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2020-11-09胡巍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双歧菌群

胡巍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起病缓慢且病程长[1]。随着病情的发展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治疗慢支的方法主要是药物对症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来调控慢支病程的进展。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肺与肠道存在密切相互作用的关系[2],且慢支患者以老年人为主[3],年龄、临床上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等均影响肠道微生态[4]。因此,作者比较慢支患者与正常人群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支缓解期患者60 例为病例组,其中男4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68.19±12.31)岁。入组标准[5]:经胸部X 线或是CT 和肺功能检查,符合慢支诊断标准。同期选择与上述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人员6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67.80±10.16)岁。入选患者均意识清楚,生活能自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近4 周内应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及激素等药物治疗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病史等基础疾病者。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肠道微生态主要观察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的数量。入院后分别无菌采集受试者粪便,以每克粪便中检查细菌数量为准进行计数。检查设备采用Vitek-32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取新鲜大便0.5g,稀释后接种于上述各种细菌的培养基平板进行培养,分析菌群比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例组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而肠杆菌、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两组人员肠道菌群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肠道菌群数量比较(log 10n/g)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慢支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该病程迁延,缓解期仍有轻微症状,反复住院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也给家庭与社会带来经济负担[6-7]。慢支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病程迁延不愈再加上长期抗生素的使用,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的下调,因此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将增加抵御疾病的能力。而人体肠道微生态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免疫器官”,人体肠道内含有>1000 种细菌,其数量达1×1014,是人体细胞数的10 倍,这些细菌数目庞大、结构复杂,以共生的形式形成微生物群落,参与对机体多个器官功能的调控[8]。

肠道菌群与其宿主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个体健康以及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入以及调节免疫机制等。肠道的营养和防御功能受肠道共生菌的调控,同时肠道致病菌可以攻击正常菌群,进而削弱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细菌移位,激发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引起免疫功能受损。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这些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参与机体的调控,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在体内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而人体抵抗力下降,如年龄增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常伴随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以及产生对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肠道微生态在调节系统性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重症肺炎出现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因此调控肠道菌群可用于治疗重症肺炎[9]。

目前国内外对慢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控炎症反应以及改善呼吸功能,对肠道微生态调控与慢支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肠道微生态主要由肠道菌群组成,本资料结果表明,慢支患者出现肠道菌群的紊乱,主要表现在益生菌(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与致病菌(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增加)。临床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基本上均含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活菌片,这些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紊乱。本资料中出现的上述改变与肠道微生态随着机体生长发育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相关[10],慢支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加上长期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了肠道微生态的紊乱。

综上所述,在慢支患者出现肠道微生态的紊乱,改善肠道微生态可能为慢支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双歧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从痰、虚、郁角度调节肥胖患者的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