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与策略

2020-11-07王涛汤会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王涛 汤会

摘要:语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语文的灵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语文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通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古诗词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統文化的方法与策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语文课程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科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在准备修订,参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定位,其中一条就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精心选取了不少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教学中,我们从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帮助学生找寻文化之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练就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识字教学——一字带一组

汉字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培养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无论其形式还是构造,都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表面看来这独具特色的方块字,都是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而来的,但它们决不是随意性的结果,它生动地展现着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实用理想性思维及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理念,是先人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活化石”——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诉求,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因此,我们应通过研究汉字,追溯汉字的根与源,了解汉字背后的图画,把对汉字的感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中高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汉字本身具有文化性,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汉字看成孤立的个体,要兼顾汉字自身和汉字之间的文化联系,从一些熟悉的字入手,或立体识记,或同类拓展,或追更溯源,这样才能增进对汉字的理解,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兴趣,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车”字的教学,我们可以从甲骨文的车入手,孩子们一看便猜出是“车”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一下就猜出是“车”字。孩子们一定很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你看它多么像车厢、车轮、辕轭齐全的一辆车的样子呀!我们的祖先可真有智慧呀!后人为了书写方便,逐渐演变成金文,如今简化作“车”字。如果识字教学就到此嘎然而止,那还是太肤浅,为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车”字的思维导图。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坐过哪些车呢?有的说汽车、摩托车,有的说电动车、三轮车,还有的说坐过动车……你见过有着特殊功能的车吗?孩子们说救护车、消防车……你知道一辆车子由哪些部分组成吗?此时,教师出示车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车轮、车窗、车厢……你知道和车有关的动作吗?孩子们兴奋起来,上车、下车、坐车、开车、倒车……同学们,你们看,“车”字多有趣呀,它能和这么多字交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吧。这样把识字教学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和生活实践经历结合起来,“车”的立体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一个字,识记一组词,认识一些事物,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汉字的构型具有系统性,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引导学生按部件意义进行分类,形成类聚体,在掌握字族汉字的特点基础上归类识字。相同部件的字大都表示同一类事物,抓住了部首,就可以“举一纲而万目张”,进行类推整理,由识记一个字轻松带动识记一组字,能大大提高识字效率。如汉语中表示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的汉字都是从心旁(或心的变形)。孟子说:“心之官则思。”《皇帝内经》注:“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专管思考的,鉴于古人的这种文化认识,所以造字时留下一批从心旁的汉字,用它们来表示人的思想、感情。《说文解字》心部共收录汉字286个,这些字的意义,绝大多数都与人的思维活动、心理活动、情感活动有关,如思、忘、怨、恨、悄、恼、忡、悦……又如鬼部字反映了古人的迷信认识,示部字反映古人的祭祀文化,女部字反映了丰富的女性文化内容,等等。这样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汉字本身的文化含义,建构起汉字学习的思维,掌握汉字的学习方法,从中感悟汉字所蕴涵的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古人的智慧的赞叹。教学中,教师将学习汉字与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明结合起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进课堂教学,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嵌进他们的大脑,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产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往之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阅读教学——一篇带一本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来自于名著中的选段,如选自林海音的经典名著《城南旧事》的《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萧红《呼兰河传》中的《祖父的园子》,选自《史记》的《将相和》等,还有许多涉及到四大名著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教材中这些单篇或节选的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文字的典范,是学生必备语文能力培养的凭借,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引子。它不仅承载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而且在对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这类课文,教师一定要以此为引子,带领学生读相关的文学作品。

如教学《草船借箭》,就要重点关注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透过这一笑,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有“算天”的远见,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透过这一笑,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算地”的眼界,他把船一字摆开,双面受箭,顺风顺水;透过这一笑,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算人”的智慧,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鲁肃忠厚老实。其实《三国演义》中像《草船借箭》这样描写诸葛亮的故事还有很多。于是,教师拓展阅读《孔明智退司马懿》,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感受到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出奇制胜,打破思维常规:造箭—→借箭;大军杀来—→大开城门)这样通过拓展阅读,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动力,从而激起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当学生读过《三国演义》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再一次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推荐学生阅读《三国志》《诸葛亮传》等书籍。通过比较阅读,归纳总结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不断激发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读书,读整本的书。小学语文教材节选型的课文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子”,这样发挥“引子”的功效,由节选引向长篇,由選篇引向整本。通过对典型课例的研讨,我们发现“一篇带一本”的阅读教学方式,使教材变得厚重。今后我们还将尝试其他的“连带式”阅读方式,如一篇课文带一位作家的作品阅读,一组课文带一个主题的专题探究等,通过“连带式”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诗词教学——一首带一类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历经千年淘洗,流传下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八十年来,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统编语文教材根据课标的选文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就选编了古诗文,六个年级12册课本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编者还根据古诗的主题、深浅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安排了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写景诗、抒情诗、哲理诗、托物言志诗等。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课标推荐篇目,精读一首,带读一类,丰富其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历来珍惜友情,崇尚友道,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挚友离别之感,牵动无数人的心弦。离别是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这类古诗,首先让学生猜一猜古今送别诗究竟有多少,然后告诉学生:《唐诗鉴赏辞典》中称“不计其数”,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词元曲以至明清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

学完教材中的送别诗,教师就要拓展延伸,通过学一首,领悟这一类。教师可以诗歌的送别形式为抓手,理解古人的送别文化:同样是送别,诗人们选择用不同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不舍情怀。如《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作者以歌相送,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谢别之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以目相送,表达诗人李白驻足观望的惜别之情、无奈之举;《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以话相送,表达了朋友之间离别并不可怕,要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去拼搏的豪迈的壮别之情;《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以酒相送,把自己深挚的情谊化成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酒中包含着的或许是伤感,或许是留恋,或许是祝福,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的恋别之情……

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找准其中的某个“迁移点”,或相同作者、或相同风格、或相同时代……通过这“一枝红杏”,引领学生去欣赏古文化的“满园春色”,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热情。

四、语文实践——一项带一类

语文课程是母语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结合语文实践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传统节日无不渗透其中。作为教师,要学会创造性使用教材,将语文教学与传统节日文化无缝对接,结合教材中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借助文本资源,探寻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渊源,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课堂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例如,端午节到了,我们开展了“走进端午”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通过五大板块引导学生探讨:开美食party,尝节日之“味”;探节日由来,寻节日之“根”;访民俗活动,品节日之“趣”;开诗歌大会,诵节日之“韵”;发微信朋友圈,传节日之“魂”。这样创设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追本溯源,追寻节日来源,讲述节日背后的故事,领悟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将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发扬光大,用优秀的文化充实和丰盈自己的生命,改善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当然,除了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外,我们还利用微信、QQ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延展传统文化的空间。如我们有针对性地利用微信群进行交流与分享,实时、适当、适量地推送、分享和交流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等资源,用它们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以上只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些尝试,如何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进而内化在学生的基本素养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能绽彩流芳,仍然是我们今后将为之努力的目标。

(本文系安徽省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AH2018104)

参考文献:

[1]马瑞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师,2018(5).

[2]朱瑛.小学语文“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4).

(责任编辑:韩晓洁)

作者简介:王涛,汤会,安徽省六安市清水河学校。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