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研究

2020-11-09孙庆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合理用药抗生素

孙庆花

【摘 要】目的:研究常用性抗生素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与其合理性用药。方法:由2018年3月直到2020年3月,择选出我院收入的108例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对全部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观察比较其最终的结果。结果:对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年龄处于55岁-85岁这一范围较其余年龄阶段更高(P<0.05);对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头孢菌素较其余药物类型更高(P<0.05);对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累及到皮肤与其附件较其余部位更高(P<0.05)。结论:临床中应增强对各类抗生素进行合理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合理用药;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2

在临床中,抗生素是各类微生物或是高等植物而得到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会对其余细胞所具有的发育功能带来影响,以对细菌生物感染进行抑制或是治疗,这一药物对细菌、衣原体等各类微生物加之恶性肿瘤等均具有更为良好的抑制或是杀灭作用,在临床中获得了十分普遍地使用,这样,就使得抗生素所引发的各类不良反应有所增多[1]。文章由2018年3月直到2020年3月,择选出我院收入的108例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现在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由2018年3月直到2020年3月,择选出我院收入的108例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对全部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男患67例、女患41例;年龄:19岁-76岁之间,均值(47.15±12.64)岁。

1.2 方式

回顾性分析并研究全部患者的各项资料,主要包括了病情、应用的药物类型、抗生素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所累及到的系统、各项表现与症状等。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研究涉及的数据一律用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n]表示本次有关的计数资料,χ2检验组间的差异性,P<0.05表明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抗生素所引发不良反应所处年龄阶段

对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年龄处于55岁-85岁这一范围较其余年龄阶段更高(P<0.05)。具体见如下表1。

2.2 抗生素所引发不良反应药物类型

对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头孢菌素较其余药物类型更高(P<0.05)。具体见如下表2。

2.3 抗生素所引发不良反应累及器官

对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累及到皮肤与其附件较其余部位更高(P<0.05)。具体见如下表2。

3 讨论

3.1 在应用抗生素期间引发不良反应的有关原因

在本次研究中,抗生素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好发于年龄处于55岁-85岁这一范围的患者中,这极有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较弱,同时,这类患者还伴发有许多基础性疾病,长时间服药使得各个器官对于药物所具有的耐受性不够理想。另外,头孢菌素对比其余抗生素更易引发不良反应,且大多会累及到皮肤与其附件,头孢菌素是一种β-内酰胺性抗生素,其对细菌具有更强的选择性,价格更为低廉,且抗菌作用更为理想,在临床中已经获得了十分普遍地使用,其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大多都是皮肤方面。

抗生素所引发的各类不良反应大多都是与体质、药物本身的毒性、二重感染间紧密相连。而其中,不相同的体质对于药物所出现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较少的患者会因为遗传方面的因素而对部分药物具有异常的敏感性,使得药物在机体中的代谢被阻碍。在使用抗生素实施治疗期间,最易引发过敏反应,这类反应会让患者出现休克,一般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过敏反应,应用头孢噻吩、氯霉素等较易出现溶血性贫血[2]。同时,抗生素还会引发一定的毒性,让组织结构出现程度不一的变化,最为普遍的就是神经毒性,而其中,氨苄西林最易引发中暑方面的神经毒性反应,氨基苷较易引发视神经方面的毒性反应,进而对眼组织所具有的功能带来影响。此外,长时间且大量地应用抗生素会提升细菌本身的耐药性,进而引发二重感染。

3.2 合理性应用抗生素的各项对策

其一,定时引导各个科室中的有关人员对抗生素使用方面的知识、内容等进行学习、掌握,由具有更多经验的药师、专家等对各类抗生素有关的药理机制、使用方式、所需注重的各项事项等进行解释,让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到更多抗生素有关的禁忌证、适应证,以增强其专业技能、水平。其二,在对患者施予抗生素期间,医护人员应参照患者的病情,对其实施药敏试验,依据得到的结果、抗生素本身的药理作用、细菌总的耐药性等,更为合理且科学地给患者选取抗生素[3]。其三,对没有显著性应用抗生素指征的患者,不应对其施予抗生素。其四,在借助静脉滴注对患者施予抗生素期间,应严格地对药物总剂量、药物配置总浓度、滴注总速度等进行控制,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其五,药师在对处方进行调配期间,应更为细致地进行核实、把关,对与抗生素有关使用规范间不符的处方,应进行纠正。其六,医院应借助各类宣教方法,告诉患者怎样更为合理且科学地应用抗生素与所需注重的各项事项。

综上,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应更为合理且科学地应用各类抗生素,防止出现不合理性使用,以增强抗生素总体的使用效率、质量,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用药更为安全。

参考文献

张柳,李香彭,张兰兰,等.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药,2017,21(11):2046-2048.

闫红茹,陈泽天,蒋艺婕,等.徐州市居民对“限抗令”和抗生素使用认知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11):1549-1552.

蒲珂,李庆国,李国栋,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3):298-301.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合理用药抗生素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