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06赵红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摘要: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学生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升职校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仍有为数不少的顶岗实习生不能有效参与到顶岗实习,有些顶岗实习背离实践教学的教育初衷,未能切实促进职校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提升。纠其原因,其一是学校对顶岗实习存在认识偏差;其二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不能克服前后心理落差,其三是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弹性不强。为此,学校应该纠正对顶岗实习的错误认识,学生转变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努力克服心理落差,同时健全顶岗实习保障机制,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小学教育专业

顶岗实习既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亦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职校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调查发现,职校生顶岗实习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职校生的素养提升和生涯发展。

一、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偏差

顶岗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和实习管理等都受到职业学校对顶岗实习认识的影响。价值观决定行为,因此学校对顶岗实习的认识直接决定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而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偏差,也会影响实习工作开展的路径。

学校将“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混淆。主要是目的上的混淆,错将顶岗实习的目的与就业的目的混淆。顶岗实习目的是为了学习,而就业是在法定年龄为获得报酬而进行的劳动,对目的认识的不同就决定了达成目的的路径不同,进一步决定了学校实习组织工作和就业组织工作的差别。但实际上,学校顶岗实习组织工作和就业组织工作挂钩,学校并不是按照实践教学的目的安排顶岗实习,而是按照就业的目的对其进行安排。在如此认识之下,学校的顶岗实习组织工作仅以围绕“分配学生”进行,而不是按照顶岗实习具有的教育和培养性质进行。“顶岗实习工作”和“就业工作”的混淆,容易错误认识学生实习的真正目的,导致学校在组织实习的过程中,不注重实习生专业对口率,不注重实习生实习内容的教育属性等。

学校将实习等同于就业,就业就相当于脱离于学校的培养关系。在如此的认识之下,学生对顶岗实习生的培养和教育往往被忽视,有的学校甚至采取“放养式管理”的模式管理顶岗实习生。某些学校只是介于协议的牵制力,“勉为其难”对顶岗实习生进行管理,而这样的管理行为往往是表面的、浅显的、低效的,不能对职校生顶岗实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其一,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偏差。调研发现,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受到“实习单位工资高低”“实习地点离家远近” 等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职业发展空间”“能力提升空间”对其的影响。其二,学生不能克服实习前后心理落差,顶岗实习生从学校进入小学,身份由学生转为实习老师,原在校期间的“舒适”“懒散”的学习氛围转变为学校高强度的紧张工作氛围。其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地点多在农村,环境条件较差,部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没有明确的从教意愿,根据调查显示, 很多同学在毕业后工作意向上, 更倾向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薪资待遇相对优厚或发展空间更大的岗位。

(三)顶岗实习时间安排欠缺弹性

目前,学生学习两年理论知识后,在第3年或是最后半年到小学进行实习,而学校对实习老师的需求却是变化的,最终导致了顶岗实习生供给和学校用人需求上存在的矛盾。学校接受实习生主体地位不明确,当出现矛盾时,学生是被动方,又因实习时间安排缺乏弹性,最终导致大量对口小学招收不到实习生,而大量实习生流入不到相应小学。

二、解决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中问题的对策

(一)纠正对顶岗实习的错误认识

顶岗实习和就业有不同的目标体系,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属于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是就业的提前渠道。教师在实习动员上、在实习岗位安排上、对实习单位考察上、与实习单位“谈判”上、对实习过程管理上都要紧紧围绕实习目的和实习大纲执行。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遴选经验丰富、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

(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观能动性

其一,中职生应转变“实习即就业”的错误认识,在实习单位选择上,中职生应坚持正确的观念,不以“实习工资”“离家远近”“城镇与否”等非主要因素作为选择实习单位的首要条件,学校辅导员、专任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选择实习专业对口、实习内容有效、对能力提升较大的岗位实习。其二,在实习心理上,职校生要改变避重就轻的消极思想,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实习工作。其三,在实习过程中,顶岗实习的学生要树立职业自信,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迎接学习生涯中的教育实践,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克服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建立校校互通信息資源库

针对实习生提供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搭建学校供应和小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可进一步促进学校之间供需信息对称,促成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供需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由各高职院校或协会牵头组织,高职院校和小学双方参与,在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供需现状。一方面是学校根据专业设置、招生情况及时在平台发布顶岗实习生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是小学根据岗位需求情况及时在平台发布相关信息。为保障供需平台的良好运营,政府可通过购买的方式激励和引导各行业协会进行供需信息平台建设,帮助学校解决信息资源匮乏导致的顶岗实习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文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冲突与政策调适——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51-54+79.

[2]杨文明.会展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1):161-162.

[3] 霍丽娟,刘新起,李虎斌,贾树生,赵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调查与分析——以河北省企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35-39.

作者简介:

赵红(1991— ),女,汉族,四川安岳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 :职业教育理论。

基金项目:

校级+学生顶岗实习角色冲突研究——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20KY19。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