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探究
2020-11-10赵静涛
赵静涛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规划是基于我国的社会和乡村发展现状和提出来的。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背景下提出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研究了目前产业兴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讨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产业兴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规划从总体上来看,这是基于我国的社会和乡村发展现状提出来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大背景下,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相对于工业的飞速发展,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占据世界第二大制造国的地位来看,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农村的社会事业也相对发展滞后。这些方面,对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显然是短板,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短板而提出来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来综合推进。这五个方面来看,首要解决的是“产业兴旺”的问题。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克思也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产业兴旺了,农民生活富裕了,才能有更高的追求,才能建设好宜居的生态,树立文明的乡风,治理才能更有效,生活才能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更加富裕,从而建设好文明美丽宜居的乡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业兴旺是不同于以前提出的生产发展的:生产发展是单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而产业兴旺则是要求把乡村的产业体系健全起来,充分发展乡村的产业体系,以期能够让乡村经济的发展起来,并且能够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下去,给农民带来稳定、长久的收入。
1 目前在山区县城产业兴旺的发展现状
(1)有些乡村机遇合适,正好同市县的规划同步,抢先发展起来。山西大同市云州区的小黄花产业就是抓住了这样机遇,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问题,迅速地发展成为今天的大产业,为全区90%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助力。
(2)有些乡村自寻产业发展之路,与企业合作发展产业。如与山西大象农牧公司合作,通过公司为村集体合作社或者单个农户垫资、提供优质猪苗、饲料和技术服务,合同约定回收生猪等合作方式,解决了合作社或者农户缺乏资金、技术等问题,解决了生猪销售问题,饲养生猪的合作社或者农户受生猪市场波动影响较少,收益稳定,平均每户可增加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
(3)就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发展产业的乡村。
2 产业发展滞缓乡村的原因分析
(1)艰苦的自然环境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大多数产业发展迟缓的乡村,地理位置都比较偏僻,距离中心县城超过50华里,山高沟深,并且大多只有狭窄的水泥路,没有足够的场地,没有便利的交通,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2)思想认识的狭隘性限制了乡村产业的拓展。俗话说,见识限制了想象力。在一些偏远山区,留守的村民大多年龄在50岁以上,最多有个初中学历,大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种地技术,温饱即安,从思想上没有更多的想法,限制了乡村产业的拓展;
(3)劳动力的缺乏阻碍了乡村产业的振兴。这个劳动力既指单纯的体力劳动者,也包括拥有技能的劳动者。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没有了人这个基本因素,一切都是空谈。目前,因为外出求学,谋生等原因,大部分年轻人进入大城市工作生活,劳动力的缺乏严重阻碍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4)资金的短缺制约了乡村产业的振兴。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让大多数农民习惯了量人为出, “有多大碗吃多少饭”,他们不善向别人借钱来发展生产,不懂如何去银行贷款来发展生产;从另一方面来讲,银行的业务大多针对工业、商业的贷款,对农村的关注度也比较少;社会闲散资金大多追逐热门的、易于变现的投资项目,对投资周期长、利润回报不确定的农业项目关注度较低,这种种原因导致了农村资金流动不畅,缺乏资金的支持,产业建立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制约了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
从这些原因中可以看出,自然条件、人、技术、资金、等都是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因素。
3 如何破解农村产业振兴发展的难题
(1)以人为本,打造新时期新型农民。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生产劳动的主体。在乡村产业兴旺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是留住人。缺少青壮劳动力是乡村发展的第一个制约。所以,农村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用乡情、亲情召唤游子,以乡村发展的美好愿景留住乡村游子,回归故里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其次,提高这些本土农民的职业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聯系各级职能部门,对农民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培训农业技术、电工、厨师、家政等技能,用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从理论上来讲,培养新时期新型农民,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条件,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
以人为本,打造新时期新型农民的第二步就是要吸引人。现在很多亟需发展的乡村,大多数没有遭受过工业污染,还保持着淳朴的青山绿水自然风貌。吸引厌倦城市喧嚣、向往恬静乡村的人来投资建设,并且留下成为新型农民。这部分人原来出生在城市,或者在城市生活过相当长的时间,他们了解城市人的思维方式,了解城市人对农产品需求;同时,他们把城里人的理念、技术、资金都带回农村,给农村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人力资本,给农村农业的发展带来新鲜的力量。留住传统农民,吸引新型农民的加入,就成为乡村产业兴旺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统筹规划,建立农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新模式:第一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家庭承包责任制让中国农民迅速摆脱了饥饿,实现了能吃饱穿暖的基本诉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这种小农经济的弊端也日渐显露:田地的小块划分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生产条件简陋,经营规模小,技术难以革新,难以积累和储备更多财富去扩大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需要投入的精力大等等。这些都要求在乡村产业兴旺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一是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社。在土地个人承包的基础上,把整个乡村的事物整体统筹,统一协调。苏州市蒋巷村做的比较成功:他们首先将所有耕地统一由专人来耕作;然后安排年老体弱者打扫村里的公共卫生,或者做村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再把所有愿意留在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安排到村办企业去打工。这样统筹分配下来,蒋巷村的粮食产量和村办企业的经济收入都在苏州市名列前茅。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要想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众人的团结协作。第二是要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组建集体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传统的资金入股,劳动力人股,财产权入股,这样能激起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热情;同时由于参股,使农民在打工者的身份之外有了合作者的身份,能够引发农民的主动作为的激情。再者,在合作社的统一劳动中,也容易让农民产生一种集体的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从而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通过统筹规划,建立农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新模式,重新塑造农民作为建设家乡主人翁的主体意识,明确自己在产业兴旺过程中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从而积极、主动、热情的参与到农村的产业兴旺发展中去,发挥出积极的功效。
(3)融合发展,搭建农村产业兴旺新框架。在农村推广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是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把“米袋子”紧紧抓在自己手里的原则不能变,但同时,为了提高乡村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需要发展传统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也就是要搭建农村产业兴旺新框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搭建农村产业兴旺新框架,第一是要想方设法来延长产业链,努力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尽力延展;其次要努力提升价值链,通过参与生产经营活动,采用新型生产方式和利用现有资源等方式,来提高农业和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就是要把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让所有参与者能共享利益链,分享到产业链增值的效益。第二是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利用没有被现代化工业所污染的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建立康养、养老、休闲、旅游、度假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
康养、养老、休闲、旅游、度假是近年来在农村地区广泛发展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多数农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模式。这些产业的发展,首先能够在农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农民可以就近打工,一些仍然有劳动力的老年人、体弱者也有了打工的机会;其次,给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部分村民可以通过出租房屋、土地使用权获得收入;再次,相关产业如交通、餐饮、小商品销售等等,让农民的收入渠道更宽、更加多元化,不用再守着土地,看老天爷的脸色生活。
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很好地连接了城乡之间的发展要素,让农村居民不用舍家离乡就能实现增收致富。是农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必选项目。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要发展好乡村产业,归根结底,就是要聚拢人心,统筹规划,让乡村的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高质量的现代农业,让农村成为最宜居的故乡,让农民成为受人尊敬,让人向往的职业。
[参考文献]
[1]王玉鹏.以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兴[N].经济日报,2020(05).
[2]常庆欣.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N].经济日报,2020(05).
[3]张志锋.返乡人乡创业带动乡村振兴[N].人民日报,2020(05).
[4]杨博.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N].经济日报,2020(04).
[5]张译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N].光明日报,2020(05).
[6]张利庠.发展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N].光明日报,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