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2020-11-06徐秀成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表达分析

徐秀成

摘要:声乐表演相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而言,具备自身的独特性。它是歌者通过自身情感理解、自身情感经历的剖析,以演唱的方式将歌曲中的情感进行充分表现的形式。它更突出歌者的个性,其情感表达也根据歌者的演唱技巧以及自身感受有所不同。为了确保歌者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真正表现声乐艺术魅力,歌者就必须能够在声乐表演中有效落实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够走进声乐世界的大门,以情感叩响演唱。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表达;分析

一场完整的声乐表演,是具备情感生命的表演。它是打动演唱者的表演,同样也是打动观众的表演。因此,作为一名声乐表演者,在开展声乐表演活动时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在声乐表演中实现三个情感理解,即对声乐作品本身的情感理解、演唱者自身的情感表演以及在演唱过程中与观众的有效互动,带领观众实现与作品的情感理解。

一、准确分析声乐作品,探析作品内在情感

1.深入理解作品,讀懂作品的时代特征

每一个声乐作品,都是一个故事的浓缩,是一个时代的表现。不同的年代会产生不同特征的声乐作品,不同特征的声乐作品自然也具备不同的情感内涵。因此演唱者在进行声乐作品表演时必须深入作品的时代,理解作品在创作时代下所产生的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够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去有效演绎作品,才具备情感表达的灵魂[1]。

在古代,人们会利用吟诵的形式来进行音乐作品的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例如《诗经》、元曲;而在近代,我们经历了炮火的洗礼、经历了战斗、经历了血与泪的融合,产生了无数铿锵有力的声乐作品,例如《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等;而在改革开放后,我们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万象复苏,歌唱这一美好时代的音乐作品也纷纷涌现,例如《我爱你,中国》《故园恋》等;而在如今,新时代下我们处于艺术融合、百花齐放的新时期,声乐作品更兼具多元性,如民谣、摇滚乐、爵士乐、电子音乐等。只有将音乐作品放置在对应的时代上去理解和分析,才能够真正读懂声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性。

2.分析创作过程,洞察创作的情感变化

声乐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情感梳理、情感倾泻、情感表达的过程。歌唱者要想通过演唱的方式表达声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就必须去理解声乐作品“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去理解作者当时的思绪,去理解主题的设定、作曲、作词的变化。这样更容易让演唱者去理解作品的情感,也更容易洞察作品创作的原因。如倘若在作词时,歌词义愤填膺,那么歌曲最终的情感呈现也会慷慨激昂。

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诸多声乐作品,他们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反抗,对祖国未来的希望。正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创作中写到的“伙伴啊,睁开眼;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衔接得当、铿锵有力的歌词表达在民族危亡时创作者冼星海想要通过自己的声乐作品来发出反抗的怒吼。作者情感的变化,由无奈到激动,由鼓舞到希望。层层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创作声乐作品时的内在感受,演唱者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能够真正领悟其作品情感,也能够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表达。

二、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加深作品情感理解

1.提升演唱者自身文化素质

演唱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演唱技巧将直接决定演唱者究竟能否在深入感受声乐作品的同时生动演绎声乐作品。倘若演唱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与声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内涵无法达到统一的高度,演唱者就无法从自身层面真正理解音乐作品;倘若演唱者自身的演唱技巧无法真正表现声乐作品,演唱者也就无法将声乐作品的情感真正表现。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演唱者,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演唱技巧。

首先,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声乐演唱者必须积极学习各种历史知识、音乐文化、各种语言,这样才能够将音乐作品放置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代,才能够在文化素质支撑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丰富的情感理解以及情感表达。

其次,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必须积极参与各项业务训练活动,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尤其在声乐艺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应当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自身的演唱专业技巧,支撑自己的声乐作品展现。

2.提升演唱者自身情感体验

能否真正走入声乐作品的世界,关系到演唱者是否能够将作品情感的理解与自身情感体验合二为一。倘若演唱者始终站在“高角度”宏观地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这样所感受到的作品内涵与情感是十分浅薄的。演唱者只有将音乐作品的情感与自己切身的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这样演唱者才能够深入完整地演绎作品,传递情感。

首先,演唱者必须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生活之中的情感进行对接,要在具体的作品演唱过程中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虚假的情感;其次,演唱者要学会联想、想象,要将生活中的人、事、物中的情感进行有效的把握,并且就其情感进行想象和储存,这样有助于演唱者情感的积累,也有助于演唱者情感的理解[2];其三,演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时要融入作品,要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确保演唱声乐作品时感人、生动,实现情真意切的演唱目的。

如在演唱《铁蹄下的歌女》时,演唱者为了洞察歌女的情感,就必须将自己化身为“歌女”,去感受“铁蹄下”歌女经历了哪些悲惨的遭遇,感受歌女自身的情感变化。这样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够基于自身的情感体验,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效果也更明显。

三、现场观众情感互动,带领观众情感理解

1.巧用演唱技巧,调动观众情感

情感的表达更多依靠的是演唱者演唱技巧的使用。倘若生硬地唱一首歌,观众的体验也是生硬的,观众自然不会与演唱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的对接。因此,演唱者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演唱技巧的合理使用,目的在于利用演唱技巧,深化声乐表演,调动观众情绪。

首先,不同的音色变化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作用。高昂的音色,情感碰撞激烈,而低缓的音色,情感交织缠绵。不同的音色选择以及音色使用,自然会带来不同的情感演绎效果。因此演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时要注意结合音乐作品的理解,巧妙地使用不同的音色来表达音乐作品;其次,不同的节奏会带来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旋律又会带来不同的情感表现[3]。因此,歌唱者可以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音乐作品节奏的变化来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可以通过拆分音乐作品进行节奏练习的方式,再将音乐作品进行组合表现,以表现情感的变化;其三,演唱者可以利用声音的强弱、虚实来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也可以利用高、中、低音的转化来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

2.及时互动交流,传递作品情感

在表演声乐作品时,表演者只有达到“双重共鸣”,才是有价值的声乐表演。雙重共鸣表现在演唱者和观众之间有着共同的情感共鸣,演唱者在表达声乐作品情感的过程中能够带领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共同的情感共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就要将各种现场因素进行调和,包括伴奏、舞台设计、灯光效果等,使其影响因素在综合作用的前提下达到对音乐作品的侧面突出,进而实现生动的声乐作品表演活动[4]。

有效的互动,包括演唱者与观众之间的眼神互动、肢体互动以及语言互动。为了得到观众的认可,演唱者就要用眼睛去观察观众的情感变化,用耳朵去聆听观众的情绪反应,在此基础上用演唱来真正表现作品的情感,而不是说自己沉浸在演唱的世界中就是有效的演唱。只有确保演唱过程中自我与观众之间达到最优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声乐作品的生命力。

结束语

声乐艺术是充满灵动色彩、充满情感交汇的艺术形式。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演唱者必须能够走进音乐作品的深处,要通过品味、感受、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将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听者、每一个观众。只有实现作品、歌者、听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这才是一场完美的声乐表演。

参考文献:

[1]李婷.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大舞台,2013(08):36-37.

[2]郭超.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17(16):91-91.

[3]李帅.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分析[J].北方音乐,2020(04):62-63.

[4]杜航.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北方音乐,2019(19):39-39.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情感表达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