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集束化护理模式对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2020-11-10杨徽
杨徽
【摘要】目的:分析在ICU病房中使用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接收的66例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每组33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炎症指标、和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的炎症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比组(P<0.05);护理组的肺炎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ICU病房中使用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了炎症因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ICU病房;相关性肺炎;呼吸机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前言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后多见,属于重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病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延长治疗时间,带给患者较大的经济压力。集束化护理方法在具备高风险的临床治疗中,借助医疗理论开展一定的护理手段辅助,进而可有效的确保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引起患者致死的因素[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ICU接收的6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患者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经诊断确诊为ICU相关性肺炎;ICU治疗及呼吸机支持治疗时间高于36h;排除了合并机体重要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合并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比组(n=33)和护理组(n=33),对比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9例、14例,年龄为28- 39岁,年龄均值为(33.5±3.69);护理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7例、16例,年龄为27- 39岁,年龄均值为(33±3.5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定期协助翻身、拍背及营养支持和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有意外发生时开展紧急救治。
护理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法:(1)体位护理,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中,尽量避免患者仰臥,应取头高脚底位,以此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严格控制病房内环境及空气质量,定期保持开窗通风、地面消毒。日常治疗中对重点部位展开护理,减少压疮等并发症。采用浓度为0.1%的氯已定溶液开展口腔护理,一日四次。实施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口腔pH值选取合理的护理液,实施操作中需要两名护理人员配合,保持动作轻柔,防止冲洗液误进气道。(2)吸痰护理,首选翻身、叩背等物理性治疗。协助患者取侧卧体位,侧卧或保持10min后开展吸痰操作,吸痰时间控制在15s内,吸痰前后为患者实施2min左右纯氧吸入。对于存在多药耐药菌等特殊性感染患者需在隔离房安置,并加强日常对病房内设备及使用器械等物品的消毒,患者需要达至环境卫生学检测标准后方可出院或者转院治疗。(3)病房护理及管理,在每次使用呼吸机后需及时消毒和清洁,对呼吸机表面、空气过滤网及管路、湿化瓶及灭菌蒸馏水均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进一步完善探视制度,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并要求探视人员在病房进入前穿戴防护措施。严格执行规范的护理人员健康通报及回避型制度。每日工作服均需要定期更换,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器械及排泄物、受污染身体部位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消毒处理。
1.3护理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炎症指标和肺炎发生情况,炎症指标有CRP(C-反应蛋白)、IL- 4(白细胞介素-4)及IL- 8(白细胞介素- 8)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炎症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肺炎发生情况用率表示,以x 2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对比
护理组患者炎症指标中,CRP、IL- 4及IL- 8水平均低于对比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肺炎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组肺炎发生2例,总发生率为6.06%;对比组肺炎发生8例,总发生率为24.24%,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死率经相关报道显示高达20%以上,由此逐步的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关于呼吸及相关性肺炎的研究。在临床多次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技术化护理方法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有积极的意义[2],同时本次研究也能够证实该结论,结果显示,护理组的炎症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比组(P<0.05),护理组的肺炎发生率6.06%低于对比组的24.24%(P<0.05)。分析原因为下:集束化护理方法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之一,通过有询证依据治疗及护理配合实施,从而能够针对某个疾病开展有效的干预护理方法[3]。在ICU病房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法,采取定时对患者情况评估,以体位、口腔、吸痰、病房环境等方面展开流程工作,缩短了插管留置时间,对患者口腔呼吸道的清洁能够有效的将气道内黏稠分泌物清除,在专业的吸痰操作下保持通畅的呼吸,减少了细菌滋生,进而降低了交叉感染发生几率,为患者肺部通气功能提升提高有利的条件[4]。
综上,对ICU病房中使用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有效确保了患者的通畅的呼吸,进而可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唐宗娟,黄芳.集束化护理模式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0,33(02):463-465.
[2]曾磊,杨萍,王艳,李桂芳.集束化护理方案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现况及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3):25-27.
[3]卢海芹.集束化护理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89+97.
[4]奚晓波,甄玲.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J].名医,2019(1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