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生爱上文言文
2020-11-06初晓琴
初晓琴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古代官方使用的文字,也是我国古代仁人志士心血汇聚而成的传世经典。让初中生爱上文言文,不仅可以调动初中生在文言文课堂中主动认知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品悟经典中养成美好的品格。但是,文言文中记载的内容与初中生生活的距离遥远,所以教师要寻找有效的方法,让初中生爱上文言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最佳的文本探究方式就是让初中生主动探究。只有当初中生以完全自主的姿态加入文言文探究过程,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经验,才能在文本解读中放飞他们的思维,最终将获得的情感体验,将探究方法上升到内在综合素养的维度。因此,要想让初中生爱上文言文,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支持初中生主动探究的行为,让他们在文言文情感与个人主观情感的深度融合中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感悟,进而在认知成就感的驱动下爱上文言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支持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主动认知行为的策略。
一、悬念创设,勾起探究欲望
初中生探究文言文知识起源于对文言文描述故事的好奇与疑惑,这种好奇与疑惑会让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阅读需求,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文本的阅读与感知过程。这样一来,初中生便完成了由初中文言文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化,让他们在主动感知中获得了认知成就感。
如在文言文阅读《伤仲永》教学过程中,笔者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世界上有神童吗?”学生纷纷答道:“有,朗朗就是有强大音乐天赋的神童。”“少年班毕业的人几乎都是神童。”笔者又问:“你们觉得神童的成长是靠先天禀赋还是靠后天培养的?”“先天禀赋。”一个学生说道。“后天培养。”另一个学生反驳道。“嗯,与其各执一词,不如我们先来看一下神童仲永的案例吧!”笔者引导道。
接着,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带着对神童产生原因的疑惑走入《伤仲永》一文,最终在探析“仲永事件”发生始末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个人成才之路的深刻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开放式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困顿,进而让学生在找寻问题的答案中主动探究了文言文。
二、多维互动,放飞课堂思维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是初中生主动思考的外在表现。要想让初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不妨营造一个多维的交流互动,让他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敢发言、能发言、愿发言,进而在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放飞思维,感受不一样的思维之旅。
如在教学文言文《咏雪》的过程中,笔者先按照自己对学生能力的了解,将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逻辑推理、倾听记录能力测评过程中表现可以互补的学生分配到了同一阅读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以下问题:“①在你的印象中,下雪的景象是什么樣的?你们会如何描述下雪的景象呢?②从小故事中,你可以感知到谢道韫的哪些品格特点?③你是否还知道谢道韫的其他事迹呢?”
随后,学生纷纷针对上述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在与组员的观点碰撞中放飞了思维,对谢道韫这一文学形象形成了个性化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推进文言文解读活动,让学生在对零束缚、零压力的课堂互动中放飞思维,获得了独特的课堂思维体验。
三、积极评价,固化认知体验
初中生是独立意义上的人,也是发展中的人,初中生获得认知是需要教师助力的。当教师以宽容的心态积极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认知活动时,学生的认知成就感才能得到强化。
如在教学文言文《醉翁亭记》的过程中,笔者问学生:“文中感到欢乐的都有谁,他们是为什么而乐呢?”问题一提出,就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笔者随机选择了一个学生。虽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是非常正确,但笔者肯定了他在课堂中积极发言的行为,然后针对他在回答中出现的几个漏洞进行提问,让他在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后修正答案。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初中生爱上文言文,教师就要让文言文学习变得有趣,促使初中生主动参与文言文的解读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兴国.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9(28).
[2]张长胜.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J].甘肃教育,2019(19).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一0四团中学)