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读语文教材小说文本的“花拳绣腿”

2020-11-09王艳霞

江西教育B 2020年10期
关键词:扁平福斯特图式

王艳霞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高年级收录了20来篇中外经典小说文本。短篇小说,有冯骥才的《刷子李》、托尔斯泰的《跳水》《穷人》等。长篇小说囿于篇幅,一般以片段节选的形式出现。比如,五年级下册有《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两茎灯草》等几个节选文本,六年级上册有节选自鲁迅先生作品《故乡》的《少年闰土》,六年级下册有《鲁滨孙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这些小说文本该如何细读呢?王崧舟老师说,文本细读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有思想引领、思想灌注的技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并没有关于小说文本的具体解读技术导引,只是将之统称为“叙事类作品”,要求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类推之,阅读小说类文本,也就是要求掌握情节(事件梗概)、环境(场景)、人物三要素,以及把握作品主旨。我想,拿着三要素和主旨这些简单的器物去探照任何小说作品,其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必会大打折扣。

忽然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现已珍藏在书房的一本薄书——《小说面面观》。这本书乃是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剑桥三一学院的讲座结集,分专题讨论了小说的七个构件: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图式和节奏。它既是阅读小说的入门之作,也是解析小说的经典之作,曾被无数文学青年和作家奉为圭臬。当我重温这本书,似乎从中获得了一些细读小说的招式。

第一招,从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的双重维度细读文本故事。福斯特在《故事》这一章说,“小说就是讲故事”,而“故事叙述的是时间生活,但小说呢——如果是好小说——则要同时包含价值生活”。我的理解就是,细读小说文本时,我们不仅不能回避故事的时代背景,而且应循着时代的经线去探寻小说所要展示的生活图景,这图景已被烙上了作者的一种价值判断,也就是福斯特所言的价值生活。如《故乡》这篇带有明显地域性的乡土小说,展示了20余年光景中两种不同的“故乡”生活图景:20余年前“故乡”是亮丽的、暖色的,满怀生活的憧憬;20余年后的“故乡”是颓败的、灰色的,带着失落和感伤。唯有从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双重维度品析,才能真正走进小说文本。

第二招,从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表达技法细读文本人物。福斯特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论是颇有影响的。他指出,扁平人物是类型人物或是漫画型人物,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句子表達出来,其一大长处是容易辨认,另一长处是事后容易为读者所记忆。扁平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脸谱化,像《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智、张飞的勇、关羽的义、曹操的奸,《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吝啬,《穷人》主人公桑娜的善良……皆属脸谱化,这些人物也就是福斯特所言的扁平人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人物多属此类。细读文本时,我们可通过留意人物的细微动作、神态、个性化语言,以及琢磨修饰性的副词、形容词等读出人物的这一“类型特征”。而圆形人物,即是性格复杂的人物,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人物性格丰富、复杂,不是单一、一目了然的;第二,人物性格是发展变化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比如“凤辣子”王熙凤这个人物性格,兼有火辣、泼辣、狠辣、酸辣……是不能一言以蔽之的。细读文本时,我们须下功夫,从作者、原著以及人物比较等方面全方位、多侧面、多视角地破译人物的心灵密码,并且防止将圆形人物扁平化。

第三招,从小说的图式和节奏细读文本情节的“艺术美”。首先,要明确情节不同于故事。在阅读本书之前,提及“情节”二字,我脑子里就将情节等同于故事,并将故事经过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然而福斯特对情节与故事进行了澄清:情节和故事一样,也是事件的叙述,但重点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在情节中时间顺序仍然保有,但已被因果关系所掩盖。细读文本的情节,我们须厘清其中的关联。其次,情节具有不同的图式。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举了两个小说实例:一是钟漏型的,一是长链型的。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教师将《景阳冈》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情节画成一座山冈状图示,不过按照福斯特的观点,这“山冈状”并非武松打虎真正的情节图式。武松打虎仍旧是一种线性结构,“山冈状”无非是情节四段论的形象化表达罢了。再次,情节还有节奏。福斯特以贝多芬第五交响乐作比,指出“节奏性”就是三个大乐章中管弦合奏而出的音响之间的关系。我想,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庄重,时而诙谐……就是情节的节奏吧。小说文本的美尽在这图式和节奏中,图式是外美,节奏是内美。

不过遗憾的是,对于小说文字的品读,福斯特并未涉及。老舍先生在《怎样读小说》中指出:“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的立在我们的眼前。”品读文字的“最少最恰当”处,可作为细读小说文本的第四招。

以上细读小说文本的技术,因为笔者并非专业理论研究者,学养不足,感悟不深,权且称作“花拳绣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猜你喜欢

扁平福斯特图式
吉祥物
吉祥物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全球治理趋向扁平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熔体直纺238 dtex/228f细旦扁平涤纶POY生产技术
仅趾间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启示
扁平钢箱梁梁格法有限元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