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法中的课程策划
2020-11-09赵天倚段明华李勇
赵天倚 段明华 李勇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课程策划工作显得愈发的重要和不可忽视,因为教学策划是一切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在高等教育教学法中课程策略需要包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而且它还是老师整个教学过程所有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和支撑,科学合理的课程策划更能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法、课程、策划
一、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策划原则
课程的策划任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定的,如果课程目标及其相关科目能够在同一个教学模块下共同完成,那么就可以共用同一个课程策划,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因为每次的教学目标总是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虽然有时只是存在着一些非常微妙的变化,但是也必须要进行不一样的课程策划。所以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策划工作需要坚持原则是,保证学生对新知识做好提前的预习工作;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以促进学生技能和知识的获得;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功时,心中会升起一种自豪感和成功感,从而保持更加旺盛的精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策划研究
因为课程策划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及开发都非常的关键和重要,所以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
只有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中,课堂教学氛围才能得到改善,学生们的学习激情才能突显出来,才能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而且在课程策划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方法中的互动性与现实重要性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认识新世界的过程中,得到好奇心的满足,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而缩短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兴趣,为掌握更多新的技能而努力。而作为老师,还需要让学生从内心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为自己找到合理的定位,知道自己每次活动出勤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态,并对他们的竞争意识及学习状态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估,只有做好这些相互间的联系与了解,才能证明课程策划工作的实效性,如果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或者学生一直处于被学习程度,那么这样的课程策划是不成功的。
2、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
挖掘学生潜力的过程,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互动性、主旨性以及关联性的具体体现,它将促进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这时老师需要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源来帮助他们完成既定的目标,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集中力量去攻克各个难关。在具体的挖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学习的地点、时间、环境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因為学生的数量以及学习环境的氛围都会直接影响到课程策划的效果和老师讲授的激情。特别是授课的方法更需要向着多样化的方向迈进,因为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而且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体现出互动的作用和重要性,要由传统的老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最大的学习潜力,获得更多更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3、提高学习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才能体现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策划必须要为学生提供新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新知识的升华。而且通过实践活动,还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技能的展示,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实践,并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另外,老师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参与计划,制定相应的交流目标,这样的活动虽然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但是却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与老师进行互动,实现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紧密配合。
4、教学评估活动的展开
课程策划质量和实施情况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教学评估来进行反映的,而且良好的评估活动还能够使学生们向老师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目标,让学生们自身的能力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发挥。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评估活动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以便于为后期的课程策划做好准备,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方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教学法中的课程策划不单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航针,更可以有效的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和调整,帮助老师掌握好教学的节奏,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学生,同时,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新时代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邵士权, 别敦荣.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6):76.
[2] 贺华.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 写作:中学版, 2016(1):4-5.
[3] 吕金海.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08, (5):169-171.
[4] 沈国星. 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 基础医学教育, 2004, 6(6):58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