接接触病毒或病菌所形成的感染,如手术操作、护理交叉感染等,间接感染指的是空气传播等非接触性造成的感染。感染需要应用抗生素进行后续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降低泌尿外科感染的风险。鉴于此,我们对我院泌尿外科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38例在院内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治疗中容易诱发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5月~2020年5月。抽取泌尿外科治疗期间存在感染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有11例,女性有27例,年龄范围在47~78岁,平均是(60.51±0.36)岁。同期选择38例未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有29例,女性有9例,年龄范围在21~60岁之间,平均是(35.92±1.34)岁。

研究病例选择标准:患者经过检查符合泌尿外科疾病的确诊标准;需要住院治疗,在治疗期间可能涉及留置尿管;年龄在18岁以上,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护理配合能力;全程参与,临床资料与患者的个人信息完整。排除以下情况: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疾病;肿瘤疾病;对治疗使用的药物过敏;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入院前有感染情况;中途退出研究等。

1.2研究方式

本次研究选择资料回顾法进行分析,全面整理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治疗资料,要求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在资料收拾完毕后,将資料存入系统中,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根据两组患者信息之间的差异,寻找患者的感染原因。为了保证资料整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研究开展前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医护人员掌握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流程。患者个人信息包含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住院时间和治疗相关资料等,例如是否存在侵入性操作、尿管留置时间等数据。

1.3感染诊断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诊断,结合患者的治疗实际情况和身体特征进行分析,确保患者是院内治疗期间获得感染,使研究结果准确。

1.4统计学方法

指标数据纳入SPSS26.0软件中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率),差异检验的工具是X 2。计量资料表示为(x±s),差异检验的工具是t。当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临床资料

从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存在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合并其他疾病这些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2.2住院时间和留置尿管时间数据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长,留置尿管时间长,数据经过比较存在差异,P<0.05。

3 讨论

3.1泌尿外科患者的感染因素

从上文表1和表2中的数据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存在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存在其他合并症方面、住院时间和留置尿管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总结如下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1)性别因素。女性患者更容易感染,这与患者的生理结构有一定关系。女性的尿道较短,外生殖道环境复杂,因此更容易发生泌尿感染。(2)年龄因素。年龄与身体的免疫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自身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患者受疾病治疗的影响,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会明显降低。年龄越高,患者感染的风险就越大。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超过50岁以上的例数有27例,表示年龄是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主要因素。(3)存在侵入性操作。观察组患者侵入性操作例数多,最多的就是手术治疗,表示手术治疗等侵入性操作会增加感染几率。侵入性操作暴露了患者的内环境,使得外源性细菌及病毒都有机可乘,在创口及血液等媒介下侵入到机体,增加了感染风险。(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有效方式,但是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会造成耐药性增加,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5)存在合并症。如果患者同时患有2种或以上疾病时,患者感染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泌尿外科治疗中感染的几率会更高。对于存在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其尿液中的抑菌成分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排尿过程中可能有感染风险。(6)住院时间和留置尿管时间。这两项指标的时间越长,表示患者的疾病越严重。医院内含有病菌数量多,长时间接触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留置尿管时间长,针对导尿的护理操作就会增加,如果出现尿管规格不相符、护理操作不当等,会大大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留置尿管时间长,影响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延长康复时间,从而造成住院时间长。(7)医护人员因素。在患者治疗和护理期间,需要直接接触医护人员。虽然在本文研究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医护人员对感染造成的影响,但是作为医疗活动的执行者,医护人员的操作对于感染的影响非常密切。医护人员是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医护人员每天会接触很多患者,与携带感染病菌患者接触后再与其他患者接触时,会出现交叉感染或自身感染的情况。如果医护人员无菌护理观念差,在医疗活动中没有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和护理,会明显增加感染的风险。

3.2防治对策

泌尿外科的治疗中,预防患者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感染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增加原发性疾病的治疗难度,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院内感染的控制需要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特别是在泌尿外科这个高发感染的科室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规避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上文中分析了感染的常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可提升管理效果。

(1)加强基础性护理。医院内存在大量的病菌,容易因空气接触导致感染。做好日常通风和消毒,减少病房内病菌数量。每日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洁,物品也要消毒,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空气消毒。患者的个人物品也要清洁,特别是贴身的衣物要每日更换,做好清洁和消毒。(2)营养供应。疾病的治疗影响患者的进食,加之患者的食欲下降,会导致患者机体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下降。护理人员要科学的安排患者的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等供应,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鼓励患者多进食,多饮水,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3)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维系和谐的护患关系,当患者入院后主动沟通。首先做好健康教育,讲解患者自身的疾病和治疗方式等。针对容易感染的风险进行仔细讲解,叮嘱患者规避,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更好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在沟通中把握患者的情绪状态,疏散患者的心结。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4)感染预防。护理人员要提升感染预防的意识,注意在日常护理中规避易感因素。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重视无菌护理的严格执行,置管后注意密封性,避免细菌侵入。选择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导管,置管完毕后要妥善固定,不要有滑脱现象的出现。叮嘱患者做好对留置尿管的保护,避免出现意外性拔管事件。导尿管的位置要低于膀胱,使导尿顺利,避免回流感染。(5)加强管理。手术操作和护理是容易感染的重要环节,手术室和应用的器械要严格消毒,发现污染要重新消毒。手术室需定期对空气、台面和物品等进行消毒,减少病菌的数量。病房内要控制人数,规定家属探视的时间,减少人员流动,实现感染的良好控制。(6)提升护理素养。泌尿外科需要重视对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增加科室的硬件水平投入。医护人员要定期接受教育,提升护理安全意识,主动、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做好认真、负责。引进先进的消毒设备,减少环境内病菌的数量。

因此,泌尿外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面临非常多的感染因素,如年龄过大、住院时间长、存在侵入性治疗、留置时间长、存在合并症等。在治疗期间针对以上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治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升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晋.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7(07):1278-1280.

[2]袁星,胥振國,曹雷.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01).

[3]曹仲,徐珊.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1):80-83.

[4]王振林.泌尿外科临床感染因素与防治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8):82-84.

[5]吉久婷.输尿管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7):33-35.

[6]Straccia Patrizia,Bizzarro Tommaso,Fadda Guido,et al.Comparison between cytospin and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urine specimens classifed according to the Paris System for Reporting Urinary Cytology[J].Cancer cytopathology,2016,124(7):519-523.

[7]龚悦辉,张慧波.泌尿外科病人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0,18(31):4365-4368.

[8]黄发,吴志娜,孙立光.头孢唑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09):134-135.

[9]胡忠春,赵明,张文才.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5(1):199-201.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泌尿外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简介
我国猪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应用分析
探讨北方大豆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分析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