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拉西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 脂代谢 PRL及体重的影响

2020-11-09余爱萍吴慧琴隋鑫悦钱秀莲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培喹硫平阿立哌唑

余爱萍 吴慧琴 隋鑫悦 钱秀莲

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并发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等风险较高,但病因机制研究却尚未明晰。临床研究显示首发SCZ 患者持续使用经典抗精神药物,将不可避免造成自身血脂、血糖异常,引发肥胖、高血脂症、高泌乳素血症,更甚者可引发代谢综合症(MS),这一现状亦成为当前SCZ 治疗用药的局限[1]。近年国内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研发,如齐拉西酮、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等药物对首发SCZ 治疗效果得以证实,但针对各类药物对首发SCZ 患者用药后糖、脂代谢及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将本院收治的首发女性SCZ 患者120 例,行单盲、前瞻性研究,评价齐拉西酮与其他抗精神药物对首发女性SCZ患者糖、脂代谢,PRL 及体重的影响,旨在为首发女性SCZ 患者寻找一种疗效更可靠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临床用药选择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首发SCZ 女性患者120 例,年龄23~49 岁,平均(35.37±6.12)岁,无终止、脱落者。行单盲、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设立4 组,各30 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单种抗精神病药治疗。各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10 版(ICD-10)”精神分裂症标准[2],且为首次发病者;(2)月经周期正常者;(3)PANSS 总分≥60 分者;(4)近3 个月内未使用抗精神药物、H2 受体拮抗剂者;(5)实验室检测血脂血糖、PRL 无异常者;(6)受试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内分泌疾病者;(2)神经系统疾病者;(3)心脑血管疾病者;(4)酗酒、吸烟者;(5)药物依赖者;(6)单纯性肥胖者;(7)消化系统疾病者;(8)受式药物过敏者。终止、脱落标准:(1)研究观察期间并发严重躯体疾病者;(2)用药依从性差,未遵医嘱用药者;不愿继续参与研究者。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各组临床资料比较[n=30,(±s)]

表1 各组临床资料比较[n=30,(±s)]

组别 年龄(岁) 病程(月) 体重(kg)齐拉西酮组 35.81±6.43 5.85±2.07 55.53±3.67利培酮组 35.14±6.58 5.76±1.96 55.17±3.73阿立哌唑组 36.01±6.71 5.88±2.12 55.42±3.66喹硫平组 35.73±6.68 5.57±2.05 55.36±3.58 F 值 0.10 0.14 0.05 P 值 0.9619 0.9364 0.9848

1.2 治疗方法 (1)齐拉西酮组:选用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控制为20~40mg/次,2 次/d,视患者病情症状增加至80~160mg/d。(2)利培酮组:选用利培酮分散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控制为1mg/次,2 次/d,视患者病情症状增加至3~6mg/d。(3)阿立哌唑组:选用阿立哌唑口崩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控制为10mg/d,视患者病情症状增加至10~30mg/d。(4)喹硫平组:选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湖南洞庭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控制为100mg/(次·d),酌情增量至200~400mg/d。均持续用药12 周。治疗期间可酌情辅以低剂量苯海索、苯二氮卓类药物,不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避免电休克、抗抑郁药物及心境稳定剂使用。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用药4、8、12 周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RL 水平。采用罗氏Cobas C501 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12 周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 血糖(2h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治疗12 周的空腹胰岛素(INS)、餐后2h 胰岛素(INS2h)水平。分别于治疗前,用药4、8、12 周后监测患者体重变化。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3]评估其临床疗效,显效(减分率≥50%),有效(减分率25%~49%),无效(减分率≤24%)。采用症状量表(TESS)[4]评估其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用药期不良反应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复测量设计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采用F 检验,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各组的时间差异比较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SNK-q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若理论频数<5,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各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3。

表3 各组不良反应比较[n(%)]

2.3 各组治疗前后PRL 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 各组治疗不同时间点PRL水平比较[ng/ml,(±s)]

表4 各组治疗不同时间点PRL水平比较[ng/m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利培酮组比较,#P<0.05;与阿立哌唑组比较,▲P<0.05;与喹硫平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用药4 周 用药8 周 用药12 周 F 值 P 值齐拉西酮组 29.07±7.68 30.25±8.13# 33.59±8.51#▲△ 43.28±10.28*#▲△ 16.45 0.0000利培酮组 28.25±7.55 43.28±7.38* 49.87±8.25* 61.05±11.31* 73.29 0.0000阿立哌唑组 29.16±7.83 33.58±8.29# 41.25±8.36*# 54.26±10.55*# 46.64 0.0000喹硫平组 28.58±8.02 32.14±8.73# 40.28±7.99*# 52.58±10.27*# 43.92 0.0000 F 值 0.09 15.24 19.54 14.29 P 值 0.9650 0.0000 0.0000 0.0000

2.4 各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见表5。

2.5 各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见表6。

2.6 各组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见表7。

表5 各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

表5 各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FPG(mmol/L) HbAlc(%) 2hPG(mmol/L) INS(µIU/ml) INS2h(µIU/ml)治疗前 治疗12 周 治疗前 治疗12 周 治疗前 治疗12 周 治疗前 治疗12 周 治疗前 治疗12 周齐拉西酮组 4.58±0.54 4.71±0.59 4.63±0.47 5.10±0.51* 5.13±0.55 5.21±0.63 8.68±1.67 8.85±1.63 44.79±7.38 41.99±7.04利培酮组 4.57±0.55 5.24±0.59* 4.66±0.48 5.33±0.59* 5.16±0.62 5.63±0.58* 8.71±1.72 7.02±1.28* 45.05±7.56 37.58±7.721)阿立哌唑组 4.52±0.51 4.85±0.63 4.61±0.52 5.17±0.41* 5.11±0.58 5.97±0.62* 8.66±1.83 9.73±1.74* 45.36±8.02 39.25±7.511)喹硫平组 4.57±0.62 5.43±0.66* 4.63±0.55 5.25±0.57* 5.15±0.59 5.23±0.60 8.69±1.75 10.86±1.73* 44.93±7.88 38.15±7.531)F 值 0.07 8.79 0.05 1.08 0.04 10.68 0.00 30.56 0.03 2.07 P 值 0.9753 0.0000 0.9852 0.3614 0.9881 0.0000 0.9996 0.0000 0.9931 0.1079

表6 各组治疗前血脂指标比较(±s)

表6 各组治疗前血脂指标比较(±s)

组别 TG(mmol/L) TC(mmol/L) HDL(mmol/L) LDL(mmol/L)治疗前 治疗12 周 治疗前 治疗12 周 治疗前 治疗12 周 治疗前 治疗12 周齐拉西酮组 1.49±0.33 1.53±0.35 4.71±1.33 4.85±1.41 1.42±0.65 1.38±0.61 2.71±0.73 2.91±0.79利培酮组 1.44±0.36 1.60±0.31 4.96±1.35 4.86±1.38 1.38±0.62 1.31±0.57 2.75±0.75 2.95±0.81阿立哌唑组 1.47±0.38 1.55±0.34 4.78±1.39 4.88±1.44 1.39±0.64 1.35±0.52 2.70±0.77 2.99±0.86喹硫平组 1.48±0.35 1.58±0.37 4.72±1.41 4.89±1.43 1.43±0.66 1.34±0.62 2.78±0.78 3.01±0.85 F 值 0.11 0.25 0.21 0.00 0.04 0.07 0.07 0.09 P 值 0.9536 0.8639 0.8862 0.9995 0.9888 0.9738 0.9751 0.9675

表7 各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体重比较[kg,(±s)]

表7 各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体重比较[kg,(±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利培酮组比较,#P<0.05;与阿立哌唑组比较,▲P<0.05;与喹硫平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用药4 周 用药8 周 用药12 周 F 值 P 值齐拉西酮组 55.53±3.67 55.89±3.82# 56.12±3.51#▲△ 56.18±3.87#▲△ 0.19 0.9044利培酮组 55.17±3.73 58.71±3.82* 61.25±3.4* 62.13±3.59* 21.98 0.0000阿立哌唑组 55.42±3.66 55.82±3.76# 59.25±3.17* 61.24±3.71* 18.27 0.0000喹硫平组 55.36±3.58 55.73±3.88# 59.16±3.03* 60.85±3.82* 16.57 0.0000 F 值 0.05 4.32 12.40 15.19 P 值 0.9848 0.0063 0.0000 0.0000

3 讨论

荟萃分析证实,抗精神病药物持续使用8 周(标准剂量)以上,SCZ 患者体重可不同程度(2.15~4.83kg)增长,其可能与5-HT2A 受体阻断及组胺H1 受体拮抗相关,因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丘脑下部食欲调节中枢反应机制,增强SCZ 患者食欲,同时因药物形成镇静效应降低患者自身活动量,提高睡眠,导致摄入能量积聚过剩,促成血糖血脂异常,引发肥胖[5]。这类抗精神病用药副作用亦成为精神科较为重视的问题,同时该问题亦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患者停药复发SCZ 风险。本研究结果证实,齐拉西酮用药12 周后,体重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种(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药物使用后均存在不同程度体重增加趋势,表明齐拉西酮对SCZ 患者体重影响轻微。侯媛媛[6]证实,齐拉西酮在拮抗5-HT2A 同时对D2 受体、5-HT2A/D2亲和力比值高,对5-HT2C、5-HT1D、5-HT1、α1和H1 受体也有亲和力,降低组胺H1 受体结合,故齐拉西酮对体重并无明显影响。尤其对女性患者体重管理有着积极意义,提升女性SCZ 患者用药依从性。

糖、脂代谢紊乱亦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问题之一。本资料结果发现,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对女性首发SCZ 患者糖、脂代谢影响亦不同。其中齐拉西酮用药后糖、脂代谢指标影响最轻微,利培酮、喹硫平对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影响较严重。提示针对部分高血脂或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倾向SCZ 患者用药需酌情调整。但本研究中各组TG、TC、HDL、LDL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少及持续用药较短有关。

近年,临床对抗精神病药物引发SCZ 患者血清泌乳素异常的现象研究越发重视。据调查抗精神病药物使用>12 周,SCZ 女性患者可发生PRL 增高,引发泌乳、乳房再次发育、性欲低下、闭经等症状,对女性患者生理及心理产生不良影响[7]。Kirino[8]调查,利培酮可造成27%~43%的SCZ 患者发生闭经或泌乳。但王秀芳等[9]认为,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PRL 影响较轻微。本研究发现,利培酮用药4 周后即可导致患者PRL 升高,而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则需要用药8 周后才发生PRL 升高,齐拉西酮用药4、8 周后PRL 略有升高,直至用药12 周后PRL 明显升高。表明齐拉西酮对高女性首发SCZ 患者PRL 最小,可能与齐拉西酮对患者D2 受体及5-HT2A/D2 亲和力比值高,形成短暂性D2 受体结合有关,但长期用药亦将产生D2 受体阻断,故齐拉西酮持续用药后仍旧引发PRL 升高。因此在治疗女性首发SCZ 患者过程需结合患者PRL 水平调整用药,避免高泌乳血症发生。

但本研究因样本数小,且未对各组受试患者年龄层次做细化,缺乏年龄等混杂因素对患者糖、脂代谢及PRL 的影响偏倚,需扩大样本量,多中心分析,完善研究,并拓展分析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成本-效果”价值。

综上,齐拉西酮在治疗女性首发SCZ 效果良好,对患者糖、脂代谢及PRL 影响最轻微,且体重无影响,尤为适合女性,增强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质量及药效持续巩固。

猜你喜欢

利培喹硫平阿立哌唑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60例利培酮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喹硫平用于失眠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喹硫平浓度的影响因素及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老年抑郁伴失眠和焦虑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