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2020-11-09王炳辉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现状分析阅读教学

王炳辉

摘 要:阅读作为学生知识学习、信息接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能力锻炼、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因此,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学生自身认知等方面的制约,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教育新时代中,积极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有效地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8-0143-02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深刻等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对症下药,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此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明確教学目标的引导

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因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只有围绕具有明确性、科学性的教学目标,才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开展。但是在教育新时代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一时还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缺乏正确的认知,从而无法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无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予有效的指导。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作为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的学习活动,只有通过独立思考的过程以及与学生独特个人生活经历的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的深化。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一部分教师仍然以课堂教学主导的地位出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强加于学生,使学生的自主阅读地位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就打击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三)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

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育因素,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与设计的过程中,应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具科学性。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无法有效地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阅读教学重要性凸显的必然需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最为关键、核心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需求,进一步的深化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并通过积极的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及可持续个人发展的必要需求

阅读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使学生在今后个人发展中进行终身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及技巧。通过良好的阅读,学生能从数量巨大的知识信息中快速、准确的进行有效信息的筛选与处理,对于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阅读教学的创新,以此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创新策略

(一)通过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良好阅读环境的营造,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习的模式是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首先,教师应注重制定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因此,教师通过结合新课标的规定,对学生的阅读目标、任务及阅读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其次,教师还应注重良好阅读环境的营造。阅读环境作为一种外在的影响因素,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通过“图书角”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课余的碎片化时间来进行积极的阅读,从而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如在班级内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的活动,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诗词诵读大会、语文知识竞赛及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良好阅读氛围的引导下,在对这些活动进行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深刻理解到阅读活动的深刻内涵,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欲望及阅读积极性的产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积极进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与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出现与实施实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极大提升。

首先,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模式,使学生在对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实现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琥珀》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针对琥珀形成过程这一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自主理解及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与思想,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教学的效果。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结合,在积极实现学生阅读量、阅读面的拓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机会,实现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教师可以结合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形式,通过整本书阅读模式、主题式阅读模式及群文阅读模式等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来结合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通过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资料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有效的实现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强,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实现课内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后,教师还可以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实施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语文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的教学课程,有许多知识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的,而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思想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的情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弥补小学生生活阅历少、情感体验能力差的学习缺陷,教师就可以将阅读内容与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通过自身生活经验的运用,来进行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进行文中蕴含思想情感的深刻领悟,从而实现学生深度阅读效果的增强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现实生活中与自己爷爷、奶奶、姥姥、姥爺共同生活情况的联想,从而在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中,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喜爱及教育。通过学生与自己现实生活的结合,充分奠定了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的情感基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中“我”与祖父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对自己童年时期时光的眷恋。这种阅读方式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地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感悟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的不同,在阅读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应的差异性,如果仍采取以往“一刀切”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势必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阅读材料的个性化推荐、阅读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制定及阅读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实施,来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阅读教学,使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对学生基本学情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难度、题材都具有层次性、多样化的阅读资料,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进行自主的选择。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某一个范围内,通过网络资料的搜集与查询进行课外阅读资料的拓展,使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在长期、持续的阅读活动中得到强化。

五、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模式的创新及个性化阅读活动的引领,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海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9(5).

[2]高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2019(1).

[3]马玲.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8(96).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现状分析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