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制度研究综述
2020-11-09陈翠翠
陈翠翠
摘要: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标准配置,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作用,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和教学管理与教育管理的结合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就兼职班主任的意义、影响兼职班主任工作的因素、对兼职班主任制度化科学化的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影响兼职班主任作用发挥的因素,既有学校层面,也有班主任和工作任务本身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制度化管理、处理好与辅导员的关系、班主任自身的改进。
关键词:高校 专业教师 兼职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143-03
1961年,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方针、任务、内容和原则等问题,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在高校设置班主任,也标志着高校班主任制度的正式确立[1]。随后多部文件颁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行修整、完善。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配套文件首次把辅导员和班主任区别开来,提出院(系)的每个年级都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
一、兼职班主任的意义
兼职班主任和辅导员一样,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学生方面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崇尚务实、乐于竞争、思想多元,普遍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也比较尊重专业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具有“共同语言”,容易与班主任产生亲近感。
2.教师方面
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良好的社会关系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相对而言,专职学生工作者更倾向于管理,偏“刚”,班主任更多是“督导”,偏“柔”。
3.现实需要
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目前在一般高校,学生与专职辅导员的比例往往超过规定的200∶1,班主任的配备可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生工作,提高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教书与育人”职能统一的要求使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成为教书与育人结合的最佳途径。
(二)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的意义
1.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
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等有较为直接的把握,其丰富的学习经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2];其有科研项目资源,能带领和指导学生从事科研课题研究,良好的社会关系为学生的求职升学创造条件。
2.促进教学管理与教育管理的结合
有研究证明,学生管理只有超过80%以上的满意率才能促进教学管理的突飞猛进,良性循环[3]。思想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班主任在课上课下进行整合、渗透,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融合在一起,对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作用。
3.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担任班主任的多数是青年教师,他们教龄短,职称低,处于事业上升期。担任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提升组织管理、开拓创新、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又能为他們树立职业理想打造重要平台[4]。此外,担任班主任增进了师生互动,让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思想状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5]。
二、影响兼职班主任工作的因素
(一)学校层面
1.学校重视不够
学校更重视专业教学、科研,对学生管理工作、对班主任重视不够。随着专职辅导员的建设力度加大,兼职班主任成了“软任务”。此外,大学的“两个中心”教学和科研,是压在专任教师身上的两座大山,也是学校对专任教师考核的依据。
2.政策导向不利
很多高校普遍赋予了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的职责,使得班主任陷入学生日常事务之中,成为大学生的生活管家[6]。这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让班主任无法安心教学、科研。选聘不规范,人员配备不合理,有些教师“被迫”做班主任工作,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此外班主任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标准不科学、职责不清晰、培训机会少等,挫伤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热情。
3.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的隔离
目前普遍的情况是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各司各职、互不干涉,学生工作往往游离于教学管理工作展开,没有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特有的作用与潜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7];而教学工作也往往会游离于德育教育工作之外,没有很好地借助学工管理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优势来发挥其桥梁作用,两支队伍各自运行缺乏相互配合和促进。
(二)班主任层面
1.班主任组成结构不合理
目前很多班主任年龄偏低,多数都是才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职称结构偏低。学生工作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匮乏,影响了工作效率。
2.班主任主观能动性不够
高校班主任本身不是一项职务,只是高校教师兼任的一项工作,他们所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不明确的。很多时候班主任成为硬性摊派到教师身上的任务,容易造成班主任职业倦怠,其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3.与本职工作相冲突
班主任也是任课教师,他们有教学、科研的压力,做学生工作是一件很耗时耗力的工作,需要牵扯班主任一定的精力,尤其是对科研压力大的青年班主任。
(三)工作任务加剧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强调自我价值,日常学生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多变。例如贫困生认定难度大,2019年的新规定,贫困生材料不再由当地政府确认盖章,认定贫困生的责任完全落在了辅导员、班主任身上。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大学生处在生理成熟、心理稚嫩阶段,学习、人际、经济、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就业工作压力大,连年增长的就业人数让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考核任务之一的就业率压在了班主任头上。
(四)与专职辅导员的冲突
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它们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在职责上也有很多交叉点,有时甚至模糊不清。有些兼职班主任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有时会出现同一工作重复做、部分工作相互推诿的情况。
一种观点认为辅导员地位高于班主任。在一些院校,由于对辅导员工作的过分突出与强化,辅导员的地位被人为地抬高,甚至某些高职学校规定辅导员管理督查班主任,而班主任主管学生事务,地位“卑微”[8]。另一种观点认为班主任处于边缘地位,有名无实。当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班主任不在学校或者借口忙,把事情推给了辅导员,只在上课时与学生接触。随着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化、制度化,辅导员的工作由“面”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点”上的学生具体事务相结合,大有取代班主任之势。
三、对兼职班主任制度化、科学化的研究
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兼职班主任的作用,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
(一)引起重视,制度化管理
1.优化班主任的人员选聘
高校班主任的配备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合理搭配:年龄方面要老中青结合,职称方面要初、中、高级结合,能力方面要组织起不同能力的人,性格方面要把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进行组合,性别方面可以男女搭配。此外,还应该完善对兼职班主任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让班主任能上也能下。
2.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考核要多主体、多角度进行,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将学生对班主任的满意度纳入考核范畴之内。其次要关注班主任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如考评其所带学生的成绩是否优异,获得什么样的奖励和荣誉,参与各种比赛情况,以及班主任自身开展思政类课题研究情况等。激励方面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此外为班主任自身发展提供空间,高校应注重从班主任中选拔人才,作为相关领导岗位候选人。
3.帮助青年班主任成长
不仅要对班主任进行岗前、岗中培训,还可以设立专项研究基金,为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研究提供便利,鼓励优秀的班主任成为教育专家。制定以老带新的制度,让青年班主任跟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先学习后上岗。
(二)处理好与辅导员的关系
1.统一思想,以生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以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统一思想,加强协同意识,才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2.做好分工,理清职责
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职责有分工、有侧重,做到“术业有专攻”。专职辅导员队伍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导学、助学、督学”,即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答疑解惑;督促学生专心学业,鞭策学生脚踏实地、志存高远[9]。辅导员与班主任看似分工,但是互为补充、互相扶持、共同进退。
3.加強沟通,团结协作
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经常性沟通,共同探讨学生事务管理、班级建设方法,平日里互相支持,结成“利益共同体”。
(三)从班主任自身做起
1.摆正思想,加强学习
不管是教育还是管理都要始终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要克服纯功利主义、消极主义、理想主义等思想[10]。班主任不仅要在专业范围内加强学习,也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更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搭建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任课教师想要实现教学目标,离不开班主任的配合。班主任是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为学生和任课教师双方提供反馈意见,帮助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质量。班主任定期巡视课堂、听课,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授课特点,为教、学双方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11]。
3.处理好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
教学科研工作不是纸上谈兵,要紧密结合实际。做班主任工作,需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需求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班主任可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吸引学生加入其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可以让自己的科研项目获得才智支持。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申请相关课题,丰富学术研究方向,促进学术能力提升。
四、结语
为了总结出班主任研究的规律性,笔者搜索了1978年至今的相关论文,发现如下问题:首先,研究内容缺乏性,论文同质化严重,借鉴的多,创新性研究少。对于班主任的作用、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之类的研究大同小异,内容缺乏创新。其次,提出的问题多,解决问题的少,很多文章都提出了问题,但是真正解决的方案很多却是空中楼阁,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可行性。再次,纵向研究多,横向比较少,大部分论文都在探讨国内班主任状况,国内外比较研究不多。
今后研究的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分工与合作,这个问题要结合各自高校的实际进行研究,比如专职和本科不一样,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也不一样,文科学校和理科学校、技术型学校和学术型学校等都有区别。
第二,班主任工作考核依然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定性考核容易设置,但缺乏说服力。定量考核具有难度,但是一旦利用科学方法设置成功则可行性较强,例如有学者提出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法。
第三,班主任与导师的关系。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兴起的导师制,它的意义何在,是不是可以让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呢?什么情况下可以让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这是一个研究趋势。
第四,国内外比较性研究国外的“教育管理”是什么样的,国外的导师制是怎样的,如何借鉴他们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庆亮,高歆,张加才.高校班主任制度的历史沿革[J].北京教育(德育),2011(5):34.
[2]史琼,李想,古银华.试论如何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9):222.
[3]杨邦翔.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68-69.
[4]项进,高歆.论高校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73-75.
[5]李赛强,路丽丽.高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基于Nvivo软件质性方法的案例研究[6].教育学术月刊,2014(5):19-22.
[7]刘晓枫.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新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2):116-117.
[8]冷晓宁,张宁,李春旭,等.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2-34.
[9]韩锟.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5(4):152-154.
[10]肖健.谈兼职班主任工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92-93.
[11]董敏.高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11):54-55.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