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交叉、文化融合、校企合作”三维一体促进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20-11-10赵丁慧

高教学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文化融合校企合作

赵丁慧

摘  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個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向广大青年提出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的要求。当代经济学者马光远的著作《中国创造力报告》的副标题即为“创新驱动中国梦”。高校作为国家优秀人才的“蓄水池”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任重而道远。文章以上海暑期学校之“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 为基础,旨在研究和探索建立以“学科交叉、文化融合、校企合作”三维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以期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思路,从而深化高校国际化办学和“双一流”建设,着力营造体验式教学、教学式体验的新局面。

关键词:创新实践项目;学科交叉;文化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1-0001-05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national progress, the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a country'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deepest national endow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ce suggested to young people that they must be brave to innovate and create during a discussion with outstanding youth representativ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subtitle of the book Report on China's Creativity by contemporary economist Ma Guangyuan is "Innovation Drives the Chinese Dream". As a "reservoir" of national outstanding talents and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universities have a long way to go.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novative Practice Summer Camp" of the Shanghai Summer School. Its aim is to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educational practice model of "disciplinarity,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New ideas, deepe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and strive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Keywords: innovative practice projects; interdisciplinary; cultural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一、概述

2019年7月24日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各国的创新指数,瑞士蝉联榜首,其次是瑞典、美国、荷兰、英国等。中国由2018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14位,首次进入前15名。[1-2]名次的提升与我国国家战略一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纵观当今世界科学、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无一不是人类“破旧立新”的成果,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更是人才创新力的竞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向广大青年提出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的要求。当代经济学者马光远的著作《中国创造力报告》的副标题即为“创新驱动中国梦”。我们身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鼓励“发明家”的时代,早日实现“中国梦”,牢牢把握全球科技经济竞争的主动权,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倾注力量,创新人才从何而来?高校作为国家优秀人才的“蓄水池”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和需求

(一)“创新”、“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何谓创新?“创新”的概念最开始源自于经济学领域,目的是为了使经济与技术得到有效结合,美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相关理念,并表示其指的是将“新的组合”与生产关系相结合。[3]目前关于“创新”被普遍认同的解读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那么“创新能力”即可理解为上述行为的能力,并且“创新能力”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即:发现新事物、提出新看法以及解决新问题。[4]中外大量研究表明,创新不仅是一项能力的开发,更是一种特质的培养。换言之,要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这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5]而这些品质可以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习得和养成。

(二)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日趋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摸索教学新方式,积极营造鼓励学生创新实践的科研学术氛围,并增加了对创新实践基地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而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下几点问题: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相继涌现,并综合运用在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为世界的持续发展增添巨大动能的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个体所能掌握的知识范围的广度和运用各项技能的熟练度有一定局限性,涉及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学科交叉、多学科合作”的需求不断突显,但目前高校主要培养模式仍为“文理分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出现“隔行如隔山”的窘境,不同学科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相互合作、切磋的机会也比较缺乏。

同时,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日新月异的通信科技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打破了时空的阻隔,身处地球村各处的人们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齐心协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同的人文环境是这一平台最精彩丰呈的背景,每一位参与者和建设者都应秉承“求同存异”之心,给予各种文化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高校作为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高素质人才的重地,如何使学生们在校求学阶段以自身文化背景为“原点”,认知、接纳各国文化差异,从容应对“文化冲击”的洗礼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议题。此外,关于“文化适应”相关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势必成为高等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逐步提升,但纵观全国高校,实践教学目前所取得的成效离期望值还存在着差距。“实践教学”在某些学校仅是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简单的延伸,部分实践类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教学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无法挂钩;应发挥重要作用的“实践基地”——企业,响应度偏低;学生们通常只是为了修满既定学分而学习,对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不高。因此,实践课程对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往往达不到毕业前实战演练的效果。

缺乏“发现新事物的契机”、“提出新看法的环境”、“解决新问题的实践”,综上三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和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和研究。依托“上海暑期学校”的大平台,利用自身学科优势,上海交大与国际知名企业和高校合作,开设“创新实践夏令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干精神、全球视野的青年才俊。该项目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国际化办学、“双一流”建设征途中的一次成功探索。

三、“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 项目运行分析

(一)项目目标定位和特色

作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新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为参与学生提供了一次跨专业——学科交叉、跨文化——中外融合、跨平台——校企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学习实践机会。与传统课堂授课教学不同,中外学生们可以在各学科领域、中外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激烈的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周密深入的社会调研等,解决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体验一种全新的工作研究模式,大家在多样文化背景下磨合团队合作精神,在不同学科领域内试炼专业知识,学生们的思维力、创造力和交流能力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世界顶级视听企业 Bang & Olufsen(以下简称B&O公司)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历年来一直与欧洲和亚洲多所知名大学合作,致力于年轻学子的创新力培养,支持和共同组织了此次“创新实践夏令营”项目,并将项目主题定为“探索中国年轻人的声音”。

1. 学员结构——多文化融合

此次项目的30名学生分别来自丹麦、波兰、荷兰的几所知名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这些学校都有各自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其中中方学生10名,外方学生20名;学生专业:在设计、管理、电子技术和工程等学科按各学科所需人员比例以及英语交流能力进行招生选拔,保证每个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使学生们在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又能相互学习、补位;30名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根据国籍、专业、性别等不同分成六组;学生学历:以研究生为主,主要基于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积累较扎实,知识体系相对完善,具备一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研究生年龄层次较高,心智相对成熟,在新环境下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较强;能更确切领悟项目的初衷和目标,从而推进整个团队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参與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素养都经过了学校筛选,可以胜任专业拔高型的项目。

2. 师资队伍——校企专家

学者Van Den Eede, Y通过研究发现,对于促进创新活动形成方面,外部环境是一种关键的支持平台,另外,教师的性格、教学方法等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系,因此,我们通常把环境因素看作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工具[6]。Bramwell, G等学者表示,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学校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外在因素,此外,教师的知识水平、价值观等因素,对于营造创新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

本次项目的师资队伍同样呈现出多样化:不同领域、专业和文化背景的师生们在项目过程中教学相长,激发出更多潜力和智慧。项目的导师团队有十几位,来自丹麦、荷兰、波兰、中国等不同国家,既有来自高校的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媒体传播等领域的教授,还有来自B&O公司的资深设计师、工程师亲临指导,向学生传递企业关于创新和研发的需求,“零距离”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实践任务。

3. 项目时长——精悍高效

创新实践夏令营项目总时长23天,封闭式管理,强度很大,具有“短、频、快”等特质。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从事某项行动21天以上就能初步形成习惯。学生们在为期三周的项目中将遵照企业产品研发的流程和模式,每天都有既定的任务目标,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整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等,真切体验和感受企业重效益、高强度运作的同时,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激发和锻炼。

4. 项目配套——一应俱全

此次项目在区域空间上也有其优势。项目的大环境是享有“魔都”美誉的上海,国际化、现代化特色鲜明,城市充满活力,年轻人喜闻乐见,大家有更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触、发现新事物的机会。小环境——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全国一流的软硬件教学设施,项目的工作坊设在学校的创新设计研究院,位于 “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聚集区”,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地产集团共同打造的创新创业培育平台。园区青葱静谧,实验室、高配置计算机、虚拟装配平台等硬件配套设施齐备,非常有助于学生潜心钻研。

(二)项目运行情况及成果

1. 项目运行情况

为将“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打造成上海暑期学校的精品项目,着力培养中外学生的创新能力,自项目立项开始到完美收官,中方和外方组织者都倾注了许多心血,以确保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运行,每个师生都能在项目中有所启发和收获。

此次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以及B&O公司的大力支持。同时上海交大以丰富的国际化办学经验为保障,结合B&O公司丰富的产品设计经验,加上强大的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导师团队力量,倾力打造了这个本身就极具创新力的项目。汇集来自丹麦、荷兰、波兰和中国等知名高校工业设计、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优秀学生,在为期不到一个月的夏令营里学习成长,交流碰撞,包容合作,最后以小组形式完成了从概念设计以及实物模型的展示。本项目使参与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学术氛围、一流企业的创新意识,充分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

(1)前期准备

由于项目涉及多所来自世界各国的高校和企业,在项目筹备阶段,各方代表自项目正式开始日的半年前便开始联络,建立每周互联网视频会议制度,就项目主题、资金支持、学员招募、工作坊场地、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缜密的部署。

(2)教学模式

主要分为两大块推进:项目集训和创新实践。

项目集训课程上,B&O公司高级经理、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首先为大家做了企业相关介绍,其中包含企业发展历史、公司文化、产品系列和技术参数等;同时就“策划与创意沟通”、“心理研究与洞察”、“品牌营销”、“业务技能”等企业研发实战中将涉及的知识也进行了讲解,引导同学们设计研发出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产品。

围绕“探索以潮流和设计为导向的中国青年如何在城市中使用声音”的项目主旨,中外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多场头脑风暴,碰撞设计灵感,最终达成了各自的研发主题;随后针对研发各环节落实进行了小组讨论和任务分工;与此同时,学生们前往上海B&O体验店展开调研,在位于淮海中路及浦东最繁华的商圈访谈中国最in的年轻人,触摸他们对于“声音”的认知和渴望。回到工作坊后,大家将设计构思、研发创新点和调研中收集到的客户需求相结合,设计、管理和电子技术和工程背景的同学们发挥各自专长,将“设计”与“科技”并重,绘制出产品图稿、制作出模型并在最终成果展示前通过用户测试进行改良和优化。

(3)项目测评

为使学生们在项目结束后依旧保持乐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充分激勵学生的创造力,本次项目采用专项评分机制,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但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和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变和调整。评委团邀请了中外高校教授、科技与创新项目管理专家和企业项目负责人等,专家们对PPT讲演、模型展示等环节进行测评,并给予学生们专业化、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4)项目反馈

项目结束后,组织方设计了项目体验调查问卷,从项目管理服务、课程内容设置等向学员们进行了回访,学生们普遍表示收获很大。

2. 项目成果

经过激烈的PPT阐述和模型展示环节的评审,最终评选出了:最佳学科融合奖、最佳机械设计奖、最佳观察力奖、最佳潮流设计奖、最佳模型奖、最佳展示奖。校企主要负责人向学生们颁发了上海暑期学校之“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项目及Bang & Olufsen创新项目的双项证书,对他们一个月以来倾注的智慧、热情和努力表示鼓励,同时也肯定了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此次项目在中外学生、学校、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在综合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所有参加项目的学生通过近一个月的集训,专业素养、外语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飞跃式的拓展和提高。其次,中外高校通过此次项目的运行开展在以“学科交叉、文化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上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而企业方从项目中学生们输出的设计构思、理念和模型中也获得诸多启发。

四、“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 项目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启示

(一)深入开展与优质企业的“校企合作”

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 项目多年来与顶级企业开展的紧密合作可知:高校与一流优质企业合作是提升项目专业内涵的最好途径之一,也是吸纳高素质学生参与项目的有力宣传点。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般将企业看做一个活的生命体,即是心智、躯体、精神一应俱全的生物法人,其发展主要分为婴儿期、青春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有其不同的重点。顶级企业通常已经进入了其发展的成熟期,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其人力资源战略是储备人力资源,采取比竞争对手更为卓越的人才垄断战略,制定关键性岗位的人员接力计划,吸引、留住企业所需人才。[8]因此,顶级企业能够与高校具有一致的人才培养价值观,有意愿共同合作培养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优秀专业人才。这就规避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与学校开展合作而带来的合作周期不长、合作状态不稳定、培养人才质量不高等负面结果。其次,在合作育人的过程中,顶级企业能够为学院输送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价值理念。

区别于高校常规暑期学校,创新实践项目的培养目标指向高校精英人才,他们中的部分很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相关领域的大企业就职,因此高校应着力挖掘与一流优质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的可能,找寻切合的项目主题,打造符合双方需求的创新实践项目,为高端人才与优质企业“相知相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另辟蹊径。

(二)加强跨文化综合能力培训

加强项目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交际能力是从项目运行中获得的另一点重要启示。在项目举办过程中,学员之间因各自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差异,往往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从而发生分歧的现象在所难免。作为项目负责老师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应正确引导,同时建议项目理论课程阶段融入跨文化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的相关课时,让同学们了解一些跨文化情境下的综合技能:阐释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关系技能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我管理技能。由于文化群体性的特征,双方在交际中难免会因为惯例化行为遭受误解,沟通的受阻或停止必然会使交际者的自我评价受到负面影响,此时需要交际者进行自我管理,积极寻找协商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通过反思不断重建自我。[9]在项目开始之初也可以安排一些破冰交流活动,从而给予中外学生一个自我调节,放下思维定式的缓冲期。一个团结有力的团队才会迸发出更多的奇思妙想,凝聚、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三)积极拓展“多样化聚集”

经济学领域就“多样化产业聚集”对创新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已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跨学科的技术应用屡见不鲜,任何创新不再只专注于某一门专业,而是将视野放射到更广阔的横向领域。结合创新实践夏令营项目的实战经验,引申到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来,同样需要积极拓展“多样化聚集”。具体而言,一是“多样化”人才的聚集,二是多学科的聚集。

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高科技产业区,是因为汇集了世界各国专业优秀人才,正是这些“知识移民”的融入,带来了崭新、灵动、多元的文化和思维模式,从而对硅谷的创新、创业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这也正是创新实践夏令营项目汇集来自世界各国高校优秀学生“同台竞技”的初衷。

近年来颇受全球服装消费市场追捧的智能黑科技(BLACK TECH)服装就是“多学科聚集”的成果,颠覆了服装即为纺织品的概念,融入更多外延学科技术。例如“可穿戴保暖技术——IWARM”:发热组件由智能控制器、碳纳米管柔性加热膜和智能APP组成,用户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直接控制温度变化;此外,内置RECOO雪崩救援系统的滑雪服能够在发生雪崩等突发状况时发出定位信号等。由此可见,科技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协作必不可少。

五、结束语

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然而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 、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10]

创新实践夏令营项目以“学科交叉、文化融合、校企合作”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汇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并完成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己动手设计、仿真、模拟企业研发的实践性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使用先进设计手段和方法,大大增加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并且,对提升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全球经济文化融合,早日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世界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以下知识伙伴联合发布:印度工业联合会、3DEXPERIENCE公司达索系统、巴西全国工业联盟和巴西小微企业服务局.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印度成绩显著,瑞士、瑞典、美国、荷兰、联合王国位居前列;贸易保护主义给未来创新造成风险[EB/OL].(2019-07-24)[2020-03-10].https://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19/article_0008.html.

[2]中央人民政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报告顯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持续攀升[EB/OL].(2019-07-25)[2020-03-10].http://www.gov.cn/xinwen/2019-07/25/content_5414735.htm?_zbs_baid

u_bk.

[3]王慧蕾.以人的现代化为导向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河北:河北科技大学,2016:14.

[4]王会颜.协同理论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9:9-10.

[5]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

[6]Van Den Eede, Y. In between us. on the trans-parency and opacity of technological mediation[J].Foundations of Science,2010,16(3):139-159.

[7]Bramwell, G., Reilly, R. C., Lilly, F. R, Kronish.N & Chennabathni, R. Creative teachers[J].Roeper Review, 2011(33):228-238.

[8]曹礼平,李元旭.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J].兰州学刊,2008(10):81-83.

[9]杨朦萌.学校教育情境下的跨文化能力模型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4):113-116.

[10]洪群联.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10:83.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文化融合校企合作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