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A看美国高校长笛教学中关于呼吸的理解与实践
2020-11-06管卓文
摘 要:长笛是一种西洋木管乐器,对于吹奏者的呼吸方式要求较高。在当今长笛教育领域,人们对呼吸方式的探讨各持己见。以UA(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为例,从美国高校长笛教学的理论及实践角度对长笛的呼吸及训练方式进行介绍。
关键词:UA;长笛呼吸;呼吸训练;美国长笛教学
对于管乐演奏者来说,呼吸应该是音乐演奏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决定了乐句长短,还对音色、强弱、音准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长笛演奏者,想要完美地吹奏作品,最基本的要领就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日本著名长笛演奏家工藤重典常在他的大师课上对学生强调:“每个长笛手都应该拥有一个正确的呼吸方式,这个呼吸方式必须是充分的、足够的和持久的,这样他们就可以不间断地完成一个完整乐句的演奏。”然而,并不是每个长笛乐手都能正确掌握呼吸技巧,这其中最大的困扰在于抽象的文字无法使具象的人体清楚地感受到“呼吸”这个动作在人体机能运动时做力的方式。因此,要想掌握长笛演奏的正确呼吸方式,还得先了解呼吸的基本原理。本文基于美国高校音乐学院长笛专业教学的理论,展开对长笛呼吸理解及训练的探讨与介绍。
一、美国长笛教学中的呼吸方式
呼吸是一件本能的事情,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女性和婴儿在自然无运动外力驱使的情况下,往往使用的是胸式呼吸。而当人类在做完爬楼梯、游泳等剧烈运动后所产生的呼吸却是腹式呼吸或胸腹式呼吸。对于管乐演奏中究竟运用哪种呼吸方式,一直是长笛学术界热衷讨论的问题。对于这个议题,各国演奏者持不同的态度,其中得到最多支持的观点是运用三种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胸腹式呼吸。然而,在美国高校的管乐演奏教学中常以两种呼吸方式为主导: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美国长笛学者对于三种呼吸运作方式的不同见解。因此,要理解美国高校长笛呼吸方式的教育还需要逐一分析这三种呼吸方式。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女性和婴儿在自然状态下采用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主要在人的胸廓中部进行,它是胸廓中胸大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收缩和扩张的运动。吸气时肋骨侧向扩张,肋间外肌上举肋骨,胸廓扩大(如图1)。
通常来说,在美国的长笛教学中一般不鼓励演奏者使用胸式呼吸。因为胸式呼吸的运动基本不作用于横膈膜,加之吸气时肋骨的上提导致胸廓的空间缩小。因此,胸式呼吸并不能使长笛演奏者获得一个完整、充足的气息量。长笛初学者及年龄较小的孩童会不自觉地使用胸式呼吸来演奏长笛。当遇到较长或较快的乐句时,身体自然会出现耸肩、抬胸、肌肉僵硬等状况。这不利于胸腔气息的存储,更会造成音准、音色等方面的严重问题。
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长笛教授Brian Luce的访问中了解道,“由于胸式呼吸非常可能直接影响演奏者的姿势,致使身体僵硬、姿势错误,严重者还会导致演奏者患TOS(胸廓出口综合征),因此胸式呼吸一般不会特意在教学中提及。”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以加大横膈膜的运动,减少胸腔的运动来完成的。男性因其与女性人体构造的差异性,在放松状态下(例如睡觉或冥想)常使用腹式呼吸。因为腹式呼吸主要是腹腔的扩张运动,它能够比胸式呼吸获得的气息量更充足,并且很大限度上避免了胸腔及肩部肌肉的紧张和僵硬,因此,腹式呼吸是美国高校长笛教师教学中运用最多的一種呼吸教学方式。腹式呼吸的工作原理主要与横膈膜相关:在长笛演奏中,呼吸主要是由横膈膜完成的,横膈膜是一种横贯肺底的肌肉[1]。
横膈膜是一块把胸腔和腹腔分成两部分的肌肉,它的形状呈拱形大圆盘,位于心脏和双侧肺脏的下面,肝脏、脾脏、胃的上方。腹式呼吸是由呼和吸两个动作衔接完成。主要运作的肌肉是横膈肌(Diaphragm)、腹部(Abdominal)和肋间肌(Intercosta)。当人体吸入气体到膈肌时,膈肌向下移动,导致下肋骨向上向外移动。此时,肺里的空气减少了,外面的压力便超过了里面的压力,然后空气就冲了进来,腹腔内的气息就会增加,肚子会向外扩大。而呼气一般由横膈肌与腹壁和胸腔肌肉之间的张力控制。当人体呼气时,腹部肌肉压在肺的底部,横膈肌复位,腹腔缩小,空气被逼出(如图2)。
(三)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也是长笛演奏家们比较认可的一种呼吸方式。胸腹式呼吸主要是以腹式呼吸为主,加之胸式呼吸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模式,在确保横膈肌下沉,腹腔扩张的情况下,同时肋骨上提,使胸腔最大限度地得到扩张,是一种上半身多部分肌肉一起参与的呼吸运动。胸腹式呼吸同时用到了胸腹的肌肉,因此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由于某一部分肌肉劳累而引起的疲惫感。同时,胸腹式呼吸使气息的吸入量达到人体可承载的最大值,让演奏者可以充分运用气息吹奏长乐句且可以改善音色。但是,由于胸腹式呼吸操作难度较高,达不到一定练习程度的长笛乐手很难掌握,甚至可能引起反效果。因此,胸腹式呼吸的教学一般只运用于美国研究生阶段。
在UA长笛教研室的教学设置中,本科阶段的学生(除个别学龄较长、基础颇好的学生外)一般侧重以腹部支撑为主的呼吸教学;而研究生阶段,一般以胸腹式呼吸为主。例如,在训练研究生阶段的呼吸方式时,教授会强调除了感受腹腔的收缩扩张,还需感受腹内外斜肌(Internal/External abdominal oblique)、胸肌(Pectoralis)、三角肌(Deltoid)、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以及斜方肌(Trapezius)五个部位吸气时的扩张感,以达到胸腹同时作用的呼吸模式。
二、美国长笛教学中的呼吸感知方法
美国长笛教学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善用实验代替说教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所授理论。在长笛呼吸方式的教学上,美国高校运用呼吸感知法使长笛演奏者可以通过感受正确呼吸时身体肌肉的变化,以此来记住这种感觉,有效帮助演奏者练习正确的呼吸方式。在理论中,已知长笛演奏时最常用的呼吸方式是横膈膜的扩张运动。简单地说,横膈膜在作用时肌肉发力的位置就在人咳嗽时肚子上方感觉肌肉在用力的位置。练习者不妨用手指抵住胃上方、肺下方一些的位置,然后轻微咳嗽,身体感觉胃上方的肌肉在将手指往外推,那个部位便是横膈肌运作时发力的肌肉位置。然而,知道横膈膜所在位置还不足以让长笛学习者完全领悟呼吸时肌肉的作用方式。因此,具体的实验可以帮助练习者理解这个运动过程。
第一项美国高校长笛教学中常用的实验可以很好地帮助感知者初步感知肌肉的运动变化:实验者双脚与肩同宽打开,张开双臂下撑至地,双臂打开程度与双脚同宽,人呈拱形四肢着地(注意不是立位体前屈)。此时,实验者张开嘴巴深吸气,再反复多次吐气,感受身体在这种状态下哪部分肌肉在扩张。经过这次实验,实验者会感觉到吸气时,肌肉扩张感是从胃部到胸部,然后到腰部和背部,并有很小一部分的扩张在肩膀①。
另一项实验被用于UA长笛教研室教学研究课程上,称之为“思考者”(Thinker),是让实验者坐在座位上,双脚离开地面:实验者只需要把胳膊肘放在膝盖上,用向上弯曲的手支撑下巴,然后大口吸气,当说“啊”时,顺利呼气。当呼吸时,实验者会感觉到与上次运动相同的肌肉位置在扩张。这是因为当人坐在座位上且双脚离地时,人体没有了支撑,腹部肌肉成为了支撑点。这时进行深呼吸,人体机能会自觉将身体肌肉调整为胸腹式呼吸运动②。
三、美国长笛教学中的呼吸训练方式
由于人体系统中多余的氧气可能会导致四肢,特别是手感到刺痛,同时也会造成头晕的现象。因此,适当的空气摄入量才是长笛演奏所需要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训练缓慢而充分的呼吸成了长笛演奏者首要的任务。
UA长笛教学中设置的练习可以有效训练长笛学习者的肺活量:计算吸气、悬浮和呼气的时间。首先,我们吸气4拍,然后让气息在体内停留4拍(注意不是憋气,即胸廓放松不用力),然后呼气4拍。再依次重复这一练习,并每次增加2拍至每个动作,直到达到练习者的极限。在这个练习中需要保持喉咙的放松,建议使用鼻子和嘴同时吸气。通过每天的反复练习,练习者会发现自己吸气呼气的拍数在逐步上升,肺活量逐渐增长。为了检查练习过程中每一口气是否使用了胸腹式呼吸,练习者可以平躺在地板上并放置一本书在自己横膈膜的上方,观察这本书是不是在吸气时升起,呼气时放下。
另一项来自William Kincaid③的蜡烛练习也常被用于美国高校长笛教学中,这项练习可以训练气息的长度以及演奏口风的稳定性:
拿一支大约一英尺的蜡烛放在你的面前,肩膀放松水平,双手举至与肩同高拿住蜡烛保持稳定。用长笛演奏时的吸气方式吸气,然后用吹奏时的口型慢慢呼气。试着使火焰闪烁,即既不会静止,也不会熄灭[2]。
适当的空气摄入量、稳定的呼出气息才是长笛演奏中“正确”的呼吸方式。
四、结语
以UA为例可以看出美国高校长笛呼吸教学中的一些理念以及训练方法。长笛教育者不妨吸收好的观念与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运用于日常教学中。长笛的呼吸思考是一个可以永久研讨的话题。长笛的练习更是一个持久而反复的过程。演奏者不仅需要有重复机械肌肉运动的毅力,还要有专业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持。用科学的方式来加以练习,往往比死板的机械练习更為有效。
注释:
①2017年4月26日与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长笛教授Mary Karen Clardy在UA完成实验。
②2018年5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长笛教授Brian Luce的带领下完成实验。
③William Kincaid于1895年3月27日出生在明尼阿波利斯。他是Georges Barrère最优秀的长笛学生之一,并于1914年受Walter Damrosch邀请加入纽约交响乐团。Leopold Stokowski在1982年选择Kincaid作为费城交响乐团的独奏乐手。1924年至1963年,他在柯蒂斯音乐学院教学长笛,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乐团首席。
参考文献:
[1]Mark Shepard.How To Love Your Flute[M].Los Angeles:Panjandrum Books,1950:37.
[2]Nancy Toff.The Flute Book[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85:84.
作者简介:管卓文,硕士,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