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10陈庆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急诊

陈庆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人员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分层带教。比较两组的临床实践、理论考核、综合素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实践和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其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工作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护理教学;分层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4;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集中于急诊科。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其疾病复杂且难治,抢救的时间非常紧迫,极易出现紧急情况,故对患者的及时救援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急诊科的医疗质量,然而,护理质量受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个人能力的限制,因此,对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实施必要的教学非常关键。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人员80例,分析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人员80例。纳入标准: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参与协议。排除标准:(1)既往无精神病史;(2)不能主动配合本次研究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98±0.64)岁,学历:17例大专,23例中专。对照组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05±0.67)岁,学历:16例大专,24例中专。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具体为: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同样的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学习。

观察组实施分层带教。具体为:(1)护理人员入科后,根据学历不同来划分小组,在遵循急诊护理教学标准和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带教老师均为高年资的护师;(2)所有学历护理人员均接受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学习,但在教学的深度及内容方面各有侧重点。着重提高和巩固中专护理人员的急诊理论知识,在掌握基本护理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理解急诊优越护理、舒适护理等内容。提升护理人员对急诊护理的认知及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掌握急诊护理的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大专护理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其应用循证方式对急诊优越护理、舒適护理等内容进行学习,临床实践中的难题也可先行解决。每周五定时组织小组讨论总结,带教老师提出意见并予以评价。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实践、理论考核、综合素质评分。

评分标准[1]:临床实践和理论考核总分100;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工作态度等综合素质评分总分各25分,分数越高则成绩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 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实践和理论考核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实践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综合素质评分比较

观察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工作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统一或小组混编的方法对不同特质、学历的护理人员进行教学,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护理人员的学历,由于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技能、知识掌握的能力不同,且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标准及内容的深度也是不同的。既往教学中并未兼顾这些特质,不利于不同特质的护理人员对知识的需求,同时,在压力巨大、护理工作繁重的急诊科中,对临床教学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分层带教的特点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特质,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对兼顾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潜质十分有利。按照学历的不同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后,在遵循急诊护理教学标准和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方案[2]。本研究中,入科的护理人员分别为大专、中专学历,中专人员在完成教学大纲内容的前提下,带教老师会指导其加强对急诊优越护理、舒适护理的完整了解,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可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对其在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自身能力的完善有积极意义。大专护理人员则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其应用循证方式来学习各类护理方式,并通过自身能力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结果显示,实施分层带教的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理论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护理人员。主要在于:分层带教能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锻炼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分析、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急诊楼的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苑娜,吴雪影,杨莎.思维导图在急诊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4):561-565.

[2]姚丽.分层互动带教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1):99-102.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急诊
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训练
人文教育对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