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2016-06-16苏苗姜艳凤娄炜吕升旗王晖
苏苗+姜艳凤+娄炜+吕升旗+王晖
【摘要】新形势下的学科交叉为科学领域提供重大创新,也为传统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找到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学科交叉也是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大学科技社团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将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行知学社为例,试图找出基层科技社团在自身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大学科技社团学科交叉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学科交叉 行知学社 科技型社团 基层科技组织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0-02
一、引言
在传统的学科认知上,学科分化的充分彻底与否,代表了所形成学科发展程度的高低。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学科知识饱和度和深度的提高,学科交叉则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流。越来越多的问题产生于学科的边缘地带,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传统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往往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找到突破点,并使人们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新的时代离不开学科交叉,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称“二十一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性科学作为“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与“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将引导人们打破学科间的森严围墙,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科学交流与合作。
二十一世纪的更需要人才的补给,大学生是站在思想、知识的前沿领域的栋梁之材。积极推行学科交叉研究,可以更好地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科技型社团是高校培养大学生这一综合能力的主要阵地,以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多维度跨专业为目标方向的社团进步和革新,将是未来科技社团大势所趋。而我国依托于非顶尖学府的大学科技社团占较大比例,一般综合实力较弱、水平较低,属于国家基层科技组织。山东农业大学行知学社素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本文将以此行知学社为例,试图找出基层科技社团在自身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大学科技社团学科交叉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二、行知学社进行学科交叉建设的成功和不足
山东农业大学行知学社是2007年自水土学院成立的一个具有实践创新特色的协会,以进一步推动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和在学生中普及科技创新理念为己任,走“项目+团队+平台”模式,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申报和课题开展,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和“路达杯”等多项全国规模和省、市内科研创新比赛中不断斩获佳绩,是一个同类型社团中能力比较强的科技型社团。为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行知学社在学科交叉建设、跨学科科研交流活动方面进行了一部分卓有成效的努力,当然目前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行知学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路径
丰富的学科基础和有力的主体优势学科,是进行学科交叉的重要前提。山东农业大学行知学社成立次年便面向全校吸纳各院系专业同学,发展八年,成员超过千人,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体,专业覆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给排水、水文与水资源、建筑环境、桥渡、艺术设计、木材、建筑学等等。广阔的专业覆盖面积使得跨学科、跨专业科研和学术项目的进行成为可能。如2008年社团对鲁西北临沂、泰安、济宁、菏泽、枣庄、莱芜六个城市144个村庄进行的典型调查实践活动“‘空心村现状调查研究项目”,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榜样和山东省省级三下乡优秀服务队,参与同学多达56人,成员来自多个学院,团队“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特征”,极大地保障了项目每一环节的进行充分而可靠。其次,交叉学科作为新兴学科群,由于暂时自身发展不足而未能形成与传统单一学科对抗的实力,学科交叉项目常常面临专业无处挂靠的尴尬地位,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长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表示“学科交叉要以本专业的认识水平和研究基础为根本”,行知学社作为工科学院创办社团,学社以工程技术为优势,团队“优势互补、理工结合、资源共享”,形成了主体优势学科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格局。
运用柔性治理、灵活推动的方式来促进学科间的交流活动。跨学科学术交流属于一种最浅层的(即交流型)学科交叉活动,积极的交流沟通能够帮助学生、教师等相关研究主体对本身所掌握的知识体系获得更加透彻和深刻的理解,也能够为未来实质性的学科交叉合作奠定基础。社团宽容并鼓励不同专业和学科间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会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分会内部不定期小型交流会以及进行更多交流活动。两周一次的例行会议是行知学社内部重要的交流平台,会议采用柔性政策,争取在大多数成员的空闲时间,且不强制要求所有人参加,而且与常见的社团会议不同,行知学社力求减轻例会的正式性,人员规模一直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大多数成员都能有发言机会,且有效地减轻了部分成员的羞怯感和紧张感。在会议中大家畅所欲言,除了近期工作情况和计划的讨论与传达,还可以介绍新成员给大家并杂谈学习和生活,使其对社团产生一种归属感并对社团发展展现责任的主人翁态度,其中还不乏有大胆的学生针对社团自身提出一些尖锐的批评以及建议。主持会议的指导老师和社团骨干也常常将自己融入普通社团成员当中,当有人表达出“有了好的想法但缺少团队”的时候,老师当下就建议和在座身边的同学组成交流研究小组,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另外,学生们更擅长利用网络平台如QQ、微信等通讯工具,有赖于此类平台的天生优势,学生辐射面更广,学生间的交流更深,所以虽然此类交流一般不涉及学术问题,但却能很好地使成员互相了解,使未来合作有了可能。
注重社团内涵,了解新鲜思想,创新实践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两手都抓的独特社团文化。学科交叉虽然渐成为科研创新的前沿领域,但实际上很多人内心对学科交叉持怀疑和否认态度,认为学科交叉是被学术修养不高的人利用的“万金油”,外衣新奇前卫,实际内容肤浅,业内对于综合领域的研究带有相当的排斥性。在此情况下,消除成见、促使学生从观念上主动拥抱学科交叉就成为推进其建设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行知学社禀行着“行知并举,勇于实践”的办社宗旨,有条不紊地维持社团的日常运行;通过社团值勤、自由聚会、学术沙龙和各种大小型会议等的机会,社团成员也可以和指导老师和社团骨干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项目促成率和社团感情度可以得到提高,但同时获得提高的还有为人处事能力和事物认知能力,学生勇于了解和接受新鲜、先进的思想。如此一来,向来饱受偏见的学科交叉思想就相对顺利融入学生观念之中。许多知名团队,如行知学社正在开发一款大学生学习App“学无忧”的跨专业团队负责人就专门向笔者表示:由于项目本身的复杂多维性,团队组建初期就注意到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团队十分必要,团队任务分配也注重发挥专业特长,如财务管理和App主程序设计分别主要交由经管学院和机电、信息学院的成员来完成。由此可见,行知学社对于驱除成员心理障碍、促使成员接受学科交叉融合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2.以行知学社为代表的大学科技社团学科交叉融合面临窘境
受限于种种因素,行知学社的社团自身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在实现了一段的大跨越之后,也遇到了一些艰难的阻碍,也就是进入了所谓的瓶颈期,随着社团运行,各种问题比较明显和集中地暴露出来。作为“国家基层”、“依托于非顶尖学府”的基层科技社团,这些问题还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
第一,大学学科交叉水平严重影响社团学科交叉建设。行知学社所在的山东农业大学虽然提出过学科交叉的概念,也积极制定和进行过一些有益于促进学科交叉的制度和改进活动,但实际学科建设中传统学科仍然势大。一所学科交叉环境并不佳的高校学生成为社团主体,社团一系列运行机制也主要以此高校为依托,那么必定会使社团学科交叉建设受到限制。
第二,社团资金短缺。由于自身实力欠缺、相关制度建设不力等等原因,行知学社资金短缺、经费来源单一,使得学科交叉建设后力不足,甚至影响到了社团自身的建设。在人力、物力不足,财力也难以支撑的情况下,学科交叉项目形不成一方势力,没有足够的影响力,社团学科交叉建设就始终是小打小闹,“面子工程”。
第三,忽视团队内涵建设。得益于行知学社对社团项目小组和团队内部事宜采取的不干涉政策,在社团成立早期,成员没有强烈的压力感和束缚感,反而更愿意主动投入到创新创业和科研活动中,但随着社团发展,长时间的过度自由、随意放任的团队文化对社团向前发展、向上建设产生了一定拖累:负责人往往带着强烈的热情和主动性去进行项目申请和团队前期组建,而项目一旦审批下来就感觉万事大吉并将其束之高阁,直到项目申报单位组织中期检查或者结题时才心急火燎,只求敷衍过去甚至直接放弃,很多项目根本不能坚持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有些团队还会出现其部分成员对项目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和贡献,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组成员,享受项目成功的荣誉和利益的情况。“重组建,轻治理”这是行知学社以及大部分科技社团团队文化的一大弊病。而以资金和荣誉为目的的大量平庸、投机取巧的团队,是不会成为学科交叉的贯彻拥护者和执行者的。
另外,还有人认为,我国高校的“跨学科”长期沦为空谈,这与学科交叉人才和相关平台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而且,学生和教师等研究人员在知识获取和“成长”经历上往往是相近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下,也难以对学科交叉做出更大贡献,指导老师人员较少、老师精力有限,难以兼顾社团过多活动。
三、对大学科技社团学科交叉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通过积极推动本校学科交叉建设和自身相关制度的改革来吸引、留住和创造人才,吸纳个专业人才,加强人才资源优势
习近平说:“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重点在于用好、吸引、培养。”而大学科技社团与高校的发展与休戚相关,抛开大学环境谈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想要充分进行社团改革、推进学科交叉建设就必须正视所处大学的环境及问题。同时,社团现行的科研项目评选机制与学科交叉发展不相容,会将学科交叉研究者常常处于一种十分被动和尴尬的地位,例如项目申请困难、个人成果评价受阻、所从事学科遭受偏见等等。
所以,为推进学科交叉,首先应积极争取大学院系和专业的开放化,通过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和改革选课制度等方式,阶段性地打破或者弱化学科壁垒,以培养出更多拥有跨学科思想和学科交叉背景的高级人才。其次创新教师、导师聘用制度,实行联合聘任制度,即一名教师可以同时和校内多个学术部门签约,使得教师的交叉活动部分的工作获得承认。然后试图考虑建立新的学术评估考核制度,制定合适的项目激励政策,如在一定时期内侧重学科交叉,等它在一段时间内发展成型再让其自由发展。最后,注意在人才引进上,时刻记住“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摒弃传统的人才聘用观念,相较于专业对口,要更加重视个人能力、个人研究表现。
2.建立良好的社团文化,注意柔性治理,加强人员的交流
开放的社团文化有利于社团健康的发展,也有助于驱除对于学科交叉的偏见,消除人们思想障碍。加强社团成员的沟通、交流和分享,提高成员与外部的互动是开放社团文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它也有助于学科交叉本身。对于加强交流,行知学社的一系列做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合理地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第二,鼓励多种非正式会议,如小型例会、茶话会和学术沙龙等等;第三,控制非正式会议的规模,但提高成员参与度,为小聚会设定特别环节活跃气氛,或者提供小礼物。浙江工业大学张金福、王维明先生说:“这是一种‘非正式社会接触,一方面可以减轻正式会议带给人的那种紧张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打消个人的羞怯倾向,刺激交流。”同时也注意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加强联系、促进沟通方面的优势作用。
3.建立学科交叉平台,规整和创新团队组建和运行机制,建立团队文化
第一,应当加强团队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制定出适当的有益于扭转现状的制度来,建立团队组建和运行机制,加强团队内涵建设,将“重外部经费争取、 轻内功卓越锤炼”浮躁风气弥漫的团队环境“引导促进到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健康发展轨道”。第二,探讨部分团队成员无所贡献的情况,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种:难以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同学情谊、申请限制(如成员中贫困生要达到一定比例)。针对这些情况,积极促进学生交流沟通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另外也要鼓励学生、教师等研究参与主体积极寻找兴趣共同点和切入点,提高项目促成率和高水平成果产出率。引导高年级和低年级项目合作,熟悉前期繁复缛杂的项目申请、团队组建过程,让学生免于精力的多余支出和浪费。第三,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学科交叉平台,通过一个高效而强大的力量对学科交叉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
4.拓宽稳定资金来源渠道
学科交叉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必定会比传统单一学科耗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强大的资金储备可以为学科交叉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要争取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这也是社团实现稳定和独立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坚持非营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会费缴纳制度;为社会提供有偿技术服务和实用物品;创建精品学术项目,增强自身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争取更高资金支持。
行知学社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上做出的部分探索是有益的,它在进行学科交叉建设上有一些有利条件,也面临种种困难,在我国大学科技社团学科交叉建设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它的成功和失败的探讨,再有效结合实际情况,对推动学科交叉、找到改革创新关键点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科技类社团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刘晓勘,侯新毅.
[2]《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2008.01.22,刘冬.
[3]《高等学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策略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99期)2012(3),胡瑞,陈新忠,薛珊.
[4]《大学跨部门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治理的成功模式—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GPN 计划组为例》,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2期,2013.06,张金福,王维明.
[5]《高校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团为例》,许文哲.
[6]《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时代的到来》,刘大椿.
[7]《美国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八期,杨海燕.
[8]《学科交叉融合孕育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96期,张春海.
[9]《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科技日报2013.08.06
[10]《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学习参考,2013年第2期,2013.04.07,孙真荣.
[11]《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中国社会科学在线,214.03.26,王广禄,吴楠.
作者简介:
苏苗(1997—),女,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